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磊》|做更懂年轻人的产品经理 对话 iCAR 首席产品官 苏峻
新出行原创 · 访谈

说实话,在这次对话前,我对苏峻博士个人的了解甚少。

更多的信息,还是从百度百科、微博认证里捕捉到的,有关 iCAR 近期大动作施行前的蛛丝马迹——智米科技的创始人和 CEO ,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 iCAR 汽车的首席产品官。

iCAR 汽车首席产品官 苏峻

这两个头衔并在一人身上,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外界网传奇瑞与小米之间的合作,究竟是不是真的?小米 SU7 先行,「红米」汽车也要来了?

直到和苏峻博士结束这段畅聊后,我第一反应是迫不及待,迫不及待地想把我们之间的对话向大家好好做个分享。

iCAR 到底是哪颗「米」?小米生态链的创始团队,又为何剑走偏锋进入汽车行业?让我们之间的对话,为大家奉上问题的答案。

一、最懂 「米」 的产品经理

苏峻博士是一个极为自信的人。

这份自信,不仅仅是体现在我们的对话当中,29 日发布的 iCAR V23 预热微博里,他所附上的文字是:2024 年最值得期待的新车。

当然,自信的人有着可信的底气。苏峻的自信,不仅仅是因为清华美院的出身——这给予了他极致的产品设计美学追求;还有和雷军一起,为小米生态链产品奋斗时,所锤炼出的优秀产品经理视角。

“在没进入汽车行业时,我时常在想,如果给现在的小米用户造一台车,ta 应该是什么样子?”

十分巧合地,苏峻及其团队正式进入汽车行业的时间节点在 2021 年。而在这一年里,雷军宣布,小米汽车将作为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

从最后的产品形态上来看,一台硬派的电动方盒子,一台姿态优雅的电动轿跑,两方打造出的产品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若是论及意识形态,两款产品却又惊人地一致——即使 V23 没有挂上小米的标识,却依旧充满小米旗下产品的味道。

原因正是在于苏峻团队的经历,通过小米生态链中不断输出「米家」爆款产品,苏峻向我提及了一套在当时和雷军一起总结出的产品方法论:极致精简,单品大量,以及超高性价比。

这套方法论很「小米」,它几乎可以套在任何一个小米生态链旗下推出的爆款产品当中,甚至小米本品牌以往的产品里也有着相似的影子。

但拥有这套方法论是一回事,如何践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用好这套方法论有个前提。”苏峻说,“那就是洞察核心用户的主要需求。”

小米生态链的成功离不开这套方法论,更可以证明苏峻洞察核心用户需求的能力——当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面对着 27 分钟能创下 50000 台大定的狂热用户群体,发现这就是以往他所服务的用户时,又怎能对自己的产品不自信呢?

而在细细拆分这套方法论下,苏峻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小米这个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如果只是依靠互联网进行传播和营销,美的、格力等等传统家电品牌,迟早也能将这部分营销传播成本压得比我们更低来战胜我们。

但事实却是小米生态链强势地入侵了各种家电领域,并迅速地将销量拉起,打响名声。究其根本,不过四字:产品经理。

对于传统企业中的类产品经理岗,苏峻并没有将其作为旗鼓相当的对手看待。“无论是传统的家电企业,还是传统的车企,它们内部的产品经理绝大部分都不能称之为产品经理。”

“如果我们进入家电行业前,这个行业已经遍地都是小米生态链那样的产品,那我们就没有进入这个行业的必要了。”苏峻道出了真相——传统品牌缺乏优秀的产品经理去洞悉用户的核心需求。

三言两语间,造车的契机也由此呼之而出:小米生态链团队能够从传统家电行业,将「智能生态家电」做到市场前列;面对同样只是起步阶段的智能汽车,苏峻和他的团队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份汽车行业发出的入场邀请函。

同样的理由,此前的汽车行业,也基本不存在像小米生态链的创始团队这般,拥有锐利产品经理视角的品牌。而在苏峻看来,洞察不到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即使堆料再多,也难以在销量榜高位出现。

“价格足够便宜了,堆料也够多了,但每个月就是只能卖出几十台、几百台,这种类型的产品难道不是对投入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因此苏峻带领的小米生态链的创始团队,不同于那些头脑一热地卷入时代洪流的人,而是藏着更大的野心——在汽车行业复刻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成为时代洪流的弄潮儿。

二、迎接审美的回归

先前有提到,苏峻攻读了清华美院设计艺术学的博士学位。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产品审美的要求,一定是会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

