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前段时间和斌哥@Bin_Wales 聊天,对接下来小鹏智能座舱整体规划有了更细致的看法。 推荐大家看原文:链接。 以下是原文外,对小鹏座舱系统的一些发散思考: 1|小鹏为什么要推出天玑系统? 在小鹏 G9 发布的时候,其实那时候带来了一个大家都非常期待的软件版本,当时还不叫天玑,可以算是 Xmart 4.0 。当时 G9 毕竟是旗舰,有丹拿 5D 座舱、有双联屏、在过去小鹏座舱系统上还加入了全 3D 交互。 当那个时候的版本在交互上会存在不小问题,同时也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只是在过去基础上加入了一些 3D 动画。天玑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立项,魏斌也开始承接起整个互联网中心的项目。 2|天玑到底要怎么“变”? 在内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用户的车机使用习惯是无目的性的、同时也有多任务需求的。 如何在一个屏幕中同时满足用户这两点需求? 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上分屏,而且还是可以满足用户任意角度调节的分屏,也就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到全屏的全自由度切换,目前量产落地的只有小鹏一家。 这样的好处是用户可以任意组合座舱的展示形态,给予更高的自由度,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交互需要。 现在的天玑即使已经到了 5.2 ,但交互形态还只是展现了第一步,目前桌面只有 SR、导航以及音乐,未来会加入更多第三方应用直接进入桌面。 其实手机是天然的竖屏,车机本身是横屏,本身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所以即使手机厂商进场有 pad 和手机背景,也很难解决自由全屏,这也是目前行业多任务共同遇到的一个卡点。 3|从天玑开始,对于座舱最大的“变”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小鹏重视起了平台化的重要性。过去不同车型有不同屏幕、也有不同 UI 风格和不同比例,无论是对研发还是后期维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接下来小鹏的座舱会走向平台,全平台天玑化(暂时不包括mona),连 P7 屏幕也开发了独有的天玑版, L 型的 dock 栏+分屏。 未来老车型即使有改款大部分也是走向 8295 升级+天玑软件的组合形式。 而新车型大概率不会再有双连屏,回归大横屏。但结合未来的需求,小鹏新车座舱大概率应该不会再引入类似高通级的普通芯片,没法满足需求。 而在大横屏天玑基础上,接下来小鹏还会引入 HUD ,通过不同车型定位适配等比例、但不同尺寸大小的中控屏,划分有仪表、无仪表的车型。这样在确保差异性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软件快速上车,这也是现在多车型能够同步 OTA 的重要原因。 所以明显感觉到小鹏天玑后整体座舱升级节奏也变快了,目前 6 大+ 6 小版本规划,基本满足每月都有版本更新。 4|下一阶段的座舱形态是怎么样的? 魏斌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座舱其实是一个交互系统的整合,本质是一个交互体系,其实很多功能不是靠座舱实现的。 这其实也是未来座舱演进的方向,智能座舱并非是取代手机成为大部分用户使用的主流设备,反而是用户信息传递的关键渠道,核心是交互体系的打通。 例如大模型的上车后能否结合车内外周围的传感器对实时环境感知,做更好的决策?比如感知天气、感知驾驶者情绪、甚至感知到路上井盖、扎钉爆胎等? 例如手机更多的应用如何在车上更好的做兼容,而不是如今的投屏,而是真正用户可以通过座舱打通手机里的应用?让座舱不会成为一个交互的孤岛。 算力的提升,多模态交互能够更加“懂”用户的需求?甚至是潜在需求?“你好,小 p ”也上了更大的模型,这也是未来小鹏语音提升的重点。 小鹏天玑的演进如今看来只是小鹏整个座舱蓝图的一小步,但它也代表着接下来小鹏智能座舱极具战略性跨的一大步。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