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GP的几种情况
文章

1)高速路堵车是跟车的距离设定到1也就是最近,会出现距离前车还有预计5米的时候就刹停,是完全停下来。这不符合人的常规操作。我们会看到前车减速,然后停下来,我们人操作也会先大幅减速再慢慢跟上去,知道距离1米左右。这样乘客的舒适度有保证,也方便后车的判断,同时避免旁边的车加塞进来。
2)NGP转到最右边另外一条高速上或者出匝道,这时如果右边有车在附近,系统是无法实现变现及加塞的。这样必须接管并实现顺利转换到另外的高速上。
3)NGP驾驶的设定程序是以安全为主的,也就是即使出事故,也不是我的责任。我的思路是,应该激进的调软件,也就是能加塞就加塞,顺滑地加塞。堵车的时候能更靠近前车就更靠近前车。其实犹犹豫豫的驾驶风格更容易出事故,因为其他司机很难对你做正确的判断。先阶段的NGP就很像新手司机。

4)LCC续航,在路口遇到正要右转的车辆,哪怕车辆已经停在路口等待我的车通过,但是P7还是会误判这个车要转过来,会紧急制动,这差点给让我吃亏,导致后车追尾。

5)视觉识别还不完善,在高速上会出现,明明没有雪糕筒,但是却识别到了雪糕筒。还好系统没有对驾驶进行指挥。

从小鹏的NGP系统,我觉得日后可能会分化出不同的架势模式,激进型+稳妥型,性能好的车,标配激进型;家用车配稳妥型。

顺便说一下

6)语音控制太便利了,已经让我有了依赖。但是一些用的不多的词还是有识别障碍。比如这次在阳朔,我要去戏楼,它总是给我识别为 四楼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1.NGP总体策略目前来看必然是采取保守的策略为主,毕竟是辅助驾驶软件,而且考虑到企业生存环境的问题,激进的策略容易产生责任边界的模糊化。 2.同时开展保守和激进两个模式,意味着需要同时部署两个系统的工作量,估计短期内没有这么多资源去做,毕竟现在还有很多大招在憋。 3.随着长尾数据不断喂养,以后的识别率会不断提升的。

现实制约是一回事,做对的事更重要。用户体验到的智能驾驶系统的顺滑度和细节完善度,是对的方向。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这么苛刻的要求,难得啊

一看就是老司机的操作

希望小鹏尽快从从小P进化到老P

同意,这真是个新手司机的水平,希望以后持续进化

是的,这就像智能手机,刚做手机评测的人就是评测系统的完善度和顺滑度。我觉得未来的智能驾驶系统也是会同一个方向

一开口就是老NGP了

哈哈,同是老NGP

系楼,4楼,两广老表哈哈

毕竟还是辅助驾驶,能达到让驾驶员适当的放松双手双脚欣赏下风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