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话题文章
管理
模块化是最终目标? 未来汽车智能座舱将如何发展
新出行原创 · 话题文章

我们先来模拟一个场景,解锁、开车门、上车之后会在车里要么打开导航要么打开音乐,然后就是挂档出发。

但上述的这些步骤都是在汽车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才开始有的,这也是现阶段座舱的一个常见状态。那么汽车内的这个座舱这些年都是怎么发展的?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未来座舱内的零部件是否能替换?

下面就让我们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展开探讨下,座舱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未来会往什么方向去发展。

从单一到多元

座舱这个词并不是从汽车诞生之初就有的,因为最初的汽车根本就没有座舱这个概念,甚至于连中控台、仪表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从下图能看到,在最初的汽车上,除了一个用于控制车辆转向的方向舵外,就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了。

在发展到福特 T 型车的时候,车辆开始有了舱这个概念,有了前挡风和车顶棚,但在舱内依旧是非常简单的情况,没有任何你能想到的娱乐设施。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内部虽然逐渐有了中控台,和大量用来显示车辆数据的仪表外,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娱乐系统。直到 1955 年凯迪拉克推出了首款使用全晶体管收音机的帝王车型,车内座舱才首次有了整合在车辆座舱内部的娱乐系统。

收音机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座舱的唯一娱乐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 1986 款的别克 Riviera 上,汽车座舱内首次配备了支持触控的屏幕,虽然没过多久这块屏幕就被淘汰了,因为这项技术在当时由于太过超前导致成本过高。

来到最近这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大量登场,座舱变的越来越智能且多元化了。在车内的中控屏幕上除了能调节车辆控制外,还能看电影和听各种有声节目,这在十多年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座舱的功能从只能听收音机这个单一功能到能通过中控屏幕来完成一切车内操作,这个速度不能说很快,但也并不慢。但到了最近这几年,座舱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局限性。

座舱的未来发展

座舱能升级到什么地步主要看硬件,打个比方,硬件是地基,将决定你的房子能修多高,软件是装修,将决定你的硬件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但软件是支持持续不断 OTA 升级的,所以未来的车辆或许将模块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化。

现在的座舱说智能的话其实也谈不上,毕竟还是需要我们给到命令才能执行操作,而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座舱还需要等到辅助驾驶达到 L4 级之后,才能得到蓬勃发展,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展望一下座舱未来会怎么发展。

1、5G

首先在通信层面,目前的 4G 技术只能让车辆自身联网并为车内提供 WiFi 服务,但从 4G 升级到 5G 后,车辆将用上更加强大的 V2X 功能,在搭载这一功能后,车辆除了可以靠自身的硬件来观察路况外,还能通过 V2X 系统来提前规划路线,避免拥堵。

5G 的标配大概在明年就能实现了,毕竟现阶段最新的座舱芯片骁龙 8155 就支持外挂 5G 芯片,不过 V2X 功能会在什么时候大范围普及就不清楚了。

而到 6G 时代,全息投影技术应该就能上车了,但具体能实现哪些功能就只能猜想了。

2、HUD

HUD 功能也会是座舱内的一个新发展点。虽然 HUD 这一功能已经出现很久了,但这么多年过去并没有什么大的提升,都仅仅是在一块较紧凑的区域显示一些关键信息,并且如果阳光太强的话,在白天还看不太清。

最近这几年 HUD 有过一次相对较大的升级,不过还没有升级到完全状态,现在的 AR-HUD 仅仅只能显示在驾驶员一侧,并且可视角度上的限制还是挺大的。

HUD 发展到最终肯定是车内每个玻璃都能映射上去东西,甚至还能根据需求变换显示的天气以及窗外的景色,这才是 HUD 功能最强的地方。

3、车内屏幕

车内屏幕也是在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从早期的中控屏幕,到后来的全液晶仪表,再到像理想 ONE 这种副驾娱乐屏,车内的屏幕是一直在做加法的,并且在实用性上也确实表现的很不错。

