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特斯拉的超充业务,从最早在 CTO J.B. Straubel 手里,就要求作为独立的业务自负盈亏,后来转给 Drew Baglino 管也是如此。 内部目标是超充独立核算也要成为世界 500 强去做,去年 NACS 一统北美,全球都是盈利的,当然北美是最赚钱的。今年原先的规划是把 NACS 推到欧洲,干翻所有的第三方充电平台。 中国如何盈利呢,比如高速服务区要交一笔入场费,那特斯拉就不去了。所有的商超超充,一定程度条件可以去谈,需要比较强的商务能力,可以降低前期成本。 通过各个环节的降本增效,特斯拉中国超充总之是盈利的。 还有比如说人效,特斯拉中国维护全国超充网络的团队还不到中国公司一个省的团队规模。20 来人吧。 这个时候 Elon Musk 说,人太多了,14 万人,所有部门都要裁掉 20%。之前是 Drew Baglino 顶着,这次 Drew 已经离职了。 超充的老大 Rebecca 说,超充本来就事多人少… 因为在裁员这个事儿上不高效,连她在内 500 人被全裁了。 这是一个明确的示范,马上中国的超充团队接近全裁,就剩几个负责运维的了。 有个在特斯拉的朋友说是灭霸,后面越来越觉得这个说法生动。 但超充大摧毁也就过了一周,北美有一批老员工已经又回去干活了。 这个可以用常识去理解:一个 500 人的团队,领导着北美最大的超充网络和 NACS 行业充电标准的推进。 全裁相当于休克了,治疗的手段就是重建。 这种全裁,也把老人和权力结构都摧毁了,没有什么天花板固化,重建能不能变得更好,取决于特斯拉对 A 级人才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特斯拉的超充,前期高层给的资源非常有限,又要自己养活自己(据我所知很多新业务都是这么来的)。在中国这么卷又可以接受暂时不赚钱的市场,就不灵了。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