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L9 的产品信息,关于理想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今天理想也少有的全盘拖出....
1、智能驾驶全盘计划
根据理想计划,理想整个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划分为 Pro 和 Max 两个板块,比如 L9 是座舱/智能驾驶两个Max组合,所以称为L9 Max,理想 ONE 实际上可以看为 Pro。
所以理想20-50 万区间车型,目前有两种座舱和智能驾驶配置,大胆猜测高端车型采用双 Orin 组合,中端车型用地平线征程 3/5 组合。
在功能计划上,在 2022-2024 年理想计划落地城区、高速的 NoA ,2024-2025 年开始落地 FSD 。
2、理想自研,如何自研?
理想切换智能驾驶自研后采用两个研发逻辑:
第一个是从线性的研发模式,切换为闭环的自研模式。
过去线性研发也就是我们常提及的 Tier 1 合作模式,主机厂提需求,Tier 提供方案,主机厂在做验证测试,最后交付用户。
但这种流水线式的研发方式的弊端在于车企无法直接切入产品优化,产品定义,并且无法收集用户反馈来的信息,整个链路是开环的。
而闭环模式就是把过去的开环补起来。
一个是研发系的闭环,也就是从车端数据的采集、标注,到云端算法训练、再到后台系统,形成一个闭环。
如果我们打个比喻,车端就是我们的生产工具,后台系统就是我们仓库,云端训练就是我们的作坊。
生产工具是实时的,但生产出来的东西需要筛选次品,不如也会占据仓库的内存,同时这样也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
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数据不在多,在于精的原因。
除了研发的闭环,另一个闭环系统就是付后用户体验的闭环。
这个闭环关键在于过去车辆交付出去后,主机厂和用户就切断联系。现如今不同,产品和用户、研发端是一个在环,理想通过 OKR 来解决用户提出的 bug,并且这样也能够快速提高产品力。
3、亮点技术: BEV 融合
过去我们从单一的单摄像头做 ACC /LCC,环视摄像头做泊车各自分工,各自为营。
目前逐步走向了多摄像头融合,特斯拉最理想的方案就是通过多摄像头融合成一个超级摄像头,再统一输入给神经网络。
按照理想的说法,理想 BEV 输出不只是摄像头,还将激光雷达、地图信息一并打包,送给神经网络。
而设计好一套高性能的感知框架,接下来就是怎么用好的过程。
目前理想提到的 4D 环境模型包括系统跟踪检测、预测、建图定位、视觉/激光雷达冗余,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下游相关的规划、控制模块。
现场理想也展示了一段视频,红绿灯、车道线、人行道、车辆行驶朝向、轨迹和模型都预测出来,看起来还是没有高精地图加入的效果。
另外是众包建图的能力,今天理想提到了 BEV 架构可以带来实时建图能力。
之前 AI Day 特斯拉也首次开放提出自己也有建图计划,相比特斯拉的视觉方案,理想融入的激光雷达信息会更有利些,包括对深度距离、路牌等信息的检测。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框架外,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点还是数据。
如果没有好的数据跑,就如同我们建了一套房子没人住、建了一条高速没车跑一个道理。
理想通过标配软硬件,在这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包括数据、有效场景的收集,理想做 AEB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在理想上也跑了类似影子模式的功能,AEB 上理想会跑两套 AEB ,一个是已经上车的 AEB ,另一个是待验证的优化版AEB ,优化版 AEB 每次触发都不会实际作出动作,但是它会回传给云端,让工程师分析,以此类推,只要用户样本够大、场景更丰富,优化效率也会更高。
相比智能驾驶,AEB 似乎是一个特别小的功能,但理想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于打造一个闭环系统的研发能力。
4、L9 为什么取消四个毫米波雷达?
L9 后方应用了一个 200 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以及一个环式的后摄像头,取消了后方所有的毫米波雷达。
取消的原因和特斯拉类似,理想认为侧后方有车辆行驶过来时,毫米波带来很多杂波信息,有路面、植被、护栏等,会影响融合感知的精度。
L9 只是理想整个智能驾驶研发的开始,也有很多新的挑战。
摆在理想的两个难题是如何寻找一个快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工具,这样才能真正摆脱供应商合作模式的依赖。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建立敏捷的组织,来支撑整个系统的建立以及运营,确保协同以及快速响应的工作能力。
如何快速建立一套闭环系统,也就是如何发掘用户需求并且快速解决问题,提高产品体验,这是理想自研中的第一性原理。








- 16
- 5
-
- 关注
- 举报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刘德华先生 2022-06-23
2说实话,目前阶段理想还只是在纸上谈兵,希望能够真正的加大研发力量
李春雷: 是不是纸上谈兵这个等L9交付半年再看 从自动驾驶研发算法来讲我比较看好理想这个(理想联合清华、MIT等机构开发的算法,而且全部是开源的) 过两个月理想L9交付后看看自研算法工程落地能力怎么样,明年看看迭代能力怎么样!
半夜嗨 回复 李春雷: 开源这个👍
robert 回复 李春雷: 开源啥了
李春雷 回复 robert: 理想汽车参与的联合清华大学赵行教授主导的这个自动驾驶研究组织(https://vcad-ai.github.io/)所有研究都是开源的,主要合作对象还有MIT。 目前开源了五个项目:DETR3D / FUTR3D / MUTR3D / HDMapNet / VectorMapNet
作者飞机先生: L9 交付后可以看看~
刘德华先生 回复 李春雷: 你这是过于乐观了,我敢说L9交付两年都达不到华为目前这个程度,理想在研发这块连幼儿园都还没毕业
李春雷 回复 刘德华先生: 华为?你搞笑的吗?华为连个车都不敢造呢?
XCX5931rBmDL 回复 李春雷: 理想自动驾驶测试里程是0,怎么和华为比?更不要说世界排名第一的谷歌也不造车。
刘德华先生 回复 李春雷: 真是大言不惭,你问问理想自己敢不敢说比华为hi厉害,无脑粉,笑死人
半夜嗨
2022-06-23
两个版本今后的感知硬件会一样吗?还是差很多?
酱饼: 这个是个好问题,参考iPhone的设计,核心参数不会降低太多,周边配套硬件会降低,但是我也觉得有个挑战,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从功能上要么有要么没有,不可能做到Max上这个功能体验100%,Pro上功能体验80%。 看来刀法很重要,这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同时考虑硬件性能+功能取舍在不同版本的体现。
半夜嗨 回复 酱饼: 是的,在关乎安全的问题上,取舍好难啊
半夜嗨 回复 酱饼: 或者就明确,一个L2+,一个L4+,这个到是可以,但又不符合李想之前的说法。
酱饼 回复 半夜嗨: 被动安全一定都有,主动辅助驾驶我估计在不同道路上的自动或辅助驾驶会有阉割
作者飞机先生 回复 酱饼: 酱饼说得好!
小郑同学
2022-06-23 · 小鹏P7
理想L9 Pro Max Plus Ultra典藏版
作者飞机先生:

youmige
2022-06-27
额,把软件自研好来即可,硬件是所有国产的短板,期待有厂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