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正在闭环的宁德时代
文章

王兴曾说,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是将来比肩任正非的企业家。

这个评价不是空穴来风,王兴的大概意思是曾总和任总一样,都是以技术和战略谋定生态大局的企业家,任总的战略高度是行业公认,曾总的战略高度正在一点点兑现。

6 月 19 日,央媒报道了我国首批动力电池退役的问题,2020 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的退役总量达到了约 20 万吨,如何处理这些动力电池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宁德时代早在五年前便考虑到了动力电池回收,并投资了邦普等一批回收利用企业,打造了动力电池的生态闭环,放眼到新四化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做得最好的企业也非宁德时代莫属。

今天老李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电池闭环生态,宁德时代是怎么打造这个生态的,曾毓群一心打造的电池闭环生态有何意义?  

什么是电池的闭环生态?

生态闭环解决的是一个产业或者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循环问题。

汽车进入报废工厂后,将能够使用的零部件拆下来再利用或者再制造,不能使用的部分则回收变成工业原材料。万事万物,不离其宗,动力电池的闭环生态和汽车有些类似,从回收电池的应用领域来看,动力电池 (锂电) 回收利用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1. 对符合能量衰减程度的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

车企一般宣称,当动力电池容量跌破 80% 后便给用户更换新电池,换下来的旧电池虽然不能在汽车上使用了,但其可以应用在其它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比如四轮车、备用电源等,在这些场景中,80% 容量的动力电池可以发挥“剩余能量”,目前我们常见的中国三大运营商的信号塔的备用电源很多都是梯次利用电池。

2. 对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进行再生利用。

再生利用,顾名思义是电池彻底进入了报废阶段,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等材料,或对再生后的电池材料进行修复,进而提升回收价值,电池原材料重新流回到新电池,电池的闭环生态也就彻底形成了。

动力电池的闭环产业链看起来美好,但在落地运营中有很多问题。关于动力电池闭环生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部分人是悲观的,看到的问题多于解决办法;也有少部分人是乐观的,看到的解决办法多于问题,老李的合伙人曾经和曾毓群打过交道,一直跟大家说曾毓群是乐观的战略家,宁德时代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和影响力扫平所有障碍:

第一,电池回收规则和渠道混乱。

回收渠道是目前主要的难点,尽管责任主体是整车企业,但是实际开展中,电池企业、整车企业和消费者对电池的回收主体未达成一致。电池企业认为将电池销售给整车企业,回收费用就应该由整车企业负责。整车企业认为电池被消费者使用几年,整车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承担费用。消费者则认为归属自己的电池被回收,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应给予一定的补贴。

行业一直争论不休,车企不愿意自己入局,也不愿意把利益让出去,宁德时代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在一片质疑声中躬身入局。

第二,回收利用过程成本较高,难以良性循环。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成本非常高,尤其环保要求让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增加了很多环节。在梯次利用中,拆解、分选与集成占总成本的 70%~80%,无法实现盈利,行业也因此一直争论梯次利用是否伪命题。老李和研究团队也做过测算,在新电池成本下降的情况下,大多数场景下,梯次利用电池并没有价格优势。

再生利用方面,废旧电池检测、拆解、再成组、维护等成本比采购新电池还高,投入超出电池价值,缺乏盈利点。

在大家都以为不赚钱的时候,宁德时代进来了,依靠技术和规模优势实现了利润提升,其实对宁德时代来说,布局这个领域,不亏钱就是大赚。

第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行业鱼龙混杂,缺乏约束机制。

尽管工信部出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白名单,但工信部没有执法权,行业里仍然存在大量的不正规流通渠道。一些中间商通过各种灰色方式拿到动力电池货源,通过规避环保的方法开展商业应用,以低价卖到市场,这就意味着,越正规的回收企业越拿不到货,也赚不到钱。

宁德时代入局后,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新电池卖的这么好,

宁德时代为何要做回收?

可以确定的是,现在乃至未来几年都是宁德时代新电池销售的最好时机,但是宁德时代早在五年前就不遗余力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这是一盘生态大棋。

宁德时代布局回收利用的表象是为了进入这个蓝海市场,毕竟到 2025 年,动力电池的累计退役量预计会达到 80 万吨左右,目前,在电池回收生态上,车企、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制造商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定价模式,谁能建立行业规则便能抢占市场先机。

从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布局来看,回收利用企业仍然以第三方为主,以格林美、芳源环保、邦普、豪鹏等为代表,这些企业深耕锂电池回收和再生利用多年,拥有专业的回收技术、设备、方法、资质和回收渠道等优势。

老李在前边提到,由于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工信部白名单等) 促进了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并引导了产业商业模式的形成,但是这些企业的命运仍然被车企、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所把控,谁能抱住行业的大树,谁便能在树荫下乘凉,比如邦普与宁德时代、格林美与比亚迪、豪鹏与北汽新能源。

