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第一批花40万买新势力的人,已经开始卖车!他们后悔死了?
文章

知嘹汽车/Jasper

到目前为止,大家一直都在聊电车的优势与缺点,什么续航里程焦虑、智能影音配置以及自动辅助驾驶的安全性等等,再往里延伸就是二手电车的保值率、维修成本和用车成本等等,这些讨论的芸芸众生中不乏已购买者、有意向购买者,当然还有燃油车的“钉子户”们,但大家似乎都忘了有一部分人—第一批选择新势力车型的人们,他们后悔了吗?。

这一切的时间线是要拉回2014年,那是特斯拉在中国交付第一批Model s的年份,作为最早的新势力企业,上百万的售价让中国的老百姓第一次意识到“电车原来可以不只是老头乐,还能是4秒破百的高科技”。

后来2018年左右,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蓬勃而起,“理小蔚”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做产品经理出身的李想在理想one的细节上处处为用户考虑,做浏览器的何小鹏让中国的电车走上了轿跑的道路,而做营销出身的李斌更是把“海底捞”式的服务提供给了所有的ES8车主。然而这一切的优秀背后似乎都让人忘了,这些售价基本都在三四十万的新电车,竟然没有一个老板是做过汽车行业的。

我们不应该排斥跨行的行为,但是我们先要思考一件事,这些第第一批尝试了新势力车型的用户,原本都在看什么车?2018年,蔚来ES8创始版,官方指导价54.8万,同年3.0T的宝马X5也不过60万左右,而32.8万的理想ONE更是侵占了会选择3系、X3等很多BBA车型的空间。相比于此,为什么会有人愿意选择新势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为什么一直会有人强调李想、何小鹏、李斌甚至是马斯克不是汽车出身的原因。因为这些人都拿捏准了这些用户的心理,换句话说,这些用户真的很吃这一套。新势力的老板很清楚,我们比机械素质、机械底蕴我们比不过,那我们的优势是资本推动、心理拿捏还有体验感,这些是可以靠设计、定位、营销来刺激用户感官的,这些要比潜心研究来得快,效果也好。所以,你能看到四块大屏幕,你能拥有大沙发小冰箱,这些跟技术没关系,这些属于设计和装配,同样你能收获飞飞门、你能收获随时随地的道路救援、换电支持等等,这些同样也不属于技术。

续航里程不够的解决办法不是潜心研究电芯技术,而是用增程机、架设换电站,这样的解决方式是错的吗?答案是模糊的,在那个充电桩还没有现在多的年份,续航里程焦虑被解决了,而代价呢?是我买的新车的电池被换了一块别人用过好久的破电池,是从三菱那搞来的三缸增程发动机一边被说抖动一边还漏油,但里程焦虑被解决了,不是吗?

同样,对于新势力来说,不是定价高、提供的东西不一样就能获得成功,定价六七十万的高合为什么没成“理小蔚”的一员?同样是给足了感官刺激,但这跟那些目标群体不对路,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那些当初选择了新势力的群体们,他们后悔了吗?

看着市面上当初百万售价的Model S现在只需要二三十万,理想ONE落地不到半年就折损十余万这些现状来说,似乎是后悔了。道理很简单,这些车在二手市场流通就证明他们卖车了,然而知嘹汽车深入的了解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人之后,发现答案似乎并不肯定。当初选择Model S的用户换了不同款的特斯拉,当初选择理想ONE的用户也在卖车后换了别的电车,当然也有少部分回到油车的用户。

最后知嘹汽车想说,第一口吃螃蟹的人在吃之前就有足够的心理建设,而当他再给别人说螃蟹好吃时,好不好吃、能不能吃都是下一个吃螃蟹人的自我判断和主观感受,但至少到现在,螃蟹仍然是主流的海鲜,以后电车也会是。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