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O问界M5

AITO / SUV / 国产 / 增程
25.98-33.18w
8.2
综合评分
  • 综合功率 365 kW
  • 纯电续航 150 km
  • 慢充时间 5 h
  • 轴距 2880 mm
  • 电池容量 40 kWh
  • 百公里加速 4.4 s
  • B 状态油耗 - L
  • 油箱容积 56 L

在售/即将发布车型

  • 在售/即将发布
  • 2023款 后驱智驾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255(CLTC)km 亏电油耗 6.4L

    27.9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四驱智驾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230(CLTC)km 亏电油耗 6.4L

    29.9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2款 后驱标准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150km 亏电油耗 6.4L

    25.9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2款 四驱至臻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150km 亏电油耗 6.78L

    28.8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2款 四驱性能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150km 亏电油耗 6.69L

    29.4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2款 四驱旗舰版电池容量 40kWh 纯电续航里程 150km 亏电油耗 6.78L

    33.1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社区动态

陈大个同学

接下来是 QA 时间 Q:之前说华为不造车?但是刚刚开始又说帮企业造好车,之前也说过自选车模式从让别人看不起到让人看不懂,现在还这么认为么? A:准确的说是不单独造车,是公司的优势,所以当时的时候开始阶段大家肯定是很多看,很多人看不起我们只能做好。但是你想我们用了一年多一点,15 个月,走过了传统新势力五年走过的道路,其实还是非常非常快的。 我想我们的,我说我当时我说到他们肯定是开始不是看不起的,对于我们这个从我们开始合作的时候,那足够他们会进入到,唉,大家看不懂阶段,那将来我相信他们会追不上,是吧?这个我们需要中国不能努力。 然后我想今天就处于什么阶段,今年再处于从看不起到逐步走,怎样看不懂这个阶段,这个这追不上的,我们现在还需要时间,哈哈哈,还需要时间,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团队紧密合作,我们一定会越跑越快,一定会做得更好,做得我想今天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同行他们是进取了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对于我来说我是感到欢欣鼓舞。比如说咱们深圳的比亚迪一个月做了 20 多万台,哇,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对他们这对王总和亚迪他们取得的成绩叫做由衷的祝贺。 当然他们也是从按很少的量分步步走出来的,我想今天我们这个也是在刚起步,但是在当时为什么困难阶段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你看双方团队都付出了非常艰辛的能力。 Q: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您来谈谈您的感受。 A:因为我做智能驾驶我肯定会说这个趋势,但我可能要说一下为什么,因为我们做智能驾驶我们核心的理念,华为解决方案要聚焦在要帮用户解决安全问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每年应该有 20 多万起事故是吧,每年因为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光死亡就有 6 万多人,相当于每天就有160 个人因为交通事故死亡。 所以我们智能驾驶核心的就是说希望装在车上能够帮用户,哪怕你在原价的时候能够提高你的安全性,减少你这个死亡概率,出事的伤亡概率,这是我们要做。 Q:就是我们现在这个赛力斯工厂产能拉满,它这个产能有多少?它有没有这个弹性制造能力? A:那个这个因为数据是我们手机行业,我们见证我们华为在终端从啥都不是,哈哈哈,一路来过来,我想这样就是说今天第一个就是大家看到就是说我们在刚刚开始做这个合作,刚推出这个产品一年多,其实又面临了激烈的市场秘诀。 其实我觉得我们产能,我们,嗯,张董事长合作,张董事长现在有已经有两个工厂了,还在建第三个工厂,所以他在准备的足够大的产能。 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很好的准备的成本在这里面有,将来有一年 100 万台的产生的,将来的规模必须因为有产生将来上来市场规模、销售量上来的时候,我们有货所产生的这个扩充的能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我们现在产能还不够高,销量还不够高,是因为我们在爬坡的过程中我们新的技术,像这个车到 6 月十几号刚刚说才能交付的,消费者,我们在展车都还没,就是这个还没到店。 其实我们需要一个时间来完成这样一个销量的增长、提升提拉的过程。

