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话题文章
管理
性能过剩时代,2秒级百公里加速的猛兽意义为何
新出行原创 · 话题文章

前段时间去实拍了高合的全新车型 HiPhi A,这台车一大亮点就在于其百公里加速达到了两秒级,是又一台 2 秒俱乐部的纯电性能猛兽(虽然尚未量产)。

除了 HiPhi A 之外,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两秒级百公里加速机器也慢慢多了起来,像极氪 001 FR、昊铂 SSR、仰望 U9 这些车型都跻身了两秒级顶级纯电性能俱乐部。

看完了这些纯电性能猛兽后我在思考,在这个电动买菜车都能做到 3/4 秒级的性能过剩时代,2 秒级的百公里加速猛兽意义为何。

一、中国跑车:从样子货到真功夫

如今数台电动性能猛兽悉数落地,但把时间调回 20 年前,彼时中国国产性能车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普通乘用车大部分还处于初起步阶段。

这一年,有一家车企种下了中国跑车的种子,为之后中国性能车在电动时代弯道超车打下了基础。那家车企名为吉利,而中国跑车序章的第一笔,是吉利自己绕不开的美人豹。

吉利美人豹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美人豹对 Supra 拙劣的线条模仿、窄小的轮胎设计以及 1.3-1.8L 的排量动力实在难跟跑车挂钩。但在当年,美人豹绝对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跑车的启蒙。

华晨中华酷宝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本土品牌没有放弃对于国产跑车的探索。不完全统计,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推出过数十台跑车(含概念车),真正量产较为出圈的有吉利美人豹/中国龙、中华酷宝、比亚迪 S8 等。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他们都有接近跑车的外观,但实际驾控体验距离跑车和性能车都还有很大距离。不过偶然间有这些产品的出现还是在提醒着中国消费者,本土车企有在尝试做跑车。

进入新能源时代,故事开始发生了转折。在中国新势力的萌芽阶段,长城华冠成立了前途汽车,并造出了新能源时代属于中国汽车史的首款量产电动跑车——前途 K50。

虽然现在前途已经被淹没在了优胜劣汰的浪潮中,但不得不承认,前途 K50 在一众新势力还在摸索和骗补的牛鬼蛇神在敲打老头乐的年代,确实是先驱。

前途 K50

在前途 K50 倒下的随后几年,新能源领域的三电技术快速发展迭代,普通的家用代步车在电机驱动的加持下百公里加速越来越快,甚至做到了曾今燃油钢炮才能触及的水平。

同时,随着本土品牌对于底盘调教功底以及造车经验的提升,加上不再受内燃机的束缚,在这个时代打造本土品牌自己的纯电性能跑车成为了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渐渐有了极氪 001 FR、昊铂 SSR、仰望 U9、高合 HiPhi A 等一众国产电动性能猛兽。零百公里加速两秒级的成绩让他们毫无疑问地登上了电动性能的金字塔塔尖。

而在塔尖之下,如今百公里加速 3-5 秒的电动车也已经层出不穷。因此,除了百公里加速以外,这些电动性能猛兽必须也要有自己独到的性能优势,才能在性能过剩的时代树立标杆。

以极氪 001 FR 为例,其首次采用了四电机分布式的电驱布局,点击采用极氪自研的 SiC 碳化硅永磁同步电机,并融合了扭矩矢量控制等黑科技。此外,KW 避震、Brembo 碳陶刹车等顶级硬件的加持让极氪 001 FR 更武装到牙齿。

在自研打磨和配套厂商的双重功力下,极氪 001 FR 做到了零百 2.02 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并以 1 分 37 秒 045 的成绩成功打破了浙江国际赛车场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

如果两台车之间能够跨时空对话,我想美人豹应该能够欣慰于极氪 001 成为吉利系第一台真正的国产跑车,填补自己当年的遗憾。

除了极氪 001 FR 以外,昊铂 SSR 作为中国第一台量产交付的双门电动超跑也不失黑科技和独创。 比如昊铂 SSR 搭载三合一前驱电机以及四合一双挡位后驱双电机,可实现双电机动力的并联耦合,叠加两个电机的动力输出。

此外,昊铂 SSR 还采用了多挡位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辆在高速巡航时电机系统能耗,增强一台超跑的实用性。

为了能够稳住 2 秒级的性能猛兽,昊铂 SSR 还搭载了 e-LSD 限滑差速器,通过多片离合器实现限滑效果,能让电机动力更有效地传递到地面。

同样在各项黑科技和顶级硬件的加持下,昊铂 SSR 能够实现恐怖的 1.9s 零百公里加速,并拥有最大功率 1225 匹、轮上峰值扭矩 12000N.m 的动力储备。

当然,除了昊铂 SSR、极氪 001 FR ,其他两秒级的仰望 U9 、高合 HiPhi A 也不乏多项黑科技加身。受限于篇幅限制,这部分就先不展开细讲。

你只需要知道,通过电动化的弯道超车,中国跑车已经从样子货转变成为了真功夫,如今的中国高性能电动车,已经能够搬上汽车文化的台面。不论是对汽车工业史还是汽车文化来说,这些车型的量产落地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纯电猛兽意义为何

再回到开头我抛出的那个问题,在这个电动买菜车加速数据都能够做到远超燃油车的时代,2 秒级的纯电性能猛兽意义为何,又是否必要?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现阶段造这些电动性能猛兽,完全不赚钱。

