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飞凡花了十亿在看不见的地方,是真的吗? 如今有个怪相,很多人把新能源车型贬的相当不堪,各种PPT整合方案、拿来主义,层出不穷,身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最近看到飞凡的这张宣传海报,特意去查了了解了下,现在分享一下。 飞凡在此次新车的动作上,拿掉了双叉臂,换成了麦佛逊结构+搭配耗资10亿元研发的湾域动态系统,“减配”是我听到的最多声音,我想说的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乎底盘及整车调校的呢?这在局外及局内人的眼里,是完全不同的视角。 湾域动态系统是什么?配置我就不罗列了,网上比比皆是,这是一套集三电系统与车身动态整合的方案,大概涉及动力响应的丝滑感、刹车的线性补偿、更细腻的车身姿态控制、乃至横风抑制都在考虑之中,仅仅一个车辆调校,就历时三年,这让我想到了保时捷911,多年磨一剑,其实在集团内新车的产品设计早就完成了,任何一台911在上市前都要包下整条纽博格林北环来做实际的底盘调试,这个工作会长达数年才能完成达到令人满意的车型标定,上汽飞凡的这三年无形付出可以看做是对新势力车型的口碑扭转节点。 今天很感慨,各新能源都认真造车了,不再是大家口中的方案整合商,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看似愚蠢,实则是在奠定未来,真正的弯道超车,一定是建立在产品内涵层面的,而非表面上的遥遥领先。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