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的是,iEV6E 的多媒体系统的质感给我们眼前一亮,很像某豪华品牌的界面风格,并且易用性很强,为了提升便利性还提供了实体键,这点是值得加分的。并且 iEV6E 还提供远程控制系统,在这个级别里面除了知豆 D2S 就没别的竞争对手了。整体而言,iEV6E 是五款车里面视觉效果、易用性、系统流畅度最好的,但是可惜了这套系统,深度的互联功能没有跟上,没有流媒体音乐播放、基础功能停留在“能用”,但缺乏自定义,同时使用它需要俯身操作,这个就是致命伤了。




编辑部一致认为,知豆 D2S 上的这套“豆伴2 智能互联管家”是五款车里面最好用,并且最具含金量的。打头先来一个 3G 通讯服务(需要额外收取流量费),然后是语音控制最准确、结合 3G 通讯能实现在线搜索、打开网页、在线流媒体播放、查看股票、天气、笑话、限行等等的一系列互联网交互,用户在上车之后完全可以摆脱手机的约束。






























这几天开着这几辆车在路上,经常在等红灯的时候被隔壁的车“搭讪”,问的无非就三个问题:这车多少钱?能跑多远?充电需要多久?作为这次横评的重头戏,新出行也是同样对这三辆车的实际续航里程进行了一次测试。在测试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充电时间吧。

北汽 EC180:3.3kW 慢充桩约 6 小时左右
北汽 EC180 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为 20kWh,NED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 156km。北汽 EC180 只配备了慢充接口,官方公布的充电时间为 7 小时以内。我们在3.3k W的公共充电桩上实测北汽 EC180 的充电电压约为 240V,充电电流约为 14A,实测的充电时间约为 6 小时左右,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


江淮 iEV6E:快充约 80 分钟 充电电流较慢
江淮 iEV6E 是这次横评的 5 款车型中唯一一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电池容量为 22kWh(江淮 iEV6E 还有一个时光版,电池容量为 19.66kWh),综合工况下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超过 170km。

充电时间方面,官方公布的从充电指示灯亮至充满慢充需要 9 小时,快充需要 1 小时。我们这次的也是以快充为主,在南方电网的公共快充桩上,江淮 iEV6E 的充电电压约为 360V,充电电流只有 46A,相比长安奔奔 EV 快充时的充电电压(100A)有不少的差距,实测快充时间大约需要 80-90 分钟左右。

知豆 D2S:3.3kW 慢充约 6 小时左右
知豆 D2S 采用的也是三元锂电池,电池大小为 18kWh。与北汽 EC180 一样,知豆 D2S 也只配备了慢充接口,官方公布的用 220V 电压随车充的充电时间为 6-8 小时。我们在相同规格的南方电网 3.3kW 慢充桩上实测的充电电压约为 240V,充电电流约为 13A,从 0 到 100% 大约需要 6 小时。


奇瑞小蚂蚁 eQ1:3.3kW 慢充约 9 小时 快充电流有限制
这次借到的是奇瑞小蚂蚁 eQ1 的顶配车型,同时配备了快充和慢充接口。本以为跟长安奔奔 EV 和江淮 iEV6E 一样,因为配备了快充所以在充电方面不用愁,并且官方宣称从 0-80% 的充电时间为 0.5-1.5 小时之间(可调),然而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或许是因为我们去的南方电网快充桩充电电流较高(最高可以达到 120A),小蚂蚁 eQ1 的车载充电器无法承受如此高电流而启用了自动保护措施,最终无法进行快充,只能用慢充进行充电。

奇瑞小蚂蚁 eQ1 搭载的也是三元锂电池,大小为 18.2kWh。在 3.3kW 的慢充桩上,小蚂蚁 eQ1 的充电电流也是相对较慢的,只有 9A 左右,充电电压约为 240V。按照电池大小 18.2kWh 计算,充满大约需要 8.6 小时左右,与官方宣称的 6 小时以内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长安奔奔 EV:充电速度最快 快充只需要 50 分钟左右
长安奔奔 EV 同样也是同时配备了快充和慢充借口,在这次的横评中,我们几次也是均用快充来给奔奔 EV 充电,实测下来它的充电速度是最快的同时也是最稳定的。


