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新能源行业研究员的第一台车——小鹏G9提车作业
文章

前段时间非常忙,提了车后一直没时间写写小鹏G9的提车感受,最近稍微空下来了点,花点时间和大家分享我选择和对小鹏G9的看法。

我是做新能源行业研究的,本身职业就需要对电动车有很多的了解和接触,而且我非常喜欢电动车,对燃油车无感,我认为电机天生就比内燃机适合作为汽车动力源。①电机起步大扭矩,提速快;②能量转化高效区宽泛,转化率很高;③可以将动能回收回电能,而不是当做热量耗散;④转速高不需要变速箱,行驶平顺;等等。纵观内燃机发展的过程,一切努力的方向都是希望向电机的优势靠拢。把内燃机推到极致也只是一台普通的电动机,电动车唯一受制的就是电池材料造成的能量容量限制。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远的里程需求,一年到头一天跑超过四百公里的不会超过所有人中的20%,如果真有长途需求去买燃油或者混动就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即使是80度的570我也完全够用。而且补能的困难不在于电池的续航,更多在于补能的便利性。

本来今年是没有购车计划的,杭州地铁交通很方便,但是六七月的时候杭州推了一个一万块的市补,而且结婚后也需要一台车来满足小家庭的使用需求,所以考虑购入一台新能源车,而且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一系列新车我认为做的都相当不错,与新能源一代(比亚迪汉、小鹏P7、Model 3Y等20年发布的车)相比,二代新能源车有了长足的进步,值得购买,所以从7月份开始了看车计划。接下来分品牌讲讲:

①特斯拉:电动车避不开比亚迪和特斯拉,我第一次接触新能源车就是Tesla Model S,17年的时候有一辆S从一个地库里开出来,从我身边经过时候,我就被S的外观吸引了,当时感觉这辆车肯定价值超过百万,太好看了。但是实际试驾发现这车内饰很一般,最多最多30-40万水平,再加上当时没有北京牌,掏几十万买S的60度版本也觉得贵,所以关注了后续3的进展,但是3出来后我非常不喜欢,蛤蟆眼+垃圾的内饰,我认为就是一台定位20万左右的A+级车,那会儿要四十多万,直接pass不考虑了,继续去关注S的二手了。后来3降价到21年初23.5和Y降价到27.8w的时候我感觉是好价,如果当时要选车的话,我应该会在Y和3中选一个,但是后来涨价了,而且现在很多车企也发了新车,其实3和Y已经没有什么竞争上的优势了,不过明年应该会上72度磷酸锰铁锂+改内饰增加仪表盘,如果Y能在30w以内的话应该还蛮有竞争力的。

②比亚迪:关注比亚迪是20年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国内能吹的就是比亚迪,电池+新能源车,而且那会儿股票已经很贵很贵了,20年炒了一整年的比亚迪,21年初年后引来一波暴跌,但是21年3月份的时候比亚迪推出了dmi系统,看发布会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动力系统很实用,成本又低,还是插混,适合中国普通家庭,比亚迪最牛逼的地方是把一个插混汽车做到和同级别油车一样的价格,这时候就会发现比亚迪dmi纯烧油也比国产省钱,比日系能插电智能化还强。于是新能源筑底上行的时候200买了比亚迪的股票,刚破300出头卖了,小赚一笔。所以我对比亚迪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比亚迪的产品不太能满足我的需求,唯一可以看的就是比亚迪汉,前面看过去挺好看的,但是你坐进去就会发现乡村企业家的内饰,土的不行,BBA内饰坐进去是老,比亚迪坐进去是老+土。而且车屁股在初代汉上很丑(新的汉改进了车屁股,现在很好看了)。我觉得比亚迪要好好改进一下内饰的设计,建议把内饰设计的换了。但是不可否认比亚迪车很有诚意,完全通过产品力吊打日系两田,比亚迪这边我关注了汉dmi和海豹,这两款车都挺好的,但是汉dmi长续航版本价格偏贵了,内饰拉跨,海豹挺好,奈何实在火,我想买车的时候已经是7月份了,去问了下根本订不到。预算充足的前提下决定往上看。

③蔚来:21年前蔚来我一直觉得是人傻钱多的代表,早期es8我试驾过,车机蠢的要死,电耗高的离谱,价格就更离谱了,但实际上材料用的很好,全铝车身双叉臂+五连杆底盘,把车抬起来你会发现连杆粗壮的不行,所以我相信蔚来没怎么挣钱,但是蔚来没想明白,四五十万的车也是要做取舍的,菜用料好烧的差一样不好吃,总之nt1.0平台的车38号总结的没错,就是一台垃圾,但是21年底NIO DAY发布会上,当32.8w的ET5出来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蔚来最牛逼的一台车出来了,无敌的外观+省心的用车成本+有取舍的用料+NT2.0标配的硬件基础,注定是一个爆款,所以7月的时候我下单了一台ET5。试驾感受很好,30万-40w价位干掉34C完全不是问题,奈何老婆不喜欢轿车,而且由于下定时间迟了要明年1月份,赶不上杭州补贴,这辆车活到了决赛圈,最后在小鹏G9签合同前夕让老婆在决赛圈二选一,ET5被淘汰了。但是我现在仍然遗憾,如果有es5的话大概率留下来的就是蔚来了,希望以后蔚来上了NT3.0的时候还有免费换电权益送,那会儿我一定定一台蔚来。同样,蔚小理里面我认为最有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的就是蔚来。

