{{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电动 smart,真的是极氪血亲?
文章

光是看 (Concept) #1 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吉利对 smart 有了多少影响力。领克是 01/02/03……极星是 1/2……极氪是 001/002……几何是 A/B/C……电动时代的吉利子品牌,变身1234数数狂魔。

颇有时代意义的,这是一辆合资方为国际巨头戴姆勒、但技术是由中方而非德方主导的中外合资品牌车。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有了吉利集团 50% 参股,电动化的 smart 品牌已经走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原先的 fortwo 虽然小得独树一帜,也收获了不少美评,却终究被证明不是一桩市场广阔的好生意。小车的世界本就在萎缩,更不要说 smart fortwo 这样的“极小型车”。

于是smart——像其他很多小车的选择一样——走上了“仍能被称为‘小车’的最大号 SUV”路线,smart #1车长4.29 米,也就是 MINI Countryman、奥迪 Q2 的市场区间,比 X1、Q3 及奔驰自家的 GLA 要小一码。

而轴距却达到了惊人的 2.75 米,已经和宝马那边加长过的 X1 长轴版 (相当于大了一码半) 相当,比标准轴距的 GLA、Q3 都要长。相对于 4.29 米的车长,轴长比达到了逆天的 64.1%。在以往,这样的轴长比往往只有专业出租车能做到,比如同属吉利的伦敦出租车 (61.3%) 、比亚迪和滴滴合作的 D1 (63.8%) 。

四轮贴近车身四角、超大的轴长比意味着什么?当然是车内空间。即便忽略只存在于概念车的无 B 柱对开门、四座布局,这样的空间表现,对于以往 MINI Countryman 这个尺寸的小型 SUV 来讲是难以想象的。

这样“越级”的空间表现,和奔驰同一天发布的 EQE 正好是师出同门,根本原因是专为纯电开发的新平台,电动车紧凑的动力单元让前后轴得以向两端大幅移动。

有了大空间为基础,smart #1 概念车的内饰非常华丽,但撇去金碧辉煌的装饰和众多妖艳的蓝色灯带,整体设计其实已非常接近量产状态。有趣的是,宽阔的弧形一体式中控台很有奔驰风格,而圆滚滚的椭圆出风口则有些吉利的影子。

请始终牢记:这车 4 米 3

反过来,长轴距也为纯电带来福利:放置于前后轴之间的电池包体积可以更大了。概念车的数据是 70kWh 电池组,对应续航在 430km 左右。对于一辆概念车来说具体续航数字其实不重要,因为车重、动力等必然与最终的量产车有出入,并且量产后很可能提供多个续航版本供选择。

但 70kWh 应该是作为能容纳的最大值而传达出来,对于这样一辆小车来讲很可观,对应着 400-500km 的续航水平。别忘了 Model 3 标准版才 60kWh,而蔚来依然在提供 70kWh 电池包。让一辆与欧拉差不多大的小车,拥有媲美甚至优于标准版 Model 3 的续航,这是长轴距的另一意义。

smart 表示 #1 是基于吉利集团的 SEA 浩瀚架构开发,即极氪 001 所使用的全新纯电架构,于是很容易有人误解 smart #1 是与极氪 001 系出同源,同平台而生。

但如 《别把“平台架构”当玄学》 中所介绍过的,SEA 架构并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车型平台,而是囊括了多个 (4-5 个) 车型平台。所谓的“覆盖轴距 1800mm-3300mm”,并非魔术般用一个平台通吃整个乘用车世界,而是将覆盖了几乎全部车种的多个平台统一归为 SEA 架构。

就好像丰田 YARiS 和雷克萨斯 LC 同属 TNGA 架构,但你该不会真觉得二者有多少相通之处。事实上 YARiS 基于 TNGA 架构下的 GA-B 平台,而 LC 基于雷克萨斯、丰田高端后驱车型专属的 GA-L 平台,只是丰田认为它们基于同样的“理念”开发,将这些平台和车型统一归为 TNGA 架构。

SEA 的前身是吉利开发已久的纯电动车型平台 PMA,按照吉利对 SEA 架构的规划,PMA 平台后期分裂为两个车型平台 (也可能是有另一个新的纯电平台“加入”了 PMA) :PMA-1,现改称 SEA-1,用于中大型车比如极氪 001;PMA-2,现改称 SEA-2,用于中小型车比如 smart #1。

极氪 001 使用的 SEA-1 平台,为了车辆性能表现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前轴使用了沃尔沃 SPA 平台式的双叉臂前悬架,后轴则是在 SPA 平台基础上更进一步、重新开发的 integral link 梯形多连杆后悬架,而区别于 SPA 平台的独特多连杆结构。

SEA-1,极氪 001,圈内是 integral link 结构
SPA,梯形多连杆,但用大衬套而非 integral link 释放自由度

很显然,这些都不会也没必要出现在 smart #1 上。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1 量产版应该会是小车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 (具体是哪种多连杆则不清楚) 。SEA-2 作为大众 MEB 平台的直接竞品,#1 会是后驱为主,并有四驱版本。

smart #1 很可能是 SEA-2 平台最小的成员之一,更小的城市车则会交给专门的 SEA-E 平台,后者才是“覆盖 1800mm 轴距”的负责“人”。而同样基于 SEA-2 平台的沃尔沃、极氪新车,会在 smart #1 之后到来,甚至更远一点,极星和路特斯也未尝不可能。

对于 smart、MINI 这样的小车品牌,4 米出头的小型 SUV,大概是能确保销量的最小车型了。但 MINI 需要一辆正统的三门 MINI 来保持血统,smart 则在看清市场后选择了 (比三门 MINI) 大一号的小型 SUV 优先,而电动化更是让它真正拥有了“小车大空间”的魔术表现。

今天的纯电市场不缺大车、不缺性能车、不缺豪车,而一辆基于纯电平台的优质小车却几乎找不到,不缺大而全,缺的是小而美。当马路上充斥着5米长的大型轿车、SUV,灵巧的小家伙们却多少钱都买不到。

好消息一是,smart #1 最快会在明年量产,并且国产。好消息二是,虽然对开门几乎确定会被砍掉,但参考极氪的做法,smart #1 的无框车门多半会被保留。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