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汽车造电池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其实一直存在一些怀疑。而近期德国萨尔茨基特(Salzgitter)新电池厂破土动工,这是大众首座欧洲电池工厂。
整个投资约20亿欧元,计划在2025年投产,在满负荷运转下将能够生产40GWh的动力电池,供给50万辆电动汽车。
而在动工仪式上,大众首次提出了标准工厂的概念,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的Unified电芯定义,随着中国这边的技术发展,欧洲电池企业也在快速调整自己的电芯定义理念,快速从原有的卷绕迭代到新的方式—结合软包和方壳的特点。
而大众在欧洲6个电池工厂的蓝图,将由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负责,PowerCo还将负责整个动力电池价值链的活动,与合作伙伴一起投资逾200亿欧元发展动力电池业务领域,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亿欧元。
在未来的价值点上,欧洲人会设置原材料碳足迹、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等等壁垒。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占优势的产业链基础上,别人的弯道超车的方式有着欧洲特色,我们需要认真考虑这个事情。
在高渗透的电动汽车时代,电池是车企的命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众的原话是:In the case of battery cells, we are nothing more than fast followers at the moment, but if we do things right, we can be among the leaders in a number of years.(大众的电池运营负责人Sebastian Wolf如是说。)

PART 1:大众标准化电芯
和众多看好国内演进路线的同志们不一样的是,在圆柱、软包和方壳的选择之后,核心的比较,在于电芯装车后的使用状态。随着重量能量密度没有了补贴硬门槛,往后的发展,就是需要从电芯成本和制造效率,到整车空间使用电芯的效率来提升。
因此在之前的电池日上我们看到大众还是选择的MEB 590方壳电芯,到了这次我们看到了双端出的方壳电芯。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大众电芯的演变过程。

具体的规格在国轩高科环评的数据里面可以看到,尺寸是256*106*24.8——
- 256mm是宽度,也就是Tab出来的方向
- 106mm是高度,这和之前带Tab只算电芯肩高相比强了很多
- 24.8mm是厚度,基本沿用了方壳电池的厚度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能量上三元锂版本为425Wh,磷酸铁锂版本为294Wh。对应的能量密度为265Wh/kg和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分别为630Wh/L和435Wh/L。设计的充电倍率为2C和3C的版本。

从设计思路上来看,其核心逻辑是有一个比例极端的判断,凡是现在极耳在Z向的电池厂,水平都不算顶流,当然4680除外,因为在电化学体系和标准化方面,这里可以做到非常好。

从成本来看,大众对于这种刀片电池带来的成本下降是很乐观的。

PART 2:电芯制造方面的门槛
从各方面来看,大众建设多个电池工厂的核心要素是——
1) 强大的团队: 大众在美国也开设了基地,在全球寻找国际电池行业的顶尖专家,继续扩大团队。
2) 合适的合作伙伴: 电池项目建筑和生产工厂的建设。
3) 标准化: 如果单独计划每个工厂会花费很长时间,因此采用标准工厂的概念,同时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标准设计简化,加快了规划和采购流程,所有工厂的建筑物和设备使用相同的组件(各个国家的审批程序不同),标准工厂的基础是大众汽车统一单元,带来了高规模经济。

从目前来看,大众首座50GWh的工厂,确实可能和旗下Northvolt或国轩高科合作,前者Northvolt卷绕方壳做得好一些,国轩一开始就是被赋予软包叠片的路线,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仔细分析这座电池工厂,有点像是一个综合体,是整个大众在建设电池上人才聚合的地方,你能看到不光是电池制造,而是各方面都有涉及的。

小结:
当电动车渗透率在10%的时候,每家车企可以通过买电池来推进电动车;当渗透率达到25%的时候,买电池困难了、价格不受控了,车企有再大的采购需求,反而成了车企的负担;而到50%的渗透率、100%的渗透率,车企会怎样做?大家可以畅想一下。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ZEEKR小西 Lv.2
2022年国庆勋章
001
2022年国庆限定勋章,国庆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机翻,这种文章也能上首页?
浴血小米
看到和做到是两码事
XCX8087EPjR9
电池回收、再利用以后可能是一个大产业吗?
麻花 Lv.2
100天签到勋章
癸卯兔年限定勋章
宋PLUS DM-i
连续签到100天勋章奖励
2023年癸卯兔年限定勋章,在2023春节盲盒抽奖中获得。
所以未来电池创新技术相关行业会迎来人才需求吗哈哈哈~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