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其他
管理
25岁的smart,未来在哪里?
新出行原创 · 其他

2023年3月17日,smart品牌灵感研究所媒体探访营的活动拉开序幕。因此,让我真真正正的认识了一次smart,也正因为此,让我看到了未来的smart!

smart的进化,要从1972年开始说起,约翰·汤姆福德(Johann Tomforde)绘成的设计稿让smart在1998年拥有了一个特殊身份——全球首个提出城市汽车电气化理念的品牌。

(背景图左上方)约翰·汤姆福德(Johann Tomforde)

你能想象,这个生而带电的品牌,2007年开始,每一代的smart都会推出纯电版本,而且都使用了当时最成熟,最先进的电动技术,2012年问世的第三代smart ed车型上,还使用了由特斯拉提供的三电系统,而那时特斯拉还只是一家小公司。2020年,smart正式宣布告别燃油时代,“回归”电动化,没错,是回归电动!

难得的是,25年来,smart的造车设计理念一直在传承:

四轮四角: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紧凑的车身空间,让中间的乘员舱留下最大可利用的空间;

后置后驱:可以很好的保持smart在弯道中的灵活操控,精准转向;

科技幼兽:痴迷尝试最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只有奔驰S级才有的“高科技”,深深的传承在smart身上;

科技之笼:“笼型车身”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制造成本还是科技含量,都是越级存在,安全护航!

那么,在当下这么卷的新能源时代,回归电动化的smart,你准备好了吗?我们采访了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女士。

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

Q:今年对销量的规划是怎么样的?从去年运行到现在,smart品牌如何保持smart的个性化、品牌魅力,今年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

张明霞: 销量是衡量团队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挑战比较大,但smart拥有中欧两大市场,目前我们还是保持谨慎的乐观。销售目标不是喊口号,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来保证。有几个方面是给团队以及代理商带来信心的:一是我们产能交付逐渐在爬坡,在稳定、健康增长,这得益于有了顺畅的供应链保证。

在汽车行业,品牌、产品是两张王牌。smart很幸运,去年我们完成了品牌的全面焕新,同时还有25年沉淀的基础。品牌的初心是什么,其中“变”与“不变”我们有更多的思考。为纪念品牌25周年,我们在中国、欧洲甚至全球会举办一些活动;截至今年2月底,我们已经在国内拥有15,998个用户,与他们携手共创让品牌更加落地,这也会对销量产生支撑。因为我们做过用户调研,大家选择smart,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品牌,第二个是因为设计语言。试驾过smart精灵#1的话,我觉得它既好看又能打。今天是一个大日子,smart精灵#1又多了一个家族成员Pro。Pro的配置也是我们和一线探讨、共创做的决定。Pro和Pro+的配置基本一样,只是电池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是400公里(CLTC)。我们看之前用户的使用数据,400公里在都市当中应该是恰如其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零售价是179,000元。家族新成员的加入,也说明我们希望给用户选择的自由。今年在产品端、品牌端,我们也会持续发力。还有一个支撑点,就是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下,我们和代理商的磨合越来越好。从去年到现在,整个网络从0到1搭建,我们和很多一线伙伴总结了很多心得,这周我们也召开了全国代理商大会,加强与代理商的联动沟通。把这三个维度做好的情况下,尽管目前很“卷”,我们还是有信心在原来的目标上冲一把。

Q:smart经历了25年,现在的smart是中国的smart,还是全球的smart?

张明霞: 这是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答案很明确,全球!我们是smart品牌全球公司。有媒体老师也提过,说目前感觉smart更像一个中国品牌。这里有客观原因,因为smart精灵#1在中国早于欧洲交付。去年9月23日,smart精灵#1在华开启交付,现在,这款车也正在欧洲如火如荼的开展交付。我们在欧洲第一个交付的国家是德国,今年2月份开始上市,这周开始首批用户交付。我们会按照这样的节奏在13个欧洲国家做市场推广。今年我们团队工作重点不仅要在中国做活动,而要在全球范围内做活动。smart times有中国分会场,有欧洲分会场,也会有全球。smart自诞生起就是一个全球品牌,当时是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子品牌,而且在全球获得了百万粉丝的热爱。

Q:您提到了百万粉丝,这其中的比重是怎样的?smart是欧洲人更喜欢的品牌,还是中国人更喜欢的品牌?