还是以极氪 001 FR 为例(这篇真不是极氪的推广),由于定价 76.9 万元起并没有丝毫利润,并且多卖多亏,因此极氪 CEO 安聪慧制定了每月限量交付 99 台的政策。

且根据之前的访谈可知,与 001 FR 配套的 KW 高性能避震、Brembo 碳陶刹车盘的产能很有限,成本也很高,在多种因素的限制下,只能通过每月限量交付的方式节省开流。

虽然卖超跑不赚钱,但是造出一台超跑后的附加值远比赚钱值得。在极氪 001 FR 落地后,极氪品牌的驾控基因无疑再上升了一个台阶。即便不是购买极氪 001 FR 的用户,也知道在极氪品牌里有这么一个天花板的存在,那么在这之下的普通版车型必然也不会太差。

昊铂同理,在昊铂推出 SSR 后,用这台车奠定了很多昊铂品牌高端和技术的基调,也能够顺理成章得说昊铂 GT 延续了很多 SSR 上的驾控基因。

在这之前,蔚来同样也尝试用 EP9 去奠定自己在电动技术领域的地位,已经倒下的前途汽车首款车型推跑车推测也是同样的思路,只是可惜倒在了黎明之前。

此外,造电动跑车能够帮助车企去探索一些行业的极限。比如在打造昊铂 SSR 赛道版的时候,广汽尝试与很多轮胎厂商去沟通合作,但最终很多厂商因为不看好昊铂 SSR 的量产,并且也头疼适配 1.9s 加速车型的轮胎。

最终是广汽找到了国内轮胎厂商去适配 SSR 赛道版的半热熔胎,据说是国产 C919 飞机的同款供应商。因此可以说,现阶段国内厂商造电动跑车不仅能够提升品牌整体调性,也能让更多顶级硬件供应商看到中国品牌的实力,也促进国内供应商的技术发展。

用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的话来说就是:“超跑反映的是行业顶尖能力,一是科技创新的突破,二是供应链体系的突破,三是智造能力的突破,这些成果本身就不是一般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品牌效应。”

最重要的是,通过打造纯电超跑,海外对于中国品牌造不出超跑和性能车的刻板印象得以改变。仅凭这点,我想在性能过剩的时代钻研纯电超跑,就不算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三、目前有哪些 2s 级纯电猛兽

聊完纯电性能猛兽的意义,我们再来实际看看当下市面上有哪些进入该俱乐部的纯电猛兽值得期待或值得一看。(以下列举量产或待量产车型,如有遗漏敬请补充)

-路特斯 ELETRE R+

  • 上市时间:2022 年 10 月 25 日
  • 车型售价:102.8 万起
  • 百公里加速时间:2.95s
  • 最大功率 675kW(905 马力)/最大扭矩 985N.m 

-路特斯 EMEYA

  • 上市时间:开启预定未上市
  • 车型售价:预计百万级
  • 百公里加速时间:2.78s
  • 最大功率 675kW(905 马力)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上市时间:2023 年 1 月 6 日
  • 车型售价:82.89 万起(文章发布时价格)
  • 百公里加速时间:2.1s
  • 最大功率 760kW(1020 马力)

- Lucid Air Sapphire

  • 上市时间:未在国内上市
  • 车型售价:折合人民币 178 万元
  • 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 2 秒(1.89 秒从零加速至 96公里)
  • 最大马力 1234Ps

-极氪 001 FR

  • 上市时间:2023 年 10 月 27 日
  • 车型售价:76.9 万元起
  • 百公里加速时间:2.07s
  • 最大功率 956kW(1300 马力)

-极氪 007 性能版

  • 上市时间:未上市
  • 车型售价:未知(标准版预售价 22.49 万元起)
  • 百公里加速时间:2.84s

-昊铂 SSR

  • 上市时间:2023 年 10 月 9 日
  • 车型售价:128.6 万元起
  • 百公里加速时间:1.9s
  • 最大功率 900kW(1225 马力)

-高合 HiPhi A

  • 上市时间:2025 年
  • 车型售价:未知
  • 百公里加速时间:两秒级
  • 单电机最大功率 320kW(共四电机)/最大马力 1305Ps

-仰望 U9

  • 上市时间:预计明年上半年
  • 车型售价:预计百万级
  • 百公里加速时间:两秒级

-Taycan Turbo S

  • 上市时间:2023 年 3 月 4 日
  • 车型售价:181.8 万元
  • 百公里加速时间:2.8s
  • 最大马力 761Ps

-Rimac Nevera

  • 上市时间:限量生产 150 台
  • 车型售价:210 万美元
  • 百公里加速:1.97s
  • 最大马力 1941Ps

结语

短短几年间,我们已经从还在钻研发动机热效率的时代跨越到了能造出百公里加速两秒级猛兽的阶段,技术迭代的迅猛令人感慨,也值得我们骄傲。不过可以看到,国外厂商也在积极发力,百公里加速两秒级并不是自主电动性能车的专属。在大家都能跻身进两秒级性能俱乐部后,接下来比拼附属的性能匹配、调教以及性能之外的能力才是新关键。总之,接下来的电动车领域会更加精彩,除了智能化以外,电动顶级性能俱乐部也同样将是神仙打架。作为爱好者和消费者的我们,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接下来的产品和技术盛宴。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