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商宜家的好帮手 动态试驾上汽大通 G50
新出行原创 · 精品文章

虽然没有侧滑门,但上汽大通 G50 在有限的车长下拥有了非常不错的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对于一款不到 15 万的混动 MPV 来说,上汽大通 G50 可以做到宜商宜家。

目录

  1. 快速了解上汽大通 G50
  2. 动态驾驶感受
  3. 外观解析
  4. 内饰解析
  5. 储物及乘坐空间解析
  6. 总结

一、快速了解上汽大通 G50

-售价

 4 月 9 日,上汽大通 G50 混动正式上市, 新车共推出 2 款车型, 售价区间为 13.98-14.98 万。

-尺寸

上汽大通 G50 的长宽高分别为 4825*1825*1778mm,轴距为 2800mm。

-动力及续航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 1.5L 发动机加电机的动力组合,电机使用的是 P1 加 P3 电机。变速箱匹配的则是单档 DHT 变速箱。发动机的功率为 72kW,电机功率为 160kW。

续航方面,新车搭载了一块 18.65kWh 的电池包,CLTC 纯电续航里程 105km。

二、动态驾驶感受

对于一款 15 万级别的 MPV 车型来说,上汽大通 G50 的混动版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在动态方面,上汽大通 G50 有着不错的表现,像通过细碎颠簸路面和井盖路面时,车轮回弹干脆,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晃动。

并且在单边压井盖的时候,另外一侧只会有非常细微的感受,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是能够接受的。

那么在侧倾体验上,这次试驾的路线急弯不多,所以感受并不是特别深刻,就普通城市道路的左转和右转,上汽大通 G50 不会有太过明显的侧倾情况。

动力方面,对于国道上超车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深踩加速踏板,车辆就能够让你较为轻松的超越前车。

唯一需要优化的就是方向盘的转向手感,会有一定的电子味,在左转接右转的时候,会感觉扭力突然变大,导致转起来不够线性。

三、外观解析

外观设计方面,此次实拍的混动版车型在车头设计上相比燃油版有一定升级,在格栅造型上采用了类似全封闭的效果,使得新车看上去更有新能源的感觉。

车头标识方面,引擎盖上是上汽大通的英文标识。格栅则采用了大面积的封闭设计,但毕竟是混动车型,所以在格栅内部还是有开孔的设计。

日间行车灯方面,虽然看上去像是贯穿式设计,但实际发光的部分只有两边。

大灯则位于保险杠两侧,采用了远近光一体式设计。

在大灯下方,上汽大通 G50 设计有扰流口,能够让车辆有更好的风阻系数。

来到车侧,能看到采用了上扬的腰线设计,使得上汽大通 G50 从侧面来看很有动感。

尺寸方面,上汽大通 G50 的长宽高分别为 4825*1825*1778mm,轴距为 2800mm。

轮毂及轮胎方面,实拍车采用了 16 英寸多幅式轮毂。轮胎数据为 205/60 R16。

后视镜采用的是与车门相连的设计。配色为双色,下半部分是黑色,上半部分则是车身同色。

门把手为常规的外露式设计,没有学习成本。

在车辆左后侧,是充电口的位置,内部只有慢充接口;右后侧则是加油口的位置,支持加注 92 号汽油。

最后来到尾部,上汽大通 G50 的尾部采用了很有层次感的设计。尾灯也不是目前常见的贯穿式设计,很有辨识度。

高位刹车灯位于尾翼中间位置。

后雨刮是常规的设计,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也无可挑剔。

尾灯中间位置是上汽大通的品牌标识,使用的是与车头的一致的全英文标识。

尾灯造型为 C 字形设计,上半部分是示宽灯和刹车灯,下半部分则是倒车灯和转向灯。

尾部标识方面,左侧是上汽集团品牌标识,右侧是 G50 MAX 车型标识和 PHEV 标识。

后牌照架位置,能够看到配有一个后向摄像头。

超声波雷达方面,车尾共配备了三个超声波雷达。

四、内饰解析

内饰方面,上汽大通 G50 采用了较为简洁的设计,并且与当下主流设计也有一定差异,反而会觉得有点与众不同。

方向盘采用了双幅式设计,整体握感做的不错。

左侧按键用于控制辅助驾驶功能,右侧按键用于控制多媒体。

拨杆方面,左侧集成了车灯和雨刮功能,右侧则是怀挡。

在左侧还有控制后视镜和灯光功能的实体键。

仪表和中控屏采用了双联屏设计,只不过这个尺寸放到当下这个市场来说并不大。

在方向盘右侧还能够看到启动按键。

中控台中间位置,能够看到一排用于调节空调功能的实体键。

而在下方则有两个充电接口以及一个 12V 电源接口。

接着往后看,能够看到防止后加的位置,不过并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在后方还有一个排实体键。

来到后排,能看到一块显示屏,能够显示后排空调情况。

第三排扶手后方,能够看到配有充电接口。

车门能看到,使用的是有框车门。除了橙色位置是软质材质包裹,其余位置均为塑料材质。

门板位置能够看到常规的车窗控制实体键。

加油口开启位置在主驾车门下方。

五、储物及乘坐空间解析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方面,车门位置能够看到,水杯架和后方储物空间有隔断设计。

在主驾左侧位置,还有一个小储物空间,放通行卡没有问题。

前排水杯架内部配有限位器。

在中央扶手箱前方还有一个小储物空间。

中控台下方也有掏空的储物空间。

副驾手套箱打开后能够看到,内部没有材质覆盖。

中央扶手箱有着不错的储物能力,深度非常可观。

扶手箱后方是后排水杯架的位置,比较可惜的是,后排水杯架内部没有限位器。

在第二排空调出风口下方,能够看到有一个充电接口和一个 12V 电源接口,以及一个储物空间。

在第二排座椅位置,还能够看到设计有放手机的插槽。

第三排扶手位置,能够看到有水杯架和储物空间的位置。

最后来到后备箱,能够看到,后备箱支持 4/6 比例放到。能够行程一个相对平整的空间。

在打开盖板后,能看到后备箱下方还有一定的储物空间。

-乘坐空间

在看具体的乘坐空间前,我们先来看看座椅。上汽大通 G50 的座椅采用了分体式设计,在舒适性方面表现还算不错。座椅缝线设计较为简洁,符合这个价位的定位。

第二排座椅与第一排座椅保持一致,整体乘坐体验也是类似的。需要注意,第二排座椅为手动调节。

第三排座椅为三座,如果是三个大个子的人,会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到乘坐空间来看,当身高 180cm 的体验者把座椅调至最低且舒适的位置后,能够看到此时头部空间为一拳两指。

在保持前排不动的前提下来到第二排,在第二排最靠后的状态下,腿部空间为一拳两指,头部空间为一拳两指。

在第二排调到靠前位置,此时腿部空间为一指。

随后进入第三排,能够看到此时第三排的腿部空间为一拳,头部空间为两指。

编辑总结:不知道各位觉得上汽大通 G50 混动表现如何,在我试驾完之后,我觉得如果有拉货需求,并且还想满足节假日多人出行的话,上汽大通 G50 混动是一款可以考虑的车型。

毕竟在当下这个时间段,同级车型基本没有什么好选择,并且大部分都是燃油车。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