宁德时代发展初期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没有布局,据说曾毓群等了三年才等到入局机会,当年宁德时代投资了邦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宁德时代以邦普为主攻点,合纵连横,在五年的时间里,不仅帮助邦普做大了市场份额,还实现了盈利。

但很多研究员认为,在资本市场,回收利用是讲不出太多故事的,在上市公司中,不管是动力电池行业内格林美,还是行业外登陆美国的爱回收,其财报最多用一般来形容。回收利用这个单点是没有想象力的,但这个单点链接了上下游两个不同的生态,这是宁德时代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战略目的:

1、 降低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链风险。

原材料是发展动力电池的基础,镍、钴资源的供应是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竞争力。我国动力电池原材料储量都不多,钴、镍储量占全球 1% 和 3.6%,资源储量和需求不匹配。现阶段,全球钴矿上游资源主要被洛阳钼业、欧亚资源等企业垄断控制,宁德时代既要面临国家之间的威胁,也要面对供应商的垄断供应,降低原材料供应风险是宁德时代首要面对的问题。

2、降低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

这几年宁德时代一直面临着下游动力电池组降价,上游原材料不断涨价的问题,在众多原材料中,正极材料成本占电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尤其是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占本超过 30%,尤其以钴价格变化最大,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并且有色金属的价格一直受供求的影响,在全球需求上涨的情况下,电池上游材料价格还会持续上升。

宁德时代布局回收利用刚好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我们以行业最常见三元 523 (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为 5:2:3) 为例,每吨三元 523 电池镍、钴、锰、锂的含量为 96、48、32、19 千克,目前市场上镍、钴、铝的平均回收率在 95% 以上,锂的平均回收率在 70% 左右,如果技术成熟,综合算下来,行业的毛利率在 50% 左右,到 2023 年会达到 60%。

这个算法在行业内基本是透明的,别的动力电池企业也能看到这个战略,只是项目的落地,更需要技术和商业的支持,也就是护城河: 同样的工艺,宁德时代可以通过规模化降本,同样的规模,宁德时代能依靠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材料体系闭环,提升产品毛利和盈利能力。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投入同样的钱,宁德时代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商业产出,这是宁德时代真正的壁垒。

曾毓群技术投资版图的一小步,

行业的一大步?

王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任正非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打造了华为在 ICT 领域的产业帝国,打造了华为生态, 曾毓群在宁德时代的第一个十年,用同样的风格打造了宁德时代在能源领域的产业帝国,塑造了宁德时代生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这个生态上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这两年宁德时代在走两条主线,一是发展电池业务,用曾毓群的话讲是“三个替代”,发展相关多元化业务组合,降低经营风险,老李在万亿宁德时代 ( 《万亿宁德市代,还能上车吗? 》) 这篇文章中有提到过。

宁德时代的第二条主线是产业投资,产业投资是任何一家企业做大后必须要布局的业务,比如当年的腾讯,现在的小米亦或是蔚来汽车。各大企业为了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及协同,保障行业关键资源的供应,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最好举措就是投资并购。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宁德时代投资并购版图中很小的一部分。

2017 年以来,宁德时代对外投资超 40 家企业,每年平均超过 10 家企业,在 2020 年,宁德就投资了超 10 家企业,涉及上游原材料、半导体芯片、出行共享、自动驾驶甚至保险金融等领域。

在锂电池设备领域,宁德时代投资了先导智能,在上游材料领域,宁德时代更是扶持了德方纳米等一批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概念股也因此诞生。更有趣的是,宁德时代还在今年年初投资了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

老李也和许多研究员一起讨论宁德时代产投,大家认为宁德时代的投资是非常有水平的,原因也很简单:结果为导向,产业链布局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参考路径,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做产投,但真正做好的并不多,宁德时代做好了。

大多数公司的产投都是一味追求规模,忽视了行业风险,企业的规模效益最终变成了规模陷阱,导致企业效率降低,大而不强,国内一些整车企业的投资并购都是这个风格。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投资的一小步,却带动了行业的一大步,这是龙头的力量。

投资邦普是宁德时代的一小步,但是对于回收利用行业来说,宁德时代入局的意义是给行业找到一个发展样板:依靠技术和规模效应,综合企业能力,在管理、技术、渠道等多维度给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赋能,发挥协同整合效应,实现行业的正向发展。

五年前,当行业还在争论谁来负责动力电池回收,谁来分配回收收益的时候,宁德时代不顾外界声音,躬身入局,把邦普规模从小做到大,把邦普的财务从亏损做到盈利,把行业从迷失带到正途。

现在,工信部规定新能源车企要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当年与宁德时代争论不休又想保持若即若离的车企又不得不拥抱宁德时代,希望其提供电池及电池回收的全周期服务。

宁德时代是不会造车的,如果有一家企业,不是车企的竞争对手,又能帮车企盈利,与其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