这辆 210km 版本(还有 180km 版本)的电池大小也是 5 辆车中最高的,达到了 27.5kWh,在南方电网的快充桩上充电电流可以达到 100A,是江淮 iEV6E 的两倍,充电电压约为 330V,从 0 充满大约只需要 50 分钟左右,与官方宣称的 0.75 小时(45 分钟)相差不大。


慢充速度来看,知豆 D2S 和北汽 EC180 由于电池组较小,所以两者的慢充时间也相对较快,只需要 6 小时左右就可以充满,在充电电流方面,小蚂蚁也有所限制,只有 9A,这也导致了它的充电速度较慢,大约要 8.6 小时。
在续航里程测试环节中,我们从公司楼下(蛇口)出发前往深圳大鹏半岛,全程约 80km 左右,行驶路况涵盖了市区路况和环城路况(车速可以达到 70-80km/h)。出发前先将 5 辆车全都充满电,,并且将里程和电耗都全部清零,空调调节到制冷、最低温度以及两挡风。设置完毕之后 5 车以车队的形式前后排列出发,在到达终点后统计每车的行驶里程以及剩余电量等信息,最终换算出对应的整车续航里程。


北汽 EC180:满电显示 180km 实测 180km 左右
北汽 EC180 在充满电的状态下显示的续航里程为 180km,在最终行驶了 80.2km 之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 110km,剩余电量 60%,换算过来北汽 EC180 的续航里程约为 190km 左右。

不过有个意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续航测试的过程中,北汽 EC180 出现过空调压缩机出故障不制冷的情况,大约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按照实测的开空调一小时减少续航 8km 计算,将在最终结果减去 10km 的续航,相当于这次实测结果北汽 EC180 的续航里程约为 180km 左右。
江淮 iEV6E:满电显示 170km 160km 左右
江淮 iEV6E 在满电状态下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为 170km,在测试完成后系统显示行驶里程为 82.1km,剩余续航 80km,剩余电量为 55%,换算过来相当于江淮 iEV6E 的纯电续航约为 160km 左右。

知豆 D2S:官方综合工况续航 156km实测 160km 左右
此前新出行已经深度体验过知豆 D2S了,在之前我们的深度体验中,实测知豆 D2S 的续航大约为 160km 左右,我们这次的实测结果又如何呢?需要注意的是,知豆 D2S 是没有显示剩余续航里程的,只有当电池电量剩余 30% 时候才会显示剩余续航里程。其实这样的设置体验不好,出行前需要车主自己根据剩余电量来估算续航里程再对路线进行规划,提高了车主的出行时间成本,这一点有待改进。

在我们这次的测试中,知豆 D2S 在行驶了 81.2km 之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电量为 51%,换算过来相当于知豆 D2S 续航能达到 160km 左右,与上一次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同。

奇瑞小蚂蚁 eQ1:满电显示续航 140km 实测 158km 左右
奇瑞小蚂蚁 eQ1 在满电状态下,仪表盘显示纯电续航里程为 140km,最终在行驶了 81km 之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77km 剩余电量约为 60%,换算过来相当于奇瑞小蚂蚁 eQ1 的续航里程约为 158km。

长安奔奔 EV:满电显示续航 212km 实测 192km 左右
长安奔奔 EV 是这次 5 款车型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在满电状态下系统显示的续航里程为 212km,最终在行驶了 80.8km 之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111km,剩余电量为 62%,换算过来相当于长安奔奔 EV 的续航里程约为 192km 左右。






动态驾驶体验篇:奔奔 EV 质感最好的 其次是 iEV6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