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充电?R7 Type C 数据线兼容性大横评
文章

最近小伙伴们都陆陆续续都拿到车了,有很多车友反映车上的 type c 充电接口速度不够快,充电速度很慢,甚至有无法充电的情况。为了彻底搞明白其中逻辑,我准备好几根不同规格的数据线进行测试。

首先,大家都知道,飞凡 R7 配备了前排 TYPE C 和 TYPE A 双充电数据口和后排双充电口。其中 type C 接口无论前后排都支持最大 3A 电流,也就是说理论上 C 口都能支持到 15w 的充电功率。说到这,我先科普下 Type C 数据接口, USB Type-C 接口天生就具备数据传输、充电(基于 USB PD 协议)和音频视频传输能力。但是,上述功能都有强弱之别,并因此衍生出了无数种规格的 USB Type-C 线缆。就拿我们常用的充电功能来看,除最大可支持 20v 电流以外,它也分支持 5A 或 3A 电流。从常见的数据传输来看,可以分为 usb 2.0 3.0 3.1 等等。

那么,对于 R7 的前排 TYPE C 兼容性又如何呢?我找来四根 type 线,如下图,分别是红色快充接口(缺少数据传输针),红色快充接口(满针),普通接口(满针),普通接口(缺少数据传输针)。分别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出乎意料,除了普通接口(满针)支持充电以外,其他三种类型的充电线全军覆没。于是,我又观察了车上的数据公口,里面的 pin 是满针的,说明是支持数据传输的,这点当我们插上手机提示数据连接也可以证明。如下图,

而当我翻阅资料,查询接口定义发现,缺少的 pin 脚正是两组 TX/RX 数据传输差分信号引脚。

而同时我们又知道红 / 橙色接口的 Type 数据线一般是带快充的,且内部基本上带 E-Marker 芯片。 E-Marker 的全称为 “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USB Type-C 线缆的电子身份标签,通过这颗芯片可以读取该线缆的各种属性,包括电源传输能力、数据传输能力、视频传输能力和 ID 等信息。一般想要 5A 的大电流或者支持 USB3.0 或者支持视频传输,都需要配备这颗芯片。

到这,大家可能已经得出规律, R7 的前排 C 口仅支持普通的满 pin 的数据线进行充电。不支持缺少数据传输插针或者带 E-Marker 芯片的传输线。

而对于后排的充电接口,兼容性就很强了。请看下图:

通过对后排 C 口的识别,确定没有 TX/RX 插针,也就是说仅支持充电。同时我们插上前排不支持的 TYPE C 线,显示功率来到 15W 。

至此,本次测试结束,得出的结论是,后排 type c 口支持所有数据线,且最大功率达到 15w ,而前排 C 口仅支持带数据传输功能的普通 C 口(理论上应该可以支持到 5A )。至于是不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受制于协议,还是说功能并未全部开放,这有待于后面继续测试。后续我将根据不同手机型号进行充电测试,测试车载充电设备对不同手机的兼容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