张明霞: 如果问我个人,当然希望是全球人民都喜欢。在电动车行业,区域特性要求电动车从配置、性能和服务上都需不同,中国以及其他市场的分别也会比较明显,中国在电动车的赛道上确实更加领先。smart是全球品牌,非常忠实于倾听用户的声音,这些反映在smart车机背后的业务逻辑,包括小狐狸、边牧等精灵助手的设定等。但差异也是显著存在的,13个欧洲国家的语言不同,欧洲和中国用的APP又有当地不同的选择。

我希望大家想到的smart品牌,是只有一个smart。我们的logo和以前相比都没有变,是一个“C”加上一个“箭头”。“C”代表英文的紧凑(compact),设计语言就是“以小见大”,尽管现在我们长大了,smart精灵#1拥有4.27米的车身、2.75米的轴距,但还是紧凑型的SUV。这款车“宽适于内”,这是“C”代表的“以小见大”,这也是我们的理念,希望用灵巧的身姿做更有意义、更有影响力的事。“箭头”代表的是往前,勇敢的往前思考和探索,用灵感去探索,有勇气去行动。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这样的品牌精神内核都是无国界的。

Q:100万的粉丝,在欧洲有多少、在中国有多少?你们有没有做过调研?

张明霞: 首先,100万这是一个实在的数字,在燃油车时代,我们在全球有超过100万的车主,100万当中,在中国大陆卖的燃油车有14万多,其他是欧洲、澳大利亚等其他全球市场。在“就为百万份热爱”的25周年纪念活动下,我希望中国的比例提高一点。

Q:刚才您说到了很多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车型规划上,中欧会不同吗?是中国市场主导研发车型,还是欧洲?目前smart精灵#1给人的感觉还是偏精致欧洲味的小车,请问接下来的研发思路是怎样的?

张明霞: 还是统一的。品牌是全球统一的,产品研发路径也是全球统一的标准,包括安全性上,尽管中欧法规有不同的要求,但我们都是同样的标准。现在感觉是中国为主,这可能也是因为,大家很少看到一个全球品牌的总部在中国,我们的研发、产品也都在中国,但我们每周都会召开产品会,欧洲和中国的同事加上总部的同事一起研发、定义全球的产品。坦诚而言,其中有很多碰撞,很不容易。中国这么“卷”,如果配置不高就没法PK其他品牌,但欧洲会觉得这么高的配置,定价就会涨上去,是不是没有必要,目前有很多这样的讨论。smart精灵#1有六款车型,不同地区在车的具体比例分配和推出节奏上会有不同,比如中国Premium比例更高,在欧洲BRABUS版比例会更高。所以我们会统一全球的标准,但在版型上会充分尊重区域和市场的选择。

Q:一直以来,smart都是很时尚的品牌,之前也有很多跨界的成功案例,跨界之后的smart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前段时间还和服装品牌进行了跨界合作,请问接下来还有哪些跨界的规划?

张明霞: 有很多想法,会主要围绕几个内核:smart里“s”是Swatch,Swatch本身代表调色板的意思,“m”是奔驰,后面是art,艺术、文化是我们的内核,是传承。围绕艺术文化再做细分发展,这是可行的、具体的。smart有独特的品牌价值观“定义新奢、科技导向、潮趣共创”,同时我们的价值主张也包括对热爱的坚持 ,激发灵感,有勇气去行动。因此,我们的合作希望与这个价值主张相契合。在具体的呈现上,有新奢调性,有科技属性,有潮趣共创。大家都做共创,但我们希望smart能做不一样的、好玩的事,内核是围绕着艺术、人文、文化。其实,我们做了很多用户调研,在现在的用户当中,看他们喜欢什么。有的地区摄影排第一,有的地区是露营,是美食。在这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坚持艺术人文,一方面也需要更多地倾听用户。因为这不是品牌推广,而是用户和我们共创,告诉我们,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再找融合的点。

Q:产品和售后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下为了销量大家都很“卷”,为了销量smart会不会做一些伤害品牌的事情?smart如何平衡品牌和销量之间的关系?未来如何赋能品牌,让用户在售后过程中觉得smart品牌有非常好的用户口碑?

