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理想L9发布,理想汽车正式完成了从“0”到“1”阶段,开启了从“1”到“10”的新征程。很多人把从“0”到“1”理解为理想ONE产品的成功,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全自研 。
早在三年多前,理想汽车就开启了“全自研”战略,主要包含 整车电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三个模块,理想L9可以算是全自研战略给用户的一份“答卷”。

过去在评论区有用户吐槽:“不就是组装厂吗,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其实可以明确地说:“理想从来都不是组装厂,从理想ONE到理想L9都不是。”
而比起争论这个,其实更重要的是搞清楚: 买成熟的方案有什么不好?为什么理想汽车一定要全自研? 我们希望拿一些在理想L9上感受比较深的“功能点”来尝试解读这个问题。
文章导引:
- 如何做到大车小“公摊”?
- 做让中国人坐着舒服的座椅。
- 更贴心的智能空调。
- 被动安全是产品的底线。
- 更大的车如何更节能?
- 从二维交互走向三维。
- 适应中国场景的智能驾驶。
买车也要“公摊小”
理想L9是一辆全尺寸SUV,长宽高分别为5218毫米、1998毫米和1800毫米,轴距达到3105毫米,各项尺寸数据上都优于同级别平均水平。
尺寸做大是很容易的, 但大尺寸不等于大空间 ,有些车看起来很大,实际坐起来却很挤,这就是“得房率”低,“公摊面积”大,也是车主最不希望看到的。
使用供应商通用的零部件可以达到“通常”的效果,但理想L9想要做得更好。

除了自主设计的前舱碰撞溃缩结构,理想L9在自研的增程系统里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机械设计和结构优化,包括将中冷器拆开并固定于最两边等。
最终包括五合一驱动模块在内的增程系统体积相比竞争对手小了20%,这就为纵向的乘坐区域提供了额外空间。 同时也有效减小了前格栅面积,进而降低了车辆风阻和能耗。
自研为理想L9车主带来的结果是,在三排都有乘客情况下,理想L9第二排腿部空间也能达到1066毫米,三排腿部空间805毫米, 空间使用效率达到66.28%,成员空间全面优于同级竞争对手,保障每位乘客都拥有极为舒适充裕的乘坐空间, 真正实现了“高得房率”。

让中国人坐着舒服的座椅
对于舒适来说,光有空间是不够的,过去我们坐豪华品牌车型的座椅,坐起来挺舒服的,但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座椅开发过程中 一直没有中国自己的标准 ,我们用顶级供应商的顶级产品,材料工艺没问题,但标定往往是根据欧美人的平均身材数据。
理想汽车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最新的人体尺寸数据为基础, 开发出了国内唯一具备体表、肌肉、关节及骨骼的中国人体模型 ,填补了国内座椅开发的空白。
基于人体模型,再配合体压分布仿真,根据人体不同区域的感知和耐受性(例如屁股的耐受性最好,但大腿不能受到长时间压迫),理想L9重新设计了座椅的舒适性断面,包括靠背内凹设计、座椅倾角调整等等, 能更好地贴合中国人体脊椎曲线,提供大腿承托和更舒适的坐姿。

材料上,座椅基体发泡材质 采用低密度、高回弹的MDI工艺体系 ,人体接触区域全范围粘接了10mm的立体舒适海棉。
理想L9的座椅到底有多舒服,现场坐过你就知道了。
更聪明的智能空调为了更贴心
如果想做好汽车的空调系统,那和房间空调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这是因为车是运动的,阳光照射角度在改变,车也可能从阳光明媚的公路迅速进入阴暗的隧道,这些都对空调的快速反应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同一辆车里有老人,有孩子,有成年人,如何分别满足每个乘客的需求,都是需要攻克的课题。

理想汽车自研了能量预估模型,同时建立了根据中国人人体特征的舒适性评价模型。
空调运行时会根据超过35个信号源,预估座舱各区域的能量需求, 通过三区18个独立出风口控制能量分布。在全自动的情况下,精细化地设置了五种舒适度模式。
硬件和算法确保了即便在高温和极寒环境下,10分钟内车内乘客也能感到舒适。 小憩模式、露营模式也会根据使用需求精细平衡“安静的环境”、“空气质量”和“舒适的温度”等指标。 而这些都需要在自研的基础上实现。

