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磊的2024年车企展望(一)—— 小米、极越篇》 临近12点,北京的夜风总是如此冷冽,小米科技园门口依然有着不少的身影,刚下班的同事在等着网约车,也有外卖小哥们和园内的人在闸口处正做着交接,也许是深夜单少的关系,这种交接似乎也没有了白日的匆忙,多了一份温情。这似乎是互联网大厂的常态,我的2024年年度展望就从这群汽车圈的新入局者开始吧,看看新的一年,他们的打击和大家的期望: 小米: 1:去年12月28日的发布会当天,据说微博的前20热搜他们占了12个,其他车企是买热搜,他们是数热搜。小米和华为似乎永远不缺流量,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流量的正向比例和转化,这是传统车企竞争上很难比拟的地方,哪怕是比亚迪大众特斯拉,在流量的深度和覆盖面上,也很难和这两家全方位的比拟。 2:节奏,行业人最关心的是节奏! 2024年对公众来说是小米汽车的元年,但其实这班人已经干了3年,既然是展望文,那就不赘述他们如何干的这3年,说说我接下来的预测吧。时间的节奏其实窗口期并不多,北京车展小米是决定参加的,发布会肯定在这个前,而且是独立错开,估计在3月底4月初的样子,当晚开始的大定,前面还有内饰的开门实拍,动态试驾,发布会当晚会有全国200家以上的展出到店,第二天开始的用户看车试驾,甚至是首批用户的交车。 小米第二台车SUV今年大概率不会来,极致是雷学做产品的第一要义,既然产能做不到,交不了,那还不如明年一起来,亮相上市体验交付的节奏更紧凑,这样产品的极致点也会做得更多更好更全一些。 3:价格,用户最关心的永远是价格! 和时间节奏一样,我觉得价格的可选空间依然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你和新出行一样,认认真真的看过车,研究过配置,对比过竞品,研究过行业,其实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小米SU7是不太可能在20万以下的。 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是说小米做不到,而是雷军不会这么去做。新出行小米社区已经有很多小米供应链成本的分析文章了,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大概可以知道,今年小米亦庄全新工厂的产能大概在8万以内,考虑到全新工厂的第一台车的爬坡和质量磨合,供应链磨合等,估计实际数字会更少一点。一个月下来,估计就在8000左右的数字,以现在的小米热度和米粉基数小米渠道数扣除小米粉丝的购买力和华为的差距,加上这台车20多万价位的受众基数和今年电动车渗透率,你觉得这8万左右的量很难达到吗? 4:SU7是小米的第一台车,小米汽车历史上的第一台车是一个10多万的车还是一个20万的车,这是一个品牌很重要的锚点,雷军自己在央视采访的时候都说过,交不出车和卖不出车同样痛苦,小米有钱去亏,但如果理性分析看来,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去支持这个公司定一个低于20万的价格。 相反,一个22-35万左右的价格,对应上这样一个C级车的尺寸(大部分人没见过实车),哪怕400V都有极强驾驶性能智能化能力,包括很接近800V的能耗和充电效率,同价位的竞品其实也很难顶。 我们大可以口嗨的喊“14.99交个朋友”,但俯下身去,真实的对比一下2024年同级别同价位轿车的产品细节,对应上雷军在正式上市发布会上还会丢出来的SU7的更多产品细节,你就会真正明白,汽车不是一个充电宝,也不是一个扫地机器人,它还是一个讲究逻辑和流程的行业。 5:聊聊生态造车。 其实这一块小米和华为同理。 很多人说,上一个聊生态造车的是贾跃亭乐视,死的很惨。确实,在8年前聊这个,确实是先烈,哪怕他那么有远见,如今聊生态造车,你首先需要看他家生态做到了什么:小米电视排第一,空调排第四,冰箱排第十,手环排第一,智能音箱第一,家用路由器全球第三,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以及显示器等产品国内排名前三。更多的生态链企业产品紫米智米那些就不说了,科技数码媒体人估计更了解一些。小米IoT平台设备连接数已经达到6.55亿台,家里有5台小米设备的超过8000万。 