张明霞: 在商言商,市场份额、销量,这是必须追求的,要不然市场上看不到或者没有人知道,谈何实现品牌的价值主张?这是我们要努力的,对于销量目标,我们竭尽全力在做,今年首要的任务是把品牌做得更落地。对smart来讲,最重要的是品牌资产。去年我们实现了品牌全面焕新,今年做25周年纪念活动,也要把传承的故事讲好。25年的品牌活动不是在缅怀过去,而是在这基础之上,把初心的东西、坚持的东西讲好。品牌不是空中楼阁,好的品牌需要靠产品、服务支撑,需要具像化。产品不用说了,包括smart精灵#1以及后面的产品。服务上,今天我们正式启动“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要把服务的重要性提到品牌层面,其中不仅仅是品牌的服务,而是和用户的互动。

为密友护航是三件事:第一,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下,品牌和代理商一线伙伴、客户是一个三角,我们希望和代理商一线伙伴共创smart的服务标准,做到恰如其分。现在交付6个月了,用户的声音是什么、用户的心得是什么,这需要和一线伙伴沟通和共创,因为要靠他们执行落地。第二,和用户之间畅通的对话,之前我们做了用户面对面的活动,后面还会持续去做。我们有城市社群,还有几十人团队的品牌大使,进行了很多互动。第三,用户共创,用户看我们制定的标准是不是更暖心、是不是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将“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做服务落地,这是今年特别重要的。

最后,我希望品牌25周年纪念活动落地,把产品讲好、用好,因为这是很好的资源,销售团队一定要把前面一半做好,同时把服务落地。我觉得在这么“卷”的年代,还是要把这三件事做好。我们很有信心,天道酬勤,当下不一定看到,但是要坚持做。我们不想做特别短视、对品牌有伤害的事,因为后续对品牌造成的伤害无法用金钱计价。

Q:刚才大家提到今年“卷”,像smart这样有调性的车,价格压力是不是比较大?能坚持做到“小而美”还是未来规模会做得更大一点?关于共创方面,smart也在做生态,是不是会针对车的特性、用户的关心点,推出相应的东西?

张明霞: 大家了解smart的燃油车,可以用“小而美”来形容。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在商业运营上可能没有那么符合预期。2019年,smart品牌全球公司成立,是奔驰和吉利合资的公司,就是想在商业上实现更好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在“小而美”和“大而不美”中间再找到一个点。如果只是“小而美”,没有商业上的成功,这个品牌也没有持续的资源再做研发、再做用户共创。所以,这件事不容易。

现在,我们的车也长大了,比如长有4.27米,后续我们还会持续带来惊喜。在车长大的同时,我们对市场份额也有一定的期待,但是我们一定不会做拔苗助长的事。商业运营一定要有依托,这个依托是把“核”做好,把品牌、用户和服务做好。今年运营上虽然有一定压力,但是我还是觉得好的品牌,好的产品,好的服务,通过好的团队把想触及的人群服务好,是首要的。别人“卷”,我们不能跟着“卷”,不能被别人带节奏。市场在变化,我们对市场有敬畏,我们会倾听用户的声音,快速反应,但我们不会做伤害品牌的事。目前,smart到2月底一共实现15,998辆的交付,我觉得用户共创需要先有这群用户,不能完全凭自己的想象做。在这样的规模上,我们的用户运营会分层级在品牌端、在代理商端。还有一点,我们还在做“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希望和密友交流,也希望用户能给我们更多的想法。

Q:您觉得smart品牌焕新之后的市场表现有没有达到预期?之前说2022-2024年每年都有一款新车,今年新车预期发布时间节点以及对它未来的市场表现预期是怎样呢?

