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的时候曾读过迟子建女士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几年时光过去,书中的内容早已经模糊,记忆中唯独留下了那抹淡淡的忧伤和一个充满了边陲风情的名字:额尔古纳河。

既然这个名字久久的在记忆里徘徊,那我们就出发吧!向着诗一样的远方,向着祖国的大美边陲,向着迟子建女士笔下那个忧郁而顽强的民族,向着风中清脆的鹿铃声,出发吧!

——“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从机场出发,随着路两边的草原映入眼里。车上的我们一阵兴奋,终于逃开了城市乌烟瘴气的笼罩,一头扎进了草原深处。


金帐汗是我们出行的第一站。遥想当年,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弯弓射大雕,成为了草原上最威猛的一头鹰。然而时光流去,猎猎风声还在,英雄的传奇却渐渐的远去。

偶见路边意态闲散的马,很是吸引我们。

看,草原的风,是最天然的吹风机,把马儿的头发,吹得多么有型!

我们直奔金帐汗后的莫日格勒河而去。这个季节的草原,还是一副百废待兴的姿态。但即使没有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衣,但迎着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辽阔与沧桑,反而别有一番风情。就在这草原上,尽情奔跑吧。

莫日格勒河后,我们冲着亚洲第一湿地的名气,来到了根河湿地。

空气中一场大雨正在酝酿。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登顶一览湿地风光的兴致。经过一番攀爬,蜿蜒的河水映入眼帘。虽然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无限风光确实在顶峰了。

可以想见,若是在郁郁青青的夏季,或者是层林尽染的秋季,这里必然是另外一番光景。大概那时候,连镜头都无法收揽了吧。

——“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

我终于在敖鲁古雅,看到了我心心念念的驯鹿。

这些驯鹿的祖先,曾经是鄂温克民族千里迢迢跨过额尔古纳河,带到大兴安岭来的。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市我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也是唯一一个饲养驯鹿的民族。驯鹿是半饲养状态的。我们来的不巧,这个季节,驯鹿还在山上,只有寥寥几头回到了驯鹿部落里面。过些日子天气转暖,驯鹿们会渐渐的下山,拥抱敖鲁古雅最美的夏季。

不过,我们已经见不到鄂温克民族的人们了。但是大概驯鹿在这个民族身边太久了,从驯鹿的眼神中、神态里,还能略略窥见鄂温克民族的气质。温和、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生命力顽强。
雨后的敖鲁古雅风景优美,仿佛已经一头扎进了大兴安岭的腹地。大约是那种纯净与原始,才能让驯鹿带着鄂温克民族的记忆,静静的走下山。只是,见不到它们的老朋友,大概会很失望吧。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
我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见过星空了。当临江村的夜幕降临,月亮爬上了天空,那漫天的繁星啊,仿佛要将这个边境小村拥入怀中。大概也只有星空吧,能给人以这样的感动。它带着来自遥远星球的全部祝福,和漫漫长路的全部经历,静静的给地球上的人们讲着故事。

——“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这是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所有路能达到的地方,必是人们蜂拥而至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人气,有名声,有旅游服务,唯独没有的,就是古朴与自然。

边防公路是一条这样的路,可以追云驰行百里而不见人烟车马。走在路上,五脏六腑都颠簸的错了位。可是只有在这样的路上,能见到最美的风光。


额尔古纳河时隐时现。但我们知道,她一直都在。这是她作为界河的使命和责任。




——“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这一路走来,白桦林在轻轻吟唱。

这一路走来,牛羊在悠闲漫步。

这一路走来,白云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这一路走来,额尔古纳河呀,就在我的身边。

PS路线: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