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精华
管理
智能座舱安全的重要性!
文章

汽车正在朝着「智能座舱」发展。如今再问年轻人,在汽车上怎么播放磁带和CD,估计很多人已经回答不上了。再看看现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甚至干脆没了驾驶员的概念,恨不得把方向盘和传统座椅布局消灭,信誓旦旦要将车内智能家居化、办公场景化。像小鹏P5更是提出了23小时智能第三空间的概念。

车内座舱发展趋势已经不仅仅只是用来驾驶,更多的开始承担了娱乐,休息,住宿等场景,那么智能座舱的安全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车内安全的发展成果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

常见的ABS,ESP,就不多说了,主动安全说说车道偏离,碰撞预警和盲区监测这几个吧!

★车道偏离 ★ 

车辆在一定的速度以上,只要不打转向灯,是不能随意打方向盘变换车道的,空旷道路高速行驶的时候,人经常会因疲劳枯燥而走神,有可能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变换了方向盘偏离原有车道造成事故。车道偏离直接将这种隐患消弭,哪怕是司机偶尔走神,车子也只会在原有的车道继续行驶。

 ★ 碰撞预警 ★ 

可以帮助直接避免城市道路情况下的追尾情况,配置比较高的还可以实现自动刹停。

 ★ 盲区监测 ★ 

新手司机往往对于盲区认识不足,虽然知道有盲区,但是实际驾驶中还没有形成下意识的反应,变换车道前必须确认盲区的安全性。盲区监测至少通过一定的方式对驾驶员发出警示,提醒司机谨慎变道。

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可以时刻保持清醒和最佳判断力,主动安全配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主动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相对于被动安全,不出事才是最好的结果。

『被动安全』

★安全气囊 ★ 

安全气囊是实打实的现代安全产品,直到1953年才有了第一个安全气囊专利,1980年德国默谢台斯公司才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很多80后乘坐的第一辆小轿车可能都还没安装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从最初的驾驶员防护到侧面防护再到膝部防护等等,在车内的应用越来越多。到如今,安全气囊的丰富程度包含主副驾安全气囊、主副驾膝部气囊,主副驾侧气囊、主副驾侧气帘,甚至还出现了安全带安全气囊。

 ★ 内饰结构安全 ★ 

结构安全的概念其实很少传播,但它同样重要。因为人在受到撞击后,和周围的零件有接触风险,所以车内不能有过度尖锐的或是凸出的零部件。别以为这是空话,《GB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作为有法律效应的强制性国标,就来约束厂家的。

 ★ 语音控制系统 ★ 

取消物理按键是大趋势,大中控屏时代又不可阻挡,但起码应该加强语言控制系统/手势控制系统的能力,以此增加盲操的可行性。

语音控制被科学家称为「机器的听觉系统」,如今车载语音控制系统的瓶颈主要在唤醒、声源定位和算力上。每次都必须有唤醒标语,显得死板;声源定位则是在车内嘈杂的时候容易卡顿,输入命令就像是要吵架。

虽然新势力一些品牌提出的办法是主要采集主驾驶位的声音,弱化其它座位的收声音量,不过这就降低了人性化,未来还是要增加语音系统的识别能力才是。

而说到识别,单一的数据给予是不够的,这就要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升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在听说智能AI、OTA升级和超级芯片的原因。

结语

智能汽车,我们既要智能也要安全!千万别把现在车企大力发展的安全配置当了噱头,在这方面多花点钱,值!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