张明霞: 去年是smart品牌焕新元年,我们实现了品牌、产品、商业模式全面焕新,大方向上是满意的,但是回头看,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做得更好,也是今年我们的业务重点,需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做得更聚焦、更协同。还是用刚才说的例子,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下,品牌和代理商一线伙伴、客户是三角。三角关系物理用料最少、最稳,但关系不太好处。在三角关系中,内部如何保证信息传递地更高效、更透明、更协同,用户反馈如何更快反映到服务上、产品上,这是对团队的考验,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是,我自己觉得现在是在正循环上。2022-2024年每年smart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型,大家很快就会知道下一款车的新消息。

Q:smart现在的产品和原来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这样大的变化下,同时抓住老车主的审美、喜好?接下来的产品会不会延续现在的风格,变得越来越大

张明霞: 这是一个走心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发现其中一部分老车主刚开始会有一些抗拒。但尽管我们尺寸变大了,设计的精髓是一致的,依旧是“以小见大”,“紧凑于外,宽适于内”。四轮四角本身就能保证空间的最大利用,后驱也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产品设计。当时小的smart就用了ESP等等先进技术,如今这些技术又能应用到智能化、电动化的领域当中。

举个例子,很多老车主会觉得“你们还有OTA”?以及原来不想试,试了以后发现这个车加速很好,没有顿挫的感觉。同样的情形,还有“小狐狸”精灵助手。通过这些我更觉得,如果科技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出行解决方案,是能打动人的。但是第一步是,用户愿意去试,这就回到怎么让老车主有认同感,这归根于我们的品牌内核没有变。

 从1972年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师约翰·汤姆福德勾勒出一辆纯电小车的雏形,到1998年smart首台量产车亮相,这期间经过了25年。到现在,又过了25年。我们想传递的是,smart的品牌诞生早于产品,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品牌比产品更优秀。我们希望老车主能看到我们的品牌内核没有变,依旧有灵感、有热爱、有勇气,甚至smart更敢于做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事。别人面对问题,都想答案是什么,而smart会想,“这个问题对吗”。我们希望把这样的理念传承下去,希望通过不变的内核让老车主觉得TA依旧是家族成员。

 Q:“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针对smart车主还是所有的奔驰车主?

张明霞: 目前针对 smart的车主。

Q:smart还是积累了一些老的客户,对他们有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吗?

张明霞: 有,去年我们就有“热爱BUFF”,就是针对燃油车车主。今年后续很多服务和产品推广中,我们都有重点考量这部分。粉丝文化是有smart独特属性的文化,今年一定要做得更好。

Q:电动MINI马上要来了。如果我是潜在客户,您怎么说服我买smart而不是MINI?对于smart的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您觉得有哪些是有待改进的、有哪些是特别好的?

张明霞: 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更多有实力、有能力又有格局的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做投入是好事。smart的底气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已经有众多用户的认可。所以口碑、粉丝依然是smart今年的重中之重,这是我们的防火墙和护城河。

其次,品牌调性上,我觉得MINI和smart在燃油车时期就不一样。品牌全面焕新之后,smart变得更新奢、更科技、更潮趣共创,更贴近用户。现在我们不想自己定义产品独特卖点,而是通过我们的用户,通过密友的使用行为告诉我们,产品卖点应该是什么。我们做推广、做活动的时候也是用户选出的卖点。

第二个问题,在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下 ,我们已经搭建出154个销售网点。明天(3月18日)我们的第三家品牌旗舰中心在广州开幕。预计今年年底我们一共有200个销售服务网点落地,涵盖60多个城市。我们真的是从0到1搭出来了,首先要有,才能变得更好。在这其中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主要是我和我的团队与代理商伙伴的合作与磨合。面对千人千面的客户需求,沟通机制和权责怎么划分,后续还需要不断学习。好在我们和代理商成立了核心代理商委员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对话机制把服务做到更好。今年是smart全速运营、进化迭代的一年,如果明年再提这个问题,我应该会有更多心得,因为业务模式需要用实践打磨。   

编辑点评:大胆共创,全球拥趸,就为百万份热爱,是smart25周年的主题。我们看到了精灵1号的热销,也看到了在这个新能源“卷”的时代,smart所有人齐头并进的努力,无论是产品还是售后,我们期待,品牌换新、全速运营后的smart,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smart,25岁生日快乐!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