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7底盘解读: 为什么不用空气悬架?
文章

关于智己L7 ,自从产品发布以来,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款售价40多万的车,却没有配空气悬架?特别好的问题。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件事情——技术是为谁服务的?

答案很简单:用户。

对于智己L7这样一款定位高端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而言,可以选择的配置很多,但脱离了用户体验谈技术,没有任何价值。

比如说,空气悬架。

大家都知道,空气悬架的最主要作用之一,是通过升降调节底盘高度,提高通过性,而轿车受制于悬架行程的影响,调节空间大致只有20-30mm,远低于SUV上的60-100mm。也就是说,如果把空气悬架搭载在智己L7上,对用户有价值,但价值非常有限。

那么,什么是更有价值的?

空气悬架属于底盘系统,既然说到了底盘,我们就接着举几个底盘相关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智己L7的车身尺寸很大,车长达到了5098毫米,车宽1960毫米,轴距3100毫米。这让车辆看起来更气派,内部空间也更大,但同时带来了一个潜在问题,操控灵活性。

因此我们看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己团队除了把L7的前后轴荷做到了50:50,把整车重心高度压低到了比宝马五系还低66mm的490mm之外,还做了一件事情——配置了奔驰S同款的采埃孚AKC后轮转向系统。

这套系统的工作逻辑很简单,后轮转向角度为正负6°,在低速状态下,与前轮反向转动,缩小转弯半径;在高速状态下,小幅与前轮同向转动,为较大的车身提供更好的循迹性。

为了更好的匹配这套后轮转向系统,智己团队还特意为L7的五连杆式后悬架,匹配了全外球头设计。大家可以看一下,五根连杆的摆臂内侧有5个球头,而不是很多同级别车型常用的衬套设计。相比衬套,全外球头设计可以让转向电机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更大的转向角度。

数据不会说谎。在搭载了这一整套后轮转向系统之后,智己L7的最小转弯直径达到了10.8米,这个数据相当于一辆大众高尔夫这种A级车的水平。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项配置,像智己L7这么大的车,在市中心很多地方的停车体验,对一些用户来说,会是 “灾难级”的。而这相比只能微调行程的空气悬架来说,明显是更大的用户痛点。

另外,对于智己L7来说,还有一个用户痛点也很直观——操控的稳定性。

要知道,智己L7的总输出功率达到了400kW、700Nm,百公里加速只需要3.9秒,这相当于传统车4.0T V8发动机的性能。这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非常高的性能极限,但另一方面也埋下了一些操控风险,开过大马力车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

那么,智己又是怎么解决的?举两个小例子。

先来看第一个。智己团队为L7的双叉臂前悬使用了一个双球节的结构。这个位置看很明显,在前悬架下摆臂处,原本应该和上摆臂完全相似的一个球头结构变成了两个球头。这样的设计最大好处,是会产生一个虚拟球头和一个虚拟主销。要知道,主销和轮心之间关系的优化,决定了车辆一系列动态表现。而有了这个虚拟主销之后,智己团队可以实现的主销参数设定自由度更大,从而最终完成产品性能优化。

这么说可能还有点抽象,讲一些大家可以直接感知的。比如猛的急加速时,大家会感觉方向盘晃动。再比如刚下完雨,车辆在积水不均匀的路面急刹车时,方向盘也会有偏转,这些都和路面摩擦力不同导致前轴左右轮上的扭力不对称有关。而双球节设计,会很大程度上抑制这种偏转,让车开起来更稳定。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直接。同样是为了操控稳定性,智己L7还采用了轴前转向。刹车卡钳在前驱动轴的后方,为转向拉杆留出位置,让车辆可以有一个轴前转向的空间。对于用户而言,采用轴前转向的车辆,转向手感会随着侧向加速度提升而变重,而轴后转向设计的车辆则正好相反,侧向加速度越高,转向手感反而越轻。

很明显,这对于智己L7这样的高性能车来说,是一个必选项。

另外,还有一个必选项——舒适性。

高性能往往和舒适性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智己团队很清楚,L7的目标用户,很大一部分会是家庭用户,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很高。于是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做的一些配置细节。

比如说这个:预压式带插片衬套。

智己L7的衬套和以往大家看到的衬套不大一样,衬套当中还有一个金属片,叫做预压式带插片衬套。可以看到,前后悬架上,所有摆臂连杆内侧的衬套都采用了预压式带插片衬套。

它的好处在于,利用了橡胶的非线性特点,用非常低硬度的橡胶材料,做出了超过原本同硬度普通衬套三倍以上的刚度,保证了操控性,同时带来了更好的舒适性和NVH。

再比如轮胎。智己L7的轮胎采用了倍耐力P Zero系列轮胎,一个细节是,这款定制轮胎使用了独家的PNSC技术,在轮胎内侧贴上一层特殊的静音棉,以保证舒适性和静音表现。

另外智己L7还搭载了CDC电控减震器,响应是毫秒级的,基于这项配置,用户可以很明显感知到“舒适”、“日常”、“运动”等多种驾驶模式的不同。

并且,通过底盘团队和智能驾驶团队进行的联合开发,智己L7还可以实现一些有意思的场景:比如开到山路区域,车辆会根据定位,主动提醒用户,是否需要切换到山路模式。再比如前方有减速带或者沙石路段,车辆可以提前通过视觉识别,主动把车辆参数调整到匹配的状态,减少颠簸,提高舒适性。另外还有“老人模式”,通过车内外摄像头,综合判断车上是否有老人,然后再匹配相应的驾驶模式。

说了这么多,总结就一句话。智己很清楚:他们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最后,再和大家说一个彩蛋。

这次智己L7的底盘,是智己工程团队和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联合开发的。这个团队车迷应该都很熟悉,是伴随着F1威廉姆斯车队诞生的,效力F1赛事40多年,还为阿斯顿马丁等性能车提供技术支持。

当年电源《007之皇家赌场》拍摄的时候还有一个小花絮,邦德驾驶一辆阿斯顿·马丁DBS去救女同伴,需要一个翻车的场景,导演组试了好几次,又是提车速、又加斜坡,但车怎么也翻不了,最后不得不在车底加了个空气炮。这辆“开不翻”的阿斯顿马丁,就是由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提供的调校服务。

在英国米尔布鲁克试车场,智己L7在经历了180多天的调校后,通过了威廉姆斯非常严格的加速、制动、自动稳定性、操控、极端操控等108项测试。

前不久我和智己的一位朋友聊天, 他说威廉姆斯为L7的操控注入了灵魂。

这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视频开头说的——用户导向。

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知道自己的用户想要什么,然后尽最大可能去满足用户。这才是智己汽车,真正的灵魂。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13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智己不做空悬只有工艺水平不行这一种可能性,没必要一直洗,选装都不敢加是怕没人买吗?真有本事开放30~60w价格区间让我们自己选配啊

明白人,说不定顶配就有得选

好的,主打操控,纽北圈数多少?

请做利益声明,是否公关稿

你为什么不买智己而买蔚来

他们清楚个蛋,你也一样 说了这么多,总结就一句话。智己很清楚:他们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感觉是很用心的一款车

你这一解释,就清晰了

还是因为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