而苏峻对于产品设计把控的冰山一角,也藏在了小米生态链的产品线上——包括净化器、空调、口罩,甚至是智能马桶盖,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拿过太多有关设计的奖项了。

“品味。”苏峻强调,“成本都是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中低端纯电车型销量的大卖,在苏峻看来,是消费者的不得已而为之。

消费者手上的钞票,没有为产品的美学设计留有选择的余地。换一种开玩笑的说法,苏峻觉得这些车都挺丑的。

iCAR V23 内饰

对于未来的 iCAR 用户,也是当下的小米用户们,苏峻团队先是分析用户画像—— 一二线城市的高知、有品、追求品质的年轻人。“他们的需求是被严重忽视的。”苏峻这么说道,“他们能选择的市面上的主流产品,都不能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情绪价值。”

因此兼顾工具-玩具-道具三种属性,iCAR 适时推出了 V23 这么一台电动方盒子。虽然未知产品全貌,但苏峻拍拍胸口信誓旦旦向我保证,V23 会给看过的人,带来一见倾心的美。

这也是上文提到苏峻团队的一个坚定想法:成本是设计出来的,在保持极致性价比之外,年轻人能有为产品的美学设计,付出合理溢价的自由权力。“相当于年轻人们看到这种设计的产品,愿意给我们付小费。”苏峻打趣道。

但性价比与溢价,似乎是一件冲突的事情,而在苏峻看来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套想法已经在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中成功践行过了。

iCAR V23 设计稿

“其实我们的空调价格不比传统品牌便宜多少,但消费者一看到这样有着设计美感的产品,就会天然产生好感,提高成交的几率。”苏峻分享道。“在北京租同样的房子,带有小米全屋智能的房子通常还要贵出一两千块钱租金,这便是我们为用户创造出的合理价值之一。”

三、做好能力放大器

“你会是 iCAR 的余承东吗?”

聊到后续相谈甚欢,所以面对苏峻团队和 iCAR 之间的合作疑云,我选择长驱直入——你在 iCAR 里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是余承东那种类型的吗?

短暂反应后,苏峻给予了我否定的回答,并给了我新的观点:“小米如果入局,我觉得可以做到像华为那样的强势一方,但我们团队不会是。”

在百度百科上的苏峻,头衔的前半句是 iCAR 的首席产品官,后半句则是奇瑞新能源的「三把手」。而在苏峻看来,他和他的团队不应该是强势介入产品所有环节的指导者,而是安心做好绿叶工作,当品牌的能力放大器。

苏峻给出了他和团队在 iCAR 内扮演的角色定位:超级产品经理,以及营销推手。

“奇瑞无论是研发能力终端销量上都是非常优秀的车企,但在智能生态的时代,他们需要一个能放大自身能力的存在。而我们这支创业团队的能力和方法论,正是奇瑞所欣赏的。”苏峻给出了奇瑞和他们互相选择的理由。

这算得上是一拍即合的合作,苏峻团队无需担忧产品生产与制造环节——这本就是奇瑞作为传统车企的长项。奇瑞也无需苦恼于如何补足智能电车时代的市场空缺——苏峻团队有着打造小米智能生态的案例在前。

而在这份合作中,小米生态链的实体,也就是智米科技,并不会真正参与到其中。

换句话说,苏峻更像是一个自由人,带领着团队,同时效力于两家不一样的公司。

面对这种情况,我忍不住好奇问他:“同时在两家公司(智米科技与 iCAR 汽车)担任高层,精力上不会分散吗?”

“还行。”苏峻在提到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比较轻松。“其实家电行业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要是只关注家电发展的话,反倒让我的精力冗余太多了。这大部分的精力用来做 iCAR 没什么问题。”

“有点像是雷总把手机业务转交给伟冰(卢伟冰)。”他补充道。

聊到未来的产品规划上,苏峻整体倾向于脚踏实地向前走,“增程是市场验证过的动力,我们为什么不用呢?”而后他透露, 后续 6-8 款产品,会相继布局在 A0 级到 B 级车的市场当中, 有纯电,也有增程。

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思路——美学设计终究是适度的差异化,用以创造合理的溢价;而产品落地后终究要回归本质,即给年轻人们提供一台他们能承受得起的,极具性价比的产品。

后记

一个精明的性价比产品经理,却对美学设计有着固执的追求;一个话里话外强势自信的人,却给予自己和团队绿叶般的定位——在苏峻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元素的冲突,构成了相当精彩的故事性,释放在我们之间的谈话中。

与苏峻的闲谈中,他透露了自己是特斯拉 Model S 与福特 Bronco 的双持车主——买特斯拉自然是因为想要体验当时足够先进的智能电车,但购买福特 Bronco 的想法,让我有些好奇:

“你是重度的越野爱好者吗?”

