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后排屏真的有人选装吗?
文章

越来越多的车企做后排头枕屏设计

  • 从最开始高合Hiphi Y,一二排中间顶部,可外接屏幕、投影仪、运动相机
  • 问界M5,结合鸿蒙底层系统互联独特优势,公母头转接头+外壳+互联充电PIN角,套一个华为pad,可影音、车控互联互控
  • 智己LS6,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创新的使用磁吸方式,通过磁吸转接头+磁吸片,套任意一个pad,只是没法和车机互联
  • 小米SU7,类似问界M5的招数,公母头转接头+外壳+互联充电PIN角,可小米pad,可iPad,最关键的是,主打导航、车控、音乐、影音娱乐四大场景,思考和设计的更进一步,更细腻

只是真的会有人买这个拓展坞+屏幕吗

后排屏幕的真正使用场景在哪里呢?

我记得我之前去Las Vegas的时候,打了一个uber六座车,后排右侧放了一个屏幕,主要给我的乐趣有两个

1. 玩一些益智游戏, 猜测地名啥的

2.导航可以看到离目的地有多久。uber软件和后排屏幕定制化联通了,体验不错。 作为乘客我是有强需求的,但是坐在朋友车后排,这个需求够强烈吗?

若是长途的话

后排屏幕能看个电影啥的,确实比我拿个手机,又要出手,又要低头强很多

一碰朋友一起出去玩,

后排屏幕放一个歌词模式,一起k歌,这个还是很爽的

为了这个场景花的代价值得吗?

首先得去买个拓展套件,399元包含一个公头转接器+一个外壳,(我米价格厚道,我为就不是这个价格了),目前小米pad只支持12.4寸的 mipad 11Pro,iPad只支持11寸mini pad,充电还得额外通过C口连接,无法pin角直连,iPad软件体验肯定也没法做到像小米pad一样和车机互联了

手上得有个mi pad 或者 iPad,才能够享用后排屏幕影音体验

整体得花3000~5000的成本才能用呢。

想了下上面一些很嗨的场景,我又去看了下小米的二排用户画像,总结下来:

  • 后排人群利用率偏低
  • 可识别后排人群,以朋友、客户、家人偏多 后排屏设计更多服务朋友

小米为啥做这个拓展坞的缘由

  • 承接“人车家全生态“的车型定位,全方位配件上车支持,拓展坞是其中一个小版块
  • 集成已有生态链优势、底层系统互联优势,配后已有小米pad,体验流畅感、无缝互联,体现用户强感知的科技感

综合下来,我预感真正使用这个拓展坞后排屏幕的人会少之又少。

主要是后排人群相对来说确实不那么高频,即使有朋友或者客户坐的情况下,去使用这个后排屏的真正价值也很低。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9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只需要3k-5k就能解决后排娱乐问题,不要太划算。

你会买? 会在什么场景下去用呢

回复 Wei的百分之一G9 L9没有上副驾屏的时候都觉得没用,不如看手机,真买过这两个车的就知道是高频场景,等人、高速、载人通勤都很好用,现在X9和理想的后排屏都是不可选的,而且不可胜计,一个能升级的平板会给后排带来巨大的娱乐性提升。 还有,小米SU7后排利用率低不代表小米以后出的所有车都后排利用率低,华为Maglink已经证明了平板上车时非常成功的设计,小米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把接口开放给你,有需求的自行加装,这个设计应该被推广。

回复 少游出于人车家生态的定位,后排拓展坞必做无疑。后面一起看看后排屏幕的选装如何 华为MagicLink 一直没有拿到有效的数据,只是听说更多的偏演示demo,实际过程中用户买的不多,且那个支架多次使用后,在行驶过程中松动现象明显,待考证

开车看屏幕不难受吗

长途,孩子看会动画片

还是看个人选择吧

这个应该有,每个人的需求不同

因为pad可以拿下车,所以应该就看对pad有无需求了,小米的还能支持ipad,量会相对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