华为也有很多类似的排名和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做生态造车,做智能家居和汽车的联动,才有意义,小米的澎湃,华为的鸿蒙都是这些背后的基础,全球能做到这个企业,又能有全产业链造车能力的,你能数出第三家吗?未来,你去小米华为的店里,一楼是买车和数码,二楼是数字家居的体验,你在一楼直接联动二楼的家庭环境,而二楼的家居实景直接也可以操控一楼的汽车实车,这样的销售联动模式,对你的家人的打动能力,是不是和现在的商超店4S店,又是一个新的层级跃升? 保时捷是机械硬件汽车时代的标杆,特斯拉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标杆,小米华为想做的是做好前两者的前提下(注意这句),做智能生态家居时代汽车的标杆。 6:小米汽车和驾驶者之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媒体圈有一个不太正常的风气,好像一台智能电动车羞于驾控,就不应该谈驾驶谈操控?在无人驾驶全面化之前,汽车始终是一个驾驶的工具,驾驶依然很重要,哪怕在智驾普及到城区的情况下。 估计是太早财务自由的关系,雷军是一个很喜欢开好车,而且也是一个喜欢开快车的人,而老胡也是一个对驾控有着毕生追求的人,小米的确会是一个智能化很顶的汽车选手,但小米对驾驶的极致追求未来会让大家都一点一滴的看到,他们不是说说而已!这一点上,华为接下来的思考其实也会是重点,智能电动车的渗透率越高,竞争越深入,驾控的重要性就越高。 极越: 1:把极越放在开篇一起,一方面是百度也是一个北京的互联网大厂,一方面也确实他们会在一些方面有一些类似。这种类似我总结就是重视驾驶性能上的智能化极致。很多提了车的媒体人都感慨,极越01真心是一个很好开的车。 2:现在大家对极越01的吐槽就是很多过于超强的点的集合,打灯的方式,YOKA方向盘,换挡的方式,包括一些操作上的不适应。我和夏一平也聊过很多次,其实他的想法是软件的迭代还没到一个时候,现在很多硬件的准备就会有不适应的地方,等到今年中下的时候,这台车真正的实力会发挥出来。 3:今年极越07是大家最大的期待。 到现在为止,发布了那么多台电轿了,外观评价最高,几乎没有任何差评的有且只有一台,就是极越07。我是很早之前看过概念车,又在去年的某个时候,我去极越公司的时候,正好遇上这台量产车的试装车刚回来,我估计是第一个看到量产版试装车的第一个媒体人,当时我就被惊艳到了,不仅仅是外观,还包括在极越01基础上改进的内饰,整体内外的感觉让我找到了当年做燃油车媒体人时候,看到一些经典车的那种惊艳感,一台没有任何妥协的电动轿车,比较难得,推荐大家今年一定要关注!整体这台车的时间节奏应该类似于2023年的极越01。 4:极越在智能化上的追求。 这个公司虽然在造车牌照上遇到了不小的波折,但整体公司的DNA其实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全公司上下的智能化决心,包括夏一平本人,包括我认识的里面很多的造车工程人,这是一台让你真正觉得有一些未来感的车型,他们的语音操控,大模型,智驾的纯视觉,OCC,他们在很多智能化上的投入,是优先级很高的。比如语音这个东西,现在业内最强,没有之一,我就探究他们为什么强,硬件上投入就很大,人家车内一般2个麦克风收音,多的4个,他们一个5座车,上了8个麦克风,保证了收音的快速和准确。可能极越在一些豪华氛围,内饰舒适性配置上不会是很强的存在,但他们打动的还是那群喜欢科技,喜欢超前的潮流极客。 最后: 今年的展望文章,我可能会分很多个篇章,把自己知道的这些品牌的2024年的一些计划和预测,以及我对这些品牌和产品的理解,都和大家深入的聊聊,接下来大家最期待的品牌,也可以在新出行社区留言告诉我,我会更排前! 很多老朋友见面都说这个行业太卷,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哪能不卷呀; 汽车行业人家上百年的发展,我们要在十来二十年的时间内颠覆这个品牌金字塔格局,不卷,怎么改变得了? 但真正的优秀一定不是被动卷出来的,而是和自己的死磕,2024,岁月漫长,你我坚持热爱,不负流年,奔赴下一场山海! 年度展望(二)—— 极氪、领克、吉利、smart篇:链接 年度展望(三)—— 小鹏、蔚来、理想篇 :链接 年度展望(四)—— 华为系、长安系篇:链接 年度展望(五)—— 比亚迪系、上汽篇》:链接
最后编辑于 · 2024-01-22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说句大白话:2024年,超过20万还买个400V的车除了教徒就是脑子进水的