被动安全是给你稳稳的幸福
车身的被动安全一向是理想汽车产品研发的“底线”, 理想L9经过了212项整车和系统验证。 在前期研发过程中通过碰撞能量分析,不断进行拓扑优化,如此闭环反复优化,最终定型了整车的框架和吸能结构。
理想L9拥有超高扭转刚度的笼式车身,高强度钢的使用占比优于竞争对手。 在测试中理想L9满足中保研包含双侧25%小偏置碰撞测试在内的最高要求, 保障了车辆安全性能的“下限”。

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如何让理想L9在六人乘坐满载情况下也和一人乘坐有相同的舒适性,则又是另一个课题。
为此,理想L9采用了 智能空气弹簧 ,以保证悬架在多人乘坐情况下拥有稳定的压缩行程。通过硬件设计,空气弹簧体积较大的缺点也在自主研发过程中被很好的规避掉。
中国道路的特点是经常修路,且常有减速带等设施,为了保证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舒适性,理想L9选择了 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硬件上理想L9选择了合作供应商的顶级产品, 并自主研发了底盘控制算法 ,能根据包含轮端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油门状态、ABS状态等超过15个传感器的信号,实时地对包括悬架高度、软硬、动力分配等在内的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保障车辆的俯仰、姿态起伏得到稳定的控制,确保舒适性始终如一。
更大,还更省了。
有了优秀的驾乘体验,能耗也是车主和理想汽车所关心的重点。一辆全尺寸SUV,买得起养不起可不行。根据理想汽车的数据计算,一辆车在行驶过程中,风阻消耗的能量占比42%。
在研发过程中,通过车身和造型设计, 理想L9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30,在中大型和大型SUV中表现最佳。 与此同时,重新优化的电驱系统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全新的全自研增程器采用深度米勒循环配合高压缩比,系统效率提高了6%,发电效率和传动效率相比上一代有所提升。 通过一体化的设计,使用高强钢和低灵敏度的曲轴系统,配合电机驱动和增程器解耦的功能,也使得理想L9在行驶过程中的静谧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综合下来,理想L9的CLTC综合工况热机油耗仅为5.9升/100公里,WLTC综合工况热机油耗仅7.1升/100公里,比绝大部分中大型SUV还省。
增程2.0的车云数据闭环系统还会学习你的驾驶习惯,不断优化运作逻辑,在驾驶的过程中,让你愈发“人车合一”。
从二维走向三维
四屏交互系统一直是在理想ONE上最受好评的功能之一, 理想L9则是又一次首创了“五屏三维空间交互” ,很多朋友不理解什么是“五屏三维空间交互”,其实这里大有门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在座舱里的操控都以二维平面为主,简单来说就是屏幕触控,触控由于只在平面维度,缺失了大量信息,也永远无法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三维交互体验。
于是,人们期望着一个全新的三维交互技术出现。如果把交互分成三个环节, 便是感知、理解和表达。
在感知层面, 理想L9在IR传感器的基础上新增了3D ToF传感器,能感知毫米级的深度信息, 可在不触及车内隐私的情况下识别手势甚至表情信息,在触控的二维基础上补足了三维空间的最后一个维度。
视觉感知的融合算法最终会将信息汇总成一张“3D大图”,一切的功能都基于此实现。
理想L9能在三维感知手势、动作甚至神态
例如在理想L9上,后舱娱乐屏可以通过手势直接控制;当我们指一指天窗,并跟理想同学说“打开这个”的时候,理想同学也能够理解你并帮你控制天窗开闭。

声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则依靠自研的MIMO_NET算法,在消除回声以及针对多音区进行增强后, 音区定位准确率提升了20%,多人讲话时,主音区识别错误率下降了30%。
且视觉与听觉会相互补偿,当视觉发现只有主驾驶有人时,语音系统的收音就会定位到主驾驶位置,使识别正确率更高。
在表达上,基于全景声音响系统,理想同学的声音也将拥有位置感,它可以近,可以远,可以在前排或是第二排、第三排。
3D视觉配合六音区麦克风,让理想L9能够接收人类感知物理世界信息的95%,是二维交互信息量的近100倍。
在百倍的信息量下,过去智能系统的理解体系也随之土崩瓦解,理想L9重新构建了一套符合三维需求的认知图谱、逻辑推理和用户画像。
这将对人和车辆的交互产生革命性的改变,人工智能在二维时代发展极慢,是因为感知和表达能力都很差,例如Siri等类似的语音助手几乎没人使用,但当交互由二维升级到三维,人工智能也将迎来快速的进化。

