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同行和对手瞧得起你,那才叫真硬气。硬核智己LS6(下)
文章

上期说到,以后可能就会变成买发动机送本田,买三电送智己的市场格局了。

看到这边也许就有朋友要问了,智己那么厉害的三电技术是哪买的?答案是,这么厉害的三电技术根本没有人卖,只能靠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研发。这里就要说到智己背后那些上汽集团旗下深藏功与名的公司了,比如华域电动、联合电子、上海捷能,这几家都是深耕三电研发、制造等领域的零部件大厂,为上汽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做配套,也都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或持股公司。智己LS6的电机、电控、动力电池集成等核心零部件和技术都来自于他们。但这些公司平时大家估计都没听过,因为业务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公司介绍我就不做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我们统称为“上汽新能源供应链天团”吧,他们的业务水平怎么样呢?我通过早前的两条汽车热点新闻给大家客观地介绍一下。  

时间拨回到2021年4月,当时极氪001惊艳上市。超高的性价比一下就掀起了大家的抢购热潮,订单爆单。但到了交付的时候,问题接踵而至。

什么车顶天幕颜色和宣传不符,电动感应门识别不了障碍物开门磕掉漆,车门间歇性关不上,车机体验很差等等,出现了一堆货不对板的问题。其中,矛盾最尖锐的就是著名的极氪001“阴阳电机”事件。

当时极氪001明明有日电产和威睿两款电机二选一装车,但却没在销售阶段告知消费者。最后还是被车主发现的,原来自己买车还要抽“电机盲盒”。此举引来了大量车主的不满和客诉,极氪官方也迅速地给出了回应称,两款电机的最终输出的轮上功率是一样的。一些媒体和kol也做了实车测评,最终证明极氪官方没说假话。但就算两款电机最终的轮上功率一样,也不能改变极氪没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事实。而且这两款电机,从设计上就有本质不同,一台是【扁线绕组+水冷】的设计、一台是【圆线绕组+油冷】的设计,这边呢稍微科普一下两种设计的利弊啊,扁线圆线绕组决定电机效率和性能、水冷油冷决定电机散热,效率和性能上呢,扁线绕组比圆线绕组强。 散热上,油冷比水冷强。我们再回头看极氪001的两款电机,要么就是散热差点,要么就是效率差点。

当时就有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极氪001就是不配备【扁线绕组+油冷】设计的电机呢?  我想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时我也有一样的疑问。因为当时2021年,上汽早就量产了第二代【扁线绕组+油冷】设计的电机,且装备在只卖15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荣威Ei5上。没错,当极氪001还在纠结装【圆线绕组+油冷】还是【扁线绕组+水冷】电机的时候,上汽早就有效率、性能和散热俱佳的【扁线绕组+油冷】电机了,而且2021年那时候已经是第二代的升级产品了,后来陆续装备在上汽旗下的多款纯电车型上。

反观极氪001作为一款30多万,且标榜性能和驾控的猎装车。作为电车动力核心的电机技术在当时算不上先进,这确实说不过去啊。而且还出了“阴阳电机”这种事,希望以后吸取教训别再发生了。当然,到现在为止还有不少热门电车型还没用上【扁线绕组+油冷】电机呢。主要还是因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上汽这么早就能让旗下产品用上【扁线绕组+油冷】电机。不得不说上汽家大业大,技术和资金底子厚,起点就是高啊。引用某些品牌的话来说,这才叫“技术平权”嘛。但人家上汽从来不到处说自己技术有多领先,主打一个低调务实有内涵。明明自己有十分的实力却只说八分,相比起很多同行只有六分的水平非要吹成十分,上汽真是“实诚人”呐。  

另一条新闻是不久前,奥迪官宣和智己合作的事。人家奥迪讲的也很直白:为了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纯电车型开发。我翻译一下,就是奥迪想共用智己的纯电平台开发新车型。想想也对,论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空气动力学这些。奥迪作为百年老牌车企,没什么理由要和智己拜师学艺。但到了电动化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在电车上直接没了。奥迪积累了百年的优势突然没用了。那么奥迪和智己合作,其实看上的也是智己背后的那套强大的电车供应链。这是来自外国友商的肯定,可喜可贺。反观奥迪到目前为止推出的电车,连大众集团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这种现象在今年上海车展结束后尤其明显。

几个德系大厂的外国高层领导,时隔3年疫情后重回上海车展。连连感叹国内市场风云变幻,中国新能源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已经让他们感到有些焦虑了。他们可能真的害怕再这样下去,不仅仅是德国汽车会失去中国市场。更是作为德国经济命脉的汽车产业要失去全球的统治地位。到时候本国经济会停滞不前甚至衰退。毕竟汽车的上下游供应链实在太庞大,一辆车上一个小小的零件也许就能养活一家零部件公司。德国这么多大牌零部件供应商,这能不慌吗。

透过这两大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对比来看。背靠上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智己LS6是一款三电技术顶尖(准900V高电压平台、高性能电机、高效热管理),性能强悍(动力性能让保时捷和路特斯沉默)、续航持久(CLTC续航760km)、用料扎实(上汽一贯的实在)的一款高性价比产品。

但俗话说得好啊,有些时候做生意三分靠做七分靠说。一款车能否卖的好,其实背后也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工程。除了产品本身硬件是否出色,还要看产品定义是否戳中用户需求。市场营销端是否宣传到位,把产品卖点有效输出等等。

近些年随着新能源车快速渗透,有些汽车品牌那可真是做到了2分产品8分营销(忽悠)。无论自己技术水平多么拉胯,产品有多少硬伤。只要故事讲的好一样很多人抢着买,我觉得这是现在特别不好的一个现象啊。很多厂家都在营销端发力而不是死磕产品和技术。尤其新能源走进大家的视野时间不算长,还算是新生事物。大家买新能源车第一看的还是品牌和品牌想让你相信的故事,比如“零自燃、一家人的安全出行、全球首个、全栈自研、情感智能、比油车省油比电车没有续航焦虑、中国新能源品牌、XX万XXXXX细分市场销量冠军”等等等等。大家买车往往不是从产品本身是否够出色,以及是否契合自己的用车需求去考量。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大家对新能源的产品认知越来越深。相信这一情况会有所改善。也希望更多厂家多点真诚,少点营销套路。  

最后祝智己LS6大卖,对智己品牌来说这一定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加油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3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科普了扁线圆线水冷油冷

极氪:你在说谁呢?

(假装没听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