回复 贺磊小米手机现在没有快充的,能卖吗? 能说,苹果手机也没有呢。 是不是这个道理

回复 掌中宝400V电车20万以上的一大片。 你这种发言就是典型的红米用户发言了。

别觉得400v很低端,也别高抬800v,什么事不能一概而论的

回复 天空的一滴水确实,你想等800v 销售会说差别不大,实际用不上。你选400v,其他销售又说800v怎么怎么牛。咱也没都用过对比过,要我说,介意就选800v,满足实际需求选400v也ok。实在不济,等三四季度用户反馈呗。适合自己就行,谁也别说谁

自己脑子进水了,觉得谁的脑子都进水

极越或许俘获不了那些思维固化,刻板自傲的人群,但年轻一代会知道怎么选真正的竞争力

希望市场能给极越一个普及先进的机会

开了回不去的好产品力,希望07能一炮打响弥补营销不足

最近我有一个朋友想要买车,找我给建议。 我的建议其中一款车就是小米su7。 一般来说,新车上市至少等半年后,先让首批购车人给出真实反馈,再考虑是否要买。 我推荐小米有两个点:1相信小米首台车品控。2购买小米首台车,你还能真实体验小米汽车的成长史,深入参与到首批用户与车企之间的交互中。

你别害别人谢谢你

我觉得你自己应该先来一辆

不懂什么叫羞于谈驾控。极氪强调的不一致都是驾控吗,并且基本也锚定了驾控天花板的地位。

小米宣传还是谦虚一点。不要懂不懂就好像又发现了新大陆,重新又唤起了汽车驾控一样。 极氪001作为现象级车型出来后,其实已经引领各大车企往操控方面宣传了

回复 扫叶秋风说的好,极氪在操控和安全这块确实有口皆碑

极氪卖得好归结于便宜量大,车大,电池大,空间大,操控放在30W确实不错,但往后排了,身边的极氪车主都是奔着性价比和空间去的,至于强调什么,缺乏智能化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强调机械素质和均衡,智能化标签起来后,肯定会淡化的

回复 ZM孟孟哈哈,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往后排的

贺总,想买su7.但是真的喜欢极越07的颜值,担心它们的智驾没有小米的好,或者综合实力没有小米的好。要等07吗?

极越智驾没有小米的好,你开国际玩笑吧

回复 极越下一瓶你个蠢货,不会看字?

笑死,你以为随便个造手机的都能上来把车造好,要买也要等个4年以后

如果全系800v,用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低配的电池70以上,22-35这个价格可以 但现在400V ,磷酸铁锂,22万,就毫无竞争力,性价比可言了 也辜负了米粉,或者对不起小米这个品牌了

我并不觉得毫无竞争力,你到时候看产品细节实测就知道了,别只看400v就觉得毫无竞争力,各取所需

2024-01-17 回复 举报

回复 贺磊贺总,这个人每次发言都得喷小米,搞不懂不喜欢就不关注,喜欢哪个就买哪个,最看不起这样的人,天天在这刷存在感。

回复 凶猛的绵羊有不同意见可以反驳,这大男人,酸不拉几的。

说实话我不希望SU7极具性价比,400v和800v真的没有那么大差距,这点儿看得太重没必要

回复 天空的一滴水不是太大,是非常大。电池也不一样

su7顶配去到35是不是有点贵了,相比007顶配尺寸、电池等一些地方更好一点,但是差距也没大到5万吧

回复 贺磊大胆猜一下,max不是顶配

你可能没看配置,极氪那个29.99是没有智驾的,甚至没有座椅升级包,所以其实不算严格的顶配,算是特别版,缺的那些配置都加上就得两三万,还没有空气悬挂,都算上怎么也35+了,只能说吉利会营销,信息差算盘打的精

顶配35到是不贵,s7残疾电池都卖35。怕就怕不止35 37往上跑

隔壁的星纪元es,定了个自信的价格,上周大卖了46辆 小米如果也定个过于自信的价格,雷总马上变雷子

低配超过20不如007一根毛

我极越01的车主,开了1个月,超前的设计和未来感,感觉3年内都不过时,优秀的机械性能,文心一言大模型,机器人伙伴SIMO,好开,好用,好玩,有点车海遗珠,现在可能还没被大家发现,相信只是迟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