在新的认知图谱、逻辑推理和用户画像架构下,举个例子:老婆问你“你是王心凌男孩吗?”你也许会回答“是”或者“不是”,但如果是妈妈问你,你会回答“您还知道王心凌呢?”
人工智能也将拥有类似的强智能认知,基于问题和对象,作出不一样的回答,并在未来拥有逻辑推理和人格化的能力。 在三维空间交互的时代,这一天也许会很快到来。
适应中国场景的安全智能驾驶
最后一个部分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理想汽车产品研发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为了安全”。
理想L9自研AD Max智能驾驶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符合中国路况环境 ,其中几个比较特殊的需求就是要处理静止车辆、道路施工和加塞的情况。

为此,理想汽车将常见的线性研发流程转化为闭环流程——产品研发时的闭环和产品交付后的迭代闭环,前者用于研发阶段,后者则用于交付之后。
在前期研发阶段,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拥有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判断自己和人类驾驶员在驾驶上的差异,或者与上一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将问题反馈到研发流程中,进行快速迭代。
在交付之后,系统也会收集用户反馈的信息和数据,并再投入到研发流程中,持续不断的提升能力和研发效率。
在这样的闭环和自主学习流程下, 理想ONE的AEB能力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提升了一倍,并通过OTA将更好的功能推送到了车辆终端。
为了让辅助驾驶功能迭代速度又快,效果又好,自研算法也至关重要。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系统采用的是BEV框架模型,即利用纯视觉进行运动感知预测 ,它的好处是功能上限非常高,但是BEV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很难识别夜晚形状不规则的侧翻车辆等。
所以,理想汽车又在BEV视觉信息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信息输入作为辅助,独创了BEV融合算法。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又加入了视觉安全模块和激光雷达安全模块,与BEV框架模型互为冗余,能在极限环境下为安全提供多一层保障。
自研算法上,理想团队已经在国际上斩获多个奖项,其中包括:
DETR3D(检测):
2021年nuScenes纯视觉3D检测精度世界第一
MUTR3D(跟踪):
2021年nuScenes纯视觉3D跟踪世界第一
FUTR3D(融合):
2021年nuScenes多传感器3D检测达到行业领先
HDMapNet(建图):
CVPR 2021 ADP3 Workshop 最佳论文
DenseTNT(预测):
ICCV 2021 Multi-agent交互预测世界第一
这些算法成果都在理想L9上得以应用,使其拥有更强的城市复杂路口危险检测能力。 激光雷达和视觉双重融合算法提升了安全性,在很远距离就能识别到危险信息,并进行相对舒适的刹停动作。
加载中
如今针对国内前三大影响驾驶安全的情况(异形车、道路施工、加塞), 理想汽车已经拥有AEB危险场景数据库超过15万个,施工场景库超过3万个,有效学习场景总里程1.9亿公里作为储备。
数据的积累也将不断迭代AD Max的算法能力,并通过OTA技术,将更好的辅助驾驶功能呈现给车主们。
而为了保护路上更多无辜的人,理想汽车也选择将AEB源代码开源,供行业内使用。
全自研让理想L9成为了一辆更适合中国人的,更符合中国路况要求的全尺寸SUV。它不仅是“大”,而是乘坐空间更加宽敞舒适,拥有更贴心的智能空调、符合国人需求的又好又省的增程系统,把汽车交互从二维带入了三维空间,让驾驶持续变得更加安全,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而全自研的另一个意义是:包括硬件设计、驱动层和软件层在内,它们全部都牢牢掌握在理想汽车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L9在交付后还会持续得到各项能力的提升。交付只是开始,理想L9将陪伴你一起成长。
发布于 北京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利刃 Lv.3
端午节限定勋章
癸卯兔年限定勋章
2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2023年癸卯兔年限定勋章,在2023春节盲盒抽奖中获得。
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 请安排一下!
阿浩
2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 请安排一下!
小脚发烫 Lv.2
L9
1长篇大作不用看了,质保没变化,退订
阿崔
1如果对自己的自研产品质量有信心,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请安排一下!
利刃 Lv.3
端午节限定勋章
癸卯兔年限定勋章
1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2023年癸卯兔年限定勋章,在2023春节盲盒抽奖中获得。
如果对自己的自研产品质量有信心,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请安排一下! 不要用5年质保 来打发首批L9车主!!
xaokao
明年买更好一点,软件都比较成熟了,现在买就是一个小白鼠
大猪猪
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 请安排一下!
XCX8868mEDW1
ONE
L9首任车主的终身质保 请安排一下!
可乐鸡翅
要终身质保
XCX3701XXDg5 Lv.1
L9
L9首任终身质保,请安排一下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