飞机先生

#飞机先生唠唠#2023 年上海车展,和大家聊聊华为、亿咖通科技/星纪魅族、地平线、黑芝麻科技四大供应商的大局(中) 在(上集)中主要和大家聊了智能驾驶http://m.xchuxing.com/ins/355746 续着上集和大家聊聊国内四大重要供应商代表。在车展前我刚好在深圳、武汉、上海三个地方和这四家公司做了非常深入的交流。 篇幅有限,实际也是和大家分享最近的一些心得想法… 1、华为与亿咖通科技/星纪魅族。 华为和亿咖通、魅族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采用了一套类似商业模式。 这两家逻辑都是从底层芯片、软件系统、上层交互的闭环布局。但两家出发点不同的是,华为是 3C 进入汽车行业,而亿咖通是多年汽车行业后续再和魅族一起进入汽车、消费电子行业,各自赋能。 华为想要和主机厂合作达到品牌价值最大化。亿咖通、星纪魅族则是希望赋能最大化,因为无论是亿咖通还是星纪魅族的 Flyme Auto ,这两者之间实际可以相互融合,也能相互独立。 这里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以车机流畅度为例,实际上影响车机流畅度不是单方面取决谁,而是关于芯片、操作系统、调优、云端一整个闭环,这也是为什么做手机的团队做车机是降维打击的原因。 同时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问界 M5 的流畅度无法被 HI 的车型复制,因为真正做好流畅度核心在上层做调优、CBG 消费者团队能力,这部分能力核心在智选团队,而不是提供底层系统、让主机厂定义的 HI 团队。 可以看到问界 M5 、领克08 都是这两家公司的“样板房”,包括 HMI 设计、桌面定义、语音、生态互联再到底层的操作系统、芯片平台都是一个闭环,而这里的核心是你只有打通了一整个链路你才能把核心的问题都解明白。 接着我们继续拆解。 首先华为的智选模式现在看,话语权应该会更高。极狐也会改为智选模式,而阿维塔现在也透露智驾会上 ADS 2.0 ,并且座舱也会上华为原生的车机系统。所以实际上 C 端的智选和 B 端的 HI 做了一次整合,进一步提高华为本身的核心能力,只不过这部分能力会和“造车”本身容易产生混淆分歧。 可以看到华为还是选择了不造车,我觉得这次变革倾向于不是取代,而是一次高度集中整合。 而对于亿咖通、星纪魅族来说,领克 08 上的Flyme Auto 实际也是一个快速出圈的样本,并且它不是专属于领克。 Flyme Auto 会更注重的是上层交互体验,实际还有核心的 Flyme Core ,由 Core 的能力来赋能 Flyme Auto ,所以 Flyme +亿咖通会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和计算平台,让不同主机厂来开发各自的系统,强调赋能。 正也因为开放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国内外很多车型的会开始上 Core 的能力,到时候我们再见分晓。 2、地平线 上面两家更强调的是商业逻辑的代表,所以从地平线、黑芝麻科技开始我们思考研发本身。 地平线的成功抓住了几个核心: -首先针对客户是开放性的。合作更多元,也就是不再是黑盒交付; -另外是硬件设计能力。从硬件利用率、算法效率来思考芯片设计,优势是释放算法、降低成本; -服务能力。如何帮助更多主机厂快速拉齐智能化能力,这个能力也是这几家公司通用的。 这三个核心大家都比较了解,不过多展开,但我觉得地平线的核心还是在架构能力,这部分和大家详细展开: -第一是地平线更注重智能计算,智能计算逐步取代逻辑计算,所以需要满足更多端到端的模型算法,让算法逐步简化,跑的更高效。 -第二是数据。这么多高性能传感器带来非常重的数据,要如何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优势?总不能每天几百 TB 的数据一股脑的往云端传,所以地平线要有非常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再结合车端+云端,快速发现问题快速优化。 -第三是要有具性价比、专用的算力,这也是地平线的优势。过去传统架构更重规则,所以车内计算更多需要跑在 CPU 上,而智能计算核心是大脑,相比传统的控制类的小脑来说,大脑核心诉求是大算力,并且是专用的算力。 理想 one 用 10TOPS 做上高速 NOA ,轻舟也开始用 128TOPS 的芯片做上城市 NOA ,这得益于软硬结合的设计思路,发挥专用芯片+计算架构的优势,而伴随着着“大脑”的集中化,未来芯片的可插拔升级也会顺其自然可以实现。 可以看到芯片本身要软硬结合优化设计,这里包括计算算力、打通车端+云端数据、满足更多端到端模型算法,让系统跑起来更高效,伴随家族化的地平线征程 6 系列以及第三代 BPU 纳什架构,地平线的链路会发挥的更为完整。 3、黑芝麻科技。 黑芝麻引出了行业另一个核心的亮点,也就是从行泊一体再转变为舱驾一体的思路,也就是用跨域的思路来做计算平台。 这也是未来一个核心思路: 用一颗主芯片可以干更多的事,比如一个芯片干座舱+智能驾驶(高速 NOA + 泊车)+其他(车控、安全域); 或者用一颗主芯片+其他中低端芯片组合,实现驾舱一体的能力,集中度更高,火力更集中。 跨域计算平台会是一个大趋势,需要从需求本身去设计整个芯片,对芯片设计集成化能力更高。 但它前期最先解放的还是成本为先,也就是实现座舱+基础行泊一体的能力,不需要再外挂其他芯片。 篇幅有限,没法和大家展开细聊,只能根据每家公司的特点展开,可能大家看起来会容易乱,见谅。 接下来我们也有相对应这几家公司的采访视频,敬请期待! 下集再和大家聊聊 800V/换电的思路,2023 年上海车展系列也就更新完啦…

精选内容

交付 5629 辆 AITO 问界公布 5 月交付数据

阿迪同学 点赞 1 评论 11

AITO 问界第十万辆整车下线仪式将于 5 月 27 日举行

阿迪同学 点赞 4 评论 4

增程双华:零跑C11vs问界M5

Itzhak 点赞 10 评论 3

首发HUAWEI ADS 2.0  激光雷达版问界M5上海车展上市

趣评测 点赞 2 评论 0

售价区间 50-60 万 AITO 全景智慧旗舰 SUV 问界 M9 正式亮相

陈大个同学 点赞 6 评论 14

补齐短板 试驾新款 AITO 问界 M5 高阶智驾版

新出行CC 点赞 11 评论 7

HUAWEI ADS 2.0 首发 一文读懂 2023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

阿迪同学 点赞 17 评论 9

售价 27.98-30.98 万 AITO 新款问界 M5 系列上市

陈大个同学 点赞 4 评论 12

新出行一图 | 一图看懂领克 08 LYNK Flyme Auto 与 AITO 问界 M5 Harmony OS 智能座舱

维圈圈 点赞 52 评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