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智己LS7产品力,全“视”界最好的SUV?
文章

昨天智己的第一款中大型SUV LS7总算是和我们见面了。

作为智己旗下的第二款车型,LS7定位于中大型豪华大五座SUV, 长宽高分别为 5049*2002*1731mm ,轴距为 3060mm,有 90kWh 和 100kWh 两个电池版本,CLTC 纯电续航分别是 660km 和 625km 。

LS7将会在明年一月份展车到店,开启试驾,二月份正式上市,三月底即开启交付。

那么LS7作为一辆高端豪华品牌的旗舰SUV车型,它的产品力到底怎么样呢?

一、外观

LS7的外观设计上保留了一点L7的影子,但是又不太符合传统的家族化设计的定义。

L7上标志性的西格玛大灯在LS7上变成了分体式大灯,可能是考虑到SUV车头变高之后一体式的西格玛大灯比例会不协调,但是虽然上下分开,夜间点亮车灯之后依然相当有辨识度。

一体式尾翼和L7如出一辙,配合LS7运动溜背式的尾部处理,确实很像阿斯顿马丁DBX。

车顶保留了Carlog+激光雷达的“三犄角”配置,但是从之前的照片来看,这两个配置都是选配配置,可以单独选择carlog或激光雷达,甚至可以都不选,昨天在见面会上展示的实车就是一辆没有carlog和激光雷达的平顶车型,推测应该就是35w的低配车型。

二、内饰

LS7的内饰有两大亮点,一个是视野,一个是后排的零重力座椅。

LS7上有一块可以媲美特斯拉ModelX的超大前挡风穹顶玻璃,纵向可视角度甚至比ModelX还要大。

之前在外网上流传的一张正在测试中的LS7的大视野实拍,可以看到前向视野确实非常优秀,坐在主驾确实给人感觉非常通透,抬头几乎看不到穹顶的边界。

至于实际的防晒隔热性能如何,在见面会上介绍说这块玻璃采用了领先的隔音隔热胶片,从图片上看确实顶部的玻璃颜色要明显比下方更深,相比于特斯拉ModelX相信隔热性能会更加优秀,至少不需要夏天在车里打伞。

据官方透露后期还会推出专门适配这块大玻璃的物理遮阳帘,对于阳光特别敏感的用户也不需要担心了。

LS7保留了L7上的巨幅可升降屏幕,而且这一次智己给LS7配备了半幅方向盘,之前在智己L7上,吐槽声音最大的除了后排小板凳之外,恐怕就是那个全幅方向盘不仅大而且还会挡住一部分屏幕。

这一次LS7直接标配半幅方向盘,优势就是视野进一步优化,不仅主驾屏幕没有遮挡,还能更好观察前方路面,不过在日常驾驶中半幅方向盘还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成本,实际使用中是否好用还得看后期试驾体验。

除了大视野之外,LS7还开创了一个汽车座椅的先河,就是配合完全折叠收纳副驾的零重力座椅。

零重力座椅并不是智己首次在SUV上搭载的,在问界M7上的副驾后排也同样搭载了零重力座椅,但是M7上的零重力座椅使用场景十分受限,副驾也没办法完全翻折,靠背完全遮挡了后排视线。

LS7则是相当于整个副驾侧的重新设计,在两条长达两米的电动滑轨上布置前后两个座椅,副驾座椅支持完全折叠翻平,并且向前收进前排下方,不仅不会像沃尔沃S90三座版完全牺牲副驾驶位置,还能给后排零重力座椅最大的布置空间,官方数据在副驾折叠后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间达到1.5m,也是相当可怕了。

三、底盘

LS7这一次全系标配空气悬挂让用户实实在在惊喜了一把,并且还选择顶级空簧供应商大陆作为唯一供应商,35万两驱标配空气悬挂不得不说一句真香,相比于小鹏G9 40w+的四驱性能版才有空气悬挂确实良心了不少。

除了空气弹簧之外,LS7的减震器、刹车系统和轮胎也都来自于国际大厂。

LS7作为L7的姐妹车型,同样基于IO原点架构打造,整套动力总成都沿用了L7上的425kW/725Nm双电机总成,同样也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形式,调校也是同样由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操刀,可以说在驾控方面表现也是值得期待的。

四、辅助驾驶

智己LS7会搭载智己的激光雷达智驾系统,包含两颗激光雷达和一颗OrinX智驾芯片,至于是否在三月底交付即可使用仍然是未知,预计会在二月中旬正式上市时揭晓,不过大概率LS7出厂时就会带激光雷达和Orin芯片,不再需要顶着空的激光雷达预埋等后期升级了。

智己的NOA最近也开始了测试,网上也已经出了智己NOA的测试视频,预计明年年初就能向用户推送了,不得不说智己和Momenta的合作还是相当超值的,不仅基础辅助驾驶功能六月交付即可用,连NOA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可以和用户见面,这在一众造车新势力里面速度也是杠杠的。

总结一下

很多人都会把LS7和理想的L7做对比,我并不会做这样的对比,因为这两辆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造车理念,一个个性化自我化,一个家庭化实用化,虽然价格接近但是想买理想的用户绝对不会考虑智己,反之亦然,反而蔚来ES7和小鹏G9倒是更合适的对手。

智己LS7必须承认有不少在国内属于“开创性”的产品亮点,像是大穹顶玻璃、半幅方向盘、零重力座椅、折叠副驾等等,这些配置任何一样想要量产上车都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这都体现了智己想要做好这辆车的决心。

35-50w的价格即使是在国内如此内卷的SUV市场也是非常有性价比的选择,至于这款车最终能达到怎么样的销量,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1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上市大概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