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有话说」第三期:小米SU7内饰设计灵感来源
文章

在做内饰设计时,我们发现人本身就是最好的度量衡。以人的直觉来主导,让形态追随体验,就可以让功能都出现在最舒适的位置,给人长久、舒心的陪伴。这就是我们针对内饰设计的灵感来源。

基于对人的思考,我们确立了小米SU7内饰设计的核心理念: 好看好用 、符合直觉、人车合一。

01

以人为中心的内弧线
找到好看好用的内饰空间

​在做内饰设计时,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打造一个好看又好用的内饰空间。

我们发现,人们操作的最舒适范围其实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内弧线,这是最符合人、最自然的造型语言。所以我们利用内弧线的特征,把设计形态与功能体验紧密融合,确保所有功能都出现在最顺手、最舒适的位置。

内饰主特征就利用了内弧线。在设计中,我们极大得把工程布置空间压缩,把内弧线推到了极致,使用户的空间达到最大化。这样不仅在物理层面拓展了乘客的空间,使其更加宽敞舒适,同时也给予乘客心理上的空间延展感。

在门板的纵向结构设计上,我们同样运用了内弧原理,它能符合人们手臂最舒适的姿态,让乘客从心理上感受到呵护与包裹。​

因此,基于内弧线的设计理念,我们绘制了内饰设计的关键手稿。

为了进一步打造好看好用的内饰空间,我们和工程师一起深度共创,优化每一个零部件的体积,设计出了纤薄的悬浮仪表台,它集成了出风口,整体更轻盈,提升了空间感。

02

保留物理按键
打造符合直觉的设计体验

我们坚信,物理按键是人与机械交互最自然的方式,也是建立人车情感连接的介质。它可以盲操,不要寻找,这种操控感,是符合直觉的。所以,我们坚持保留了物理按键。

经过大量用户调研,我们精选出4个功能:温度、风量、电动尾翼和空气悬架,做成了中控台的四个物理按键。他们的调节方式与功能本身相契合,温度、风量的数值增减都与拨扭方向一致:升高温度,向上拨动;减小风速,向下拨动。直觉与实际操作方向一致,极大地提升交互体验。

电动尾翼和空气悬架也可通过物理按键调节。当你想向朋友展示小米SU7尾翼升起的形态,拨动按键即可轻松实现;在一些地下停车库中,常常会遇到路面坡度较大的情况,通过物理按键调节空气悬架,即可及时调整车高,避免蹭到保险杠。

03

科技驾驶轴线
打造人车合一的驾驶体验​

人体工程学提出了人体中轴的理论,认为中轴是人体健康的总枢纽,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关系。在设计时考虑中轴线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平衡点,让用户能够以更舒适的姿态、更符合直觉的操作使用产品或空间。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在主驾舱设计打造了一条科技驾驶轴线,它的中心贯穿了56"HUD、翻转仪表屏、三辐D型方向盘、运动风格座椅。当你坐上主驾驶位时,人的中轴线与科技驾驶轴线相重合,无论是视线移动还是驾车操作都能够符合身体直觉与习惯,平衡又自然。

人车合一是我们设计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科技驾驶轴线,还是智能座舱等交互体验,都是为了让大家能以最自然、最符合人直觉的交互方式,建立人和车在情感上的连接,从而达到“人车合一”的效果。

以人为中心的内弧特征、人与机械交互、科技驾驶轴线是我们在内饰设计时的重要灵感来源,小米SU7完美融合多项内饰设计属性,打造最符合规律的「极致平衡美学」。我们一直坚持,不为设计而设计,将实用性和科技结合,给用户长久、舒心的陪伴。

基于这样的设计灵感,我们还有一些针对内饰细节设计,包括方向盘、座椅、前后备箱等的想法,将在下一期为大家详细讲述,敬请期待。 ​​​​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我突然发现,雷总的号只有周一到周五上班

方向盘(赛道模式按键)和仪表屏(翻转屏)实际上还是被一开始运动取向的思路误导,华而不实,包括按键也是,都是在试图模仿跑车的那种仪式感。 而不是真正从智能座舱的角度出发,从less is more的角度来说,极氪007的方向盘和仪表屏很合适。

内饰设计真的不错

仪表台两边的“纽扣”?有什么特殊用途吗? 还是只做装饰

哈哈哈这肯定小米工作人员在操作

雷军,疯狂吧,为了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