到了 Faraday Future 的 FF91,车内的屏幕就变得相当多了,甚至连门把手旁边的解锁、车窗控制都是靠门边的屏幕来操作的。

不过未来的发展是不会有更多屏幕出现的了,毕竟现阶段的屏幕都只是一种用于触摸控制的介质,在全系投影技术得到质的突破后,车内甚至将会没有屏幕,而是直接投影在座舱内,或者车辆的玻璃上来进行操作。

未来的座舱将是简洁的,并且当辅助驾驶发展到 L4 级时,电门、刹车和方向盘将是可以收纳的,这样前排座椅就可以往第二排去旋转。

前面也有提到,硬件是一个地基,将决定你的座舱能随着软件升级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当硬件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后无法支持更新的功能的时候,难道就要淘汰了吗,其实不然,硬件替换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硬件替换的可能性有几何。

硬件替换

在聊座舱硬件更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当年手机的模块化发展史。

早在 2013 年的时候,谷歌旗下的 ATAR(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就拿出了模块化手机的雏形 Project Ara。

模块化手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如果你那个零部件坏了,或者说你觉得性能不够用的时候,就可以购买一个新的替换上去。

例如你觉得你的手机摄像头不好用了,你就可以更换一个新的摄像头模块,这样就能让你的手机无限升级下去。不过这项技术最终还是没有实际用上。

在 2016 年 9 月 2 日,谷歌宣布了暂停 Project Ara 项目。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手机更换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并且研发和制造模块的成本也较高,所以最终模块化手机并没有问世。

不过除了手机外,相机和台式电脑的模块化还是非常成功的。毕竟这两个产品在现在的价格都不低,并且相机的机身和电脑的 CPU 基本上买回来都能用好几年,所以模块化就显得非常合适,相机只需要更换镜头就能继续使用,而电脑只用更换显卡,或者增加存储容量就好了。

类比汽车,虽然现在的汽车也算是一个电子产品,但售价上依旧是非常昂贵的,并没有到手机那种想换就换的价位,所以购车都想买到现阶段最好的,并且还能多用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汽车往模块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并且目前车企也都在往这方面布局。

那么再说回座舱,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模块化,但要想更换车辆的座舱芯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一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更换总成,例如以前的燃油车从低配升级高配的中控屏幕就是直接增加一个中控屏幕总成,只需要把车内预留的线缆与总成连接,然后再更改一下车内电脑程序就能使用了。这种在新能源车型上是不太行得通的,毕竟硬件不再只有行车电脑了,需要兼容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种就是类似特斯拉的更换主板,这也是模块化的第一阶段。因为不同的车辆内部结构基本都是不同的,所以座舱芯片的主板结构也不经相同。不过特斯拉由于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产品的良好规划,所以能直接通过更换主板来实现座舱的硬件升级。

目前蔚来和极氪也都表示座舱芯片可以升级,这也算是模块化升级的开始。相信未来在车辆研发初期就把模块化考虑进去的话车辆就能实现硬件 OTA,这样就能无限升级下去了。

从汽车座舱的发展能看到,从单一的功能发展到多元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决定地基的硬件更换基本是没有发展过的,从特斯拉开始,硬件更换逐渐进入了视野。

蔚来老款车型座舱芯片能升级升级骁龙 8155 就是最好的例子,当车机出现卡顿的时候,软件再怎么优化都无法缓解的情况就只能升级硬件了。而这也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新卖点,毕竟换整车的成本相对换单个硬件来说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总结

汽车支持硬件 OTA 将是必然的,并且距离我们也不太远了,价格上也不会出现过分高的情况,除非这块硬件现在的成本非常高,但随着使用的车企越来越多,硬件成本是会下降的。

因为可以更换硬件,汽车也将因此实现真正常用常新的终极目标。并且在辅助驾驶发展到 L4 的时候,座舱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座舱。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