其实SUV这边NT2.0也有一台车,但是不考虑es7是因为这辆车的诚意不足,外加有点贵,es7本身是es6套壳,加长了6cm,后排稍微大了点,但是风阻电耗都不得行,一代的很多蠢设计都遗留下来了,最关键不终身质保,75度冬天开250公里都够呛,如果卖40w我考虑,卖现在这个价就着实离谱了,当然有ET7在显然也不可能比ET7便宜。

④理想:理想这边简直就是不讲武德吊着G9打了,不得不说李想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完全懂买车人需要什么,这辆车从设计之初就想好了要卖给谁,套娃设计从高到低打,核心亮点标配提供,我本身不喜欢混动,因为我对我的需求认识的很清楚,我就是纯电开不加油的,那我为什么要花钱每年保养一个根本用不上的发动机,而且混动电池小充电慢。但是L7 pro太香了,比G9便宜比G9大,各种舒适性配置吊着G9打。如果不是明年3月交车吃不到补贴外加不需要这么大的车,还有我开的里程多小电池容易循环次数多,我真的想买l7了。但是我也完全能理解小鹏G9比L7贵的地方,800v+100度+超快充,光一个电池差价就有好几万,按照小鹏的视角理想属于光做简单的东西,小鹏则是在死磕难点,但我希望小鹏去学习理想的一点,既然加舒享性的配置很容易,那就尽量要舒适性配置标配,不要用传统车企的手段,有些配置只有高配才有,中配就拿掉而且不给你选装的机会,为了让大家多买高配就对高低配进行舒适性配置的区分,既然觉得理想在钻空子,那你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四驱和两驱的车最好只有电机数量的不同,两驱的也去找人调教空悬,让两驱跑量跑起来。

⑤智己:非常好的车,但是名字和营销都有点问题,基本上是对标et7在打,试驾过操控很好,但是内饰设计有点反人类,狗屁升降屏和后排小板凳,电耗也比较高,主要是买的迟没有天使轮了,不然这车挺不错的。

⑥极氪:30万价位的六边形战士,小鹏g9的主要对手之一,21年刚发布的时候很想下定,车真心不错,国产车中吉利是做的最平衡的,兼具豪华感和性价比,最喜欢的是单电机100度电版本,再选一个空悬,首发可以做到28.6w终身保修,但正是看过补贴力度最大的时候,涨价了就不想买29.9w原价的了,而且29.9万版本想吃补贴就不能选装,再加上本身我看中它的就是性价比,它的外观和音箱我觉得都比较欠缺,个人觉得挺丑的,但是不影响这车是真的好,空间也大风阻又低价格又合理。极氪算是在新能源赛道杀出了一片天。

⑦问界m5ev,不得不说,这辆车上华为是非常有诚意的,一般来说纯电都比混动贵,因为多的电池肯定比增程系统贵,但是你去比较m5混动和m5ev你会发现同配置ev比混动更便宜,说明华为是铁了心要吃国补,所以才会有28.6w的m5ev。而且我实际试驾和观察它的设计,都是很不错的一款车,不买的原因是我预判华为明年会自己造车,再过几年你会发现问界在华为汽车的产品线中边缘化,而且这车没什么未来升级空间,基本上交付就是终极体,自动驾驶能力为0,和极氪相比,还是极氪001更强一些。问界车机更好,极氪车子更大电池更多续航更长。

⑧其他:还看了很多很多车,例如哪吒,深蓝,零跑,不选的原因是这些车稍微低端了点,哪吒名字难听,其实车不错,不过据说反馈挺差的。还有阿维塔,车不错,但是缺乏诚意,首发车很多东西不确定,这时候收到的订单都是真朋友,如果权益给的不够,大家可能就要看后续的表现了。而且我不喜欢三方合作造的车,这意味着没人是主导,阿维塔在华为体系中一定是缺乏存在感,不被华为关注的。