“不是,其实我就看中 Bronco 这个拉风的造型。”这猝不及防的回答让我有些忍俊不禁。

“但很多年轻人没有这种重度越野性能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其实跟我差不多,都是要这种造型够酷的车,同时还要兼顾舒适性、空间等日常化的因素。”

作为和李想一起进入湖畔大学的同门,在我与苏峻的整场对话中,感受到的除了自信,便是这话里行间透露出敏锐的产品经理思维,而苏峻也是颇为推崇理想产品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带着些惺惺相惜。

这也让我对于苏峻加入后,新生的 iCAR 抱着更高的期待——小米汽车已经为这片圈子留下浓墨重彩,那小米体系诞生的创始团队,又能和奇瑞一起创造怎样的惊才绝景呢?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一些徒有外观的所谓越野,如果小白真的被忽悠去越野,危险性很大,绝大部分人是不懂车的,企业应该有责任担当而不是只为了销量

回复 贺磊卖车的吹这车去越野,卖菜刀有说让买菜刀的人去砍人?这逻辑不对啊

回复 贺磊夸大宣传那就是企业的责任

回复 跃小鱼他吹这车的优势是越野了吗?没有吧

回复 Struggle按你说的造成越野的样子,没有越野的底子,没有误导小白的嫌疑吗

回复 跃小鱼感觉楼上菜刀的例子挺准确的,做成凶器的样子,难道不是误导大众吗?

回复 Return理解能力不行就别回复了

回复 跃小鱼造成越野车的样子,就是要大家去越野?你这个逻辑真的很搞笑,哈哈!

回复 Justonly注意你的理解能力,我是说误导小白去越野,绝大部分人是不懂车的

回复 Struggle捷途旅行者,icar哪个发布会没夸大宣传越野?

回复 贺磊卖菜刀的有夸大现场可以越野么?强词夺理不好

卖介纸刀的责任更大,随手可用于自残的工具。

回复 博罗大白条卖刀的有没有夸大宣传越野?没有的话就闭嘴,买刀需要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吗?

回复 跃小鱼卖介纸刀的无需夸大自残的便利性,也超级经济可以自残,小白也都是成年人,懂的都懂。

回复 博罗大白条水军就喜欢扯,顾左右而言他

夸大宣传存在不代表合法,只是没人监管罢了

基本没有什么越野能力,却大肆宣传接近角离去角,这如果不是夸大宣传是什么……

如果小白会盲目开着这车去越野,那他也会开城市SUV去越野。 当一个小白在没有专业人士的陪同下去越野的时候,他已经对自己不负责了 我个人认为越野是有一定门槛的,及时买了一台专业的越野车,小白也不能独自去越野。

各位徐老太们的扯淡能力,让我见识了,多谢各位捧场

v23出来后,有种奇瑞的颜值被拯救了的感觉~开始好奇后续的产品规划是什么

希望出上下尾门的版本

回复 贺磊尾门设计成上天地门或者上半部分玻璃能单独打开才是最优解

回复 贺磊侧开的就是为了挂备胎。如果不挂备胎完全没必要。 侧开的尾门都是手动,失去了电动尾门的功能,并且很多场景(比如跟后车或者墙壁很近)开关取物非常不方便

v23应该推增程版,就弥补不足了

能设计出这台车的人,一定是对美有很高的要求,忍受不了当下那些悦也几何比亚迪那些设计的人,而且对美肯付出更多的溢价。4月12日,和悦也PLUS同一天发布会,指向性也很足,应该会拦截一批人。这批人其实不缺贵几万的钱,但市场上缺一个让他们觉得足够好的电动化好产品,这个类别里。

“ 一二线城市的高知、有品、追求品质的年轻人。”用户画像不清晰,这句话同样可以套用在特斯拉3y,小米SU7上面。

回复 贺磊我没有深入去看这个车,从外观和宣传来看, 感觉用户肖像偏向那些极具个性、很酷、户外偏好的数字游民类。开这个车感觉很酷、又很扎实、又很个性的价值表达

颜值的确很关键

V23设计师是王超啊

奇瑞没有互联网基因,果然还是得合作

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挺好的,一个人很难有全面的优势,小米华为那种资源的公司还是少。

2024-04-08 回复 举报

v23帅呆了,这样一对比03就是个丑八怪。但是v23仪表台那里啥都没有,只有一个灯的高度调节,很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