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车膜价格如何?不同预算产品推荐
文章

购买车膜的预算与品牌

目前买一套车膜带安装,最低也要200多块,这是因为新车车膜安装,工时费200属于平均价,所以即使买的膜再便宜,200多是逃不掉的。而预算上限随着市场越来越卷,进口大品牌的旗舰产品前挡+核心侧后挡大概可以做到5000上下施工完成,不至于像以往万元价位。

进口品牌主要是指量子膜、龙膜、3M、威固、圣佳、强生这些品牌;国内目前成熟稳定的品牌有KDX和山由。

其实车膜品牌的价格和市场情况,和目前汽车整车都非常像。千元以下的市场主要是国产品牌打性价比的产品同强生品牌同途虎合作的款式竞争。国产品牌主打低价格,强生主打一个美国身份和logo。

随着价位往上,车窗膜这种脱胎于现代玻璃膜的产物,其技术难度并不高,产品差异不再大,贵与便宜的对比,更侧重营销和服务,品质上绝对没有价格那么显著的区别。

2023车膜价格如何?不同预算产品推荐

比如主要服务龙膜、威固用户的车艺佳/车艺尚施工店,确实他们的旗舰店施工环境更为出色,装修门面远超汽配城小作坊,后续售后也有稳定的体验,也是这些进口品牌重要的价格组成部分。三分膜七分贴,提高预算,花的钱也就到了贴膜的服务上。

所以我个人认为,贴膜先确立预算。想几百元贴膜,选国产品牌的性价比款和进阶款,线上购买为主

像强生、量子膜这些产品定位不那么高的二线进口品牌的某虎合作款,目前主要覆盖千元上下价位,就像走量的通用系车一样,价格降了,就卖不到高端定位了,相比国内品牌,卖的主要是个牌子。同样的价位可以去线下找国产膜的旗舰和高端款,这些产品线上要标大几千,但线下可以再1000上下买到。

预算来到2000元以上,就能够到施工环境、售后服务出色的传统大品牌体系了,这个预算以及更高的预算都能覆盖。这里就龙膜和威固两个伊士曼兄弟品牌做得好,高端服务到位,类比汽车就像奔驰和保时捷,人家整个品牌调性保持得就是好的。2000元以下也有一些龙膜,但很多参数都不标,就是宣传话术,有些类似于1.3T的奔驰,想要好的施工和品牌代表产品,还是要到2000以上的价位,不然我觉得不如选那些小一点的进口品牌和国产。

参数与材料个人观点

自己的车贴膜更多,加上身边和朋友同事选车膜越多,越能对参数有新理解。

可见光透过率,市面上厂商标的数字和实测基本都是匹配不上的,拿厂商型号推荐透光率其实没意义,这个一定要看上车效果和实际参数仪测定。我个人用实测70上下透光率的前挡体验最多,实际用下来完全没问题,什么前挡透光要大于70,不然会被交管部门找纯是扯,现在新车都是6年免检,上路更没有人看你前挡了,不要纠结这点,追求隔热选前70,追求视野选前80,70-80就是主流前挡透光率。至于侧后,我体验下来20透光率以下才有明显出色的隐私体验,追求隐私性选20,追求视野清晰可以选前挡膜侧后贴,可以选30-35透光的侧后。

隔热性参数包括红阻、紫阻和总隔热。这些参数的测试和意义是相对复杂的,因为车膜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两种材料。目前宏观工艺和成本对比,定位是单金属膜最低(已经基本被淘汰),陶瓷膜(就是纳米陶瓷、含钛)为目前主力产品,多层磁控溅射含有贵金属和金属丝的膜为各家高端旗舰产品。

两种材质的车膜因为工艺不同,其隔热原理也不同,也就对隔热性参数产生了影响,比如陶瓷膜测试的红阻就会相对高一些,但其总隔热测试的表现又不如多层磁控溅射膜,按参数对比有一定相对意义,但是无法绝对衡量车膜的隔热能力。所以我个人更认同,以实际烤灯测试+车友反馈,来确定一款膜的效果,避开那些口碑差的产品才是隔热表现的意义。

总结一句话,参数拉的车膜别碰,参数好的车膜,多找真实评论验证。

对于隔热体验,短途出行,两头都有地库,陶瓷膜吸热原理效果好;长途出行,或者长时间再日光下停放,多层磁控溅射没有达到上限,更合适。至于信号,目前没有什么品牌膜能挡信号了,别被贩卖焦虑了。

另一个影响实际使用的参数就是车膜的内反光率,这个指标因为没办法测,虚标情况严重,也受车型内的内饰设计和车主对反光接受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内饰简洁(没有氛围灯、中控造型不复杂)的车不怕内反光。然后金属膜内反光强于陶瓷膜,担心内反光尽量选陶瓷。

这里做一个汇总;

陶瓷膜:相对低预算,吸热原理,内反光轻、隔热上限不高,适合短途日光下通勤驾驶。

多层磁控溅射膜:旗舰定位,需要预算高,热反射原理,内反射强于陶瓷膜,隔热上限更好。

好用不贵系列  山由陶瓷系列膜

主要包含魅蓝和黛绿两款车膜,是陶瓷材质,我自己用的是黛绿,这两个差不多,别纠结标的那些参数,就是同级别东西。京东618活动价差不多能做到500-600,建议等等看看能不能更便宜搞定。直接下单更便宜的办法是在某宝的山由企业店选退货膜,259到手,自己加200施工。别去某鱼渠道,已经有值友买到假的山由膜了,别以为这个就没假货,厚度、颜色、logo都对不上。 

膜的夏天吸热效果有,入门级陶瓷膜,和进口品牌的低端产品比,烤灯测试效果都更好,不想多花钱,认这个没错。 

买车膜最后提几个醒吧,首先是确定预算,别想着几百块买龙膜、3M、威固这种,这些大品牌不会作贱自己的膜,而且几百块的这种膜,效果上也不见得强过国产牌子,没必要。

性价比就追求国产或者进口平价,买大牌,就要享受应该得到的服务,看消费心态。

车膜因为脱离不了线下施工,大品牌的好价格还是要多谈线下,以线上价格压线下。线上款目前看非常混乱,存在很多同一产品,不同名字的情况,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车膜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KDX磁控溅射,永远的神

天窗要不要贴膜呢

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