⑨小鹏:8月份开始巡展的时候去看了实车,觉得真心不错,内饰稍微有点老气,少个hud,其他整挺好。但是这个评价是基于80度电30w以内 具有一定舒享性配置的基础上。9.21日发布会全程看了,最后发布价格的时候给我气笑了,那会儿我就直接和我老婆说小鹏完蛋了。还被她数落,怪我退掉了es7。整个配置表就写着两个字"普信"。还说要超越q5l的销量,表面上看和et5差不多,都是立个目标,但作为业内人士,我自己判断et5完成月销破万不是问题,而且会很快,但g9按照21号的配置价格,破千都难。不过那会儿我不太相信小鹏会改价格,我以为小鹏会死梗着脖子不低头。好在小鹏反应很快,变相降价了3w,降价后的价格只能说符合预期,都没有到超值的地步,注定不可能做到极氪001的量级。我其实满纳闷小鹏定价的人在干什么,都没比较过竞品的吗?不会看是modely定31w,我也31w起步?难道没有观察过model y订单在不停的消耗,今年实际产品力已经竞争不过国产车了。还有就是诚意问题,例如两驱和四驱max还非得在一些舒享性配置上做出区分,回头看看蔚小理也只有小鹏这样在做。所以发布会失败的原因①价格太高;②舒享性配置不让大家按需选,或者是sku有问题。但是降价后车还是可以选择的,不至于割韭菜,所以也将G9纳入考虑范围。

于是在et5和小鹏g9之间让老婆做抉择,选了g9,9月26号签合同下定。11月15日,小鹏G9终于可以提车了,提车是在余杭,应该杭州大部分都在这里提。

最近开了一段时间我也可以来说说G9的好处了,这辆车平时在城区开能耗极地,单踏板在15-20度温度下可以做到13度左右的电耗,包括城区堵车和高架顶着80码的限速,这就是800V架构的威力,800V的架构听起来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实际上会大大减少车辆的电损,电压翻倍电流减半,电机线圈、传电电路、供电系统都会因此受益,热损耗只有原来的1/4。

最低到过11.9,开了45公里 wltp掉了36公里。

然后是高倍率充放电可以做到300KW的充电峰值功率(3C电池),这意味着即使到80%SOC G9的充电功率一样能吊打一众电车的峰值功率,随便找一个国网充电桩都能跑满250A 750V。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小鹏自营充电桩远远不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我家所在的三四线小城市为例,蔚来目前在区里有两个换电站,规划再建两个,小鹏只有一个专属充电站,还只有四个桩,意味着蔚来一个小时可以换26台车,而且两个点自由选择,小鹏一个小时充4台车,不过城区有家充桩还不是特别担心充电桩排队,高速服务区才是小鹏最急需发力的点,蔚来已经把高速换电站布局的面面俱到,所以蔚来车主根本没有里程焦虑,电车不怕充电时间长,开久了司机也要休息一会儿,但是怕电桩不够要排队,目前高速应该基本都是国网的桩,平时应该是够用的,但是架不住节假日出行,这时候如果小鹏的车主能够享受到独有的充电桩,那对于小鹏车主使用的体验可提升太多了。

XNGP小鹏杀手锏,完全可以超越6.4W的特斯拉FSD beta。够用的算力和顶级的硬件配套,搭配小鹏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让我相信,如果有比特斯拉更强的自动驾驶,那一定是小鹏的!具体分析可以去看艹老师的文章,我觉得写的非常好。

全网最强解读小鹏CNGP(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解析下目前蔚理鹏高阶辅助驾驶的大概进度

当然小鹏的自动驾驶问题也很多,之前例如技术路线过于分散,需要同一时期维护的自动驾驶硬件太多, 博世菜鸡方案、基于Xavier的环视方案、基于Xavier的Lidar视觉混合方案、基于OrinX的Lidar视觉混合方案、基于OrinX的环视方案,而且Lidar都不一样,P5是Livox,G9和P7都是速腾M1,连数据都不同,是真的想把团队折腾死。不过G9目前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以后只要照搬G9两套硬件足够了。

接下来给小鹏一些建议,一是充电桩要加大铺设力度,专属的补能对吸引客户其实有很大的作用;二要避免5D音乐座舱这种蠢设计,不知道负责这块的同学有没有想过每一部电影都设计5D场景工作量多大?三是要有诚意,例如空悬、四驱、电池、自动驾驶做成选装包,让所有客户都能自由选择,增加颜色等个性化配置,避免舒享性配置如5G、后排加热按摩腿托只有在高配上才能享受,不要学传统车企用歧视性配置逼迫客户选购高配。

希望小鹏触底反弹,也希望G7把握好机会,但别把G9背刺的太惨了。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写得真不错,相比其他灌水王的无营养帖子要好上N倍

好详细!可以邀请你加入我的电车长途群吗

抗博好,经常看你的b站亭口三人谈和知乎

抗博好,经常看亭口三人谈和你的b站知乎

新出行好像不能私聊,我b站私聊你啦

这个交付大厅车辆容量很大啊

一整层都是交付的,估计杭州都在这儿

你这选的是702max吧?

写的很好,点赞!

两个小熊场面大 哈哈

首页!

@Bingo

已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