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新出行独家|飞凡第三台车和接下来的飞凡品牌之路
话题文章

日前,我们从飞凡官方独家获悉,此前代号 ES37 的飞凡新车型正式命名为飞凡 RC7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

此前进行伪装路试的飞凡 RC7

除此之外,我们还获悉了飞凡品牌近期的重大战略调整。关于飞凡是否保持独立/品牌战略更新/产品节奏变化等等,本篇文章为您详解一二。

一、 飞凡 RC7:主打家庭市场的科技纯电SUV

飞凡品牌的第三款车型将正式命名为飞凡 RC7 ,其中“R”代表飞凡品牌 RISING;“C”代表 COZY ;“7”代表产品定位核心,即飞凡 RC7 与品牌首款车型 R7 为同级别关系

回顾此前谍照外观,新车依旧包裹着较厚的伪装车衣,不过从造型上也能看出其设计语言会与 F7、R7 有所区别。

飞凡 RC7 整体会与此前飞凡发布的概念车 RC ESSENCE 本智有些相似,机盖呈明显下滑趋势,中网下方采用梯形进气口,车顶配备单颗瞭望塔式激光雷达,车侧搭载隐藏式门把手。

车侧部分,新车就没有像 R7 一样采用溜背式的造型,则是采用了主流的 SUV 设计,相信内部空间会有一个不错的表现。同时,谍照车还搭载了一个 21 英寸的大轮毂。

尾部方面,新车整体会较为圆润,采用的也是比较简洁的设计风格。灯组上预计也会采用贯穿式尾灯,搭配扰流板设计,尾部整体看起来也比较不错。同时,牌照框是布置在尾门处。

车型定位方面,飞凡 RC7 将和 R7 形成同级错位关系,R7 主打个性和颜值,RC7 则面向对科技和空间有需求的主流务实群体。

二、保持独立运营,品牌战略调整

在新车信息公布后,飞凡汽车向新出行独家详解了目前飞凡品牌的情况。

-内部多项调整

首先,飞凡近期的人员调整是为体系优化,飞凡的营销和渠道两部分将依旧保持独立运作。在独立前提下,飞凡将会针对营销前端、资源整合、技术定义差异化等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针对营销前端,飞凡营销前端将会深入一线,全力赋能大区——由于过去总部政策未能及时考虑当地情况,针对每个区域的营销政策将会分别重新做出调整;

其次为中后台资源重新整合,该方面涉及到降本增效问题,飞凡目前的销量增长成本过高,亟待做出降本操作。现阶段飞凡将与上汽乘用车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获取更多资源;

而在品牌定位上,飞凡汽车将会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对市场环境以及现有飞凡用户进行调研,飞凡汽车将采用“家庭智能舒适出行的电车首选”的新定位。新的品牌口号为“实力科技,舒适为你”,主要锚定 20 万左右的新能源主流市场,与其他品牌相比,飞凡汽车的目标人群更“知性稳健”,通过相互补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同源品牌区隔/产品规划

同时,在与上汽乘用车进行资源整合后,飞凡也将着手于与荣威品牌打造区隔:

飞凡品牌和荣威品牌定位的主要差异点,在于飞凡讲智能舒适用车需求,荣威更加强调国民用车需求;价格区间上,飞凡布局 20 万级别市场,荣威则是 10-15万级市场;而从能源形式上,飞凡目前专注新能源的研发布局,荣威是燃油车、混动、纯电三箭齐发。

对于后续的产品规划,飞凡品牌将会保持每年专注于一款新车型的节奏,同时对于现款车型进行年款改进。

-用户服务提升

而在最后,飞凡汽车表示,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飞凡汽车从三个方面做出提升:

一是在补能和产品迭代方面持续发力,围绕智能舒适,提升用户智舱、智驾、智电体验;

二是在渠道方面采用 1+N 的布局,在保持当前销售网络稳定、覆盖城市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 S-A-B 级商圈露出,以轻体的灵活模式提升渠道能力;

三是售后服务方面做出改变,如拓展销交服一体、优化售后服务网络等。

结语

走在艰难的道路上,放弃很容易,坚持走下去很难。但在组织架构和品牌定位重新调整后,接下来在年内正式登场的飞凡 RC7 将会极大的补足飞凡产品线的竞争力,我们也在此祝愿冲过重重险关的飞凡品牌,能够涅槃重生,焕发新的活力。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2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这个地盘用的什么,是R7一样的吗

好像不一样,据说RC7是新开发的E2平台

回复 清晨你是车企人员?这么多小道消息

回复 清晨那是减配了吗?前悬挂用的什么

回复 XC中大型suv不好说,因为目前没有看到这台车的全貌。但是我感觉比较乐观,因为你能看到谍照中前轮的刹车卡钳依然是后置的,说明上汽在这台车上依然希望保持较高的机械素质(你看看极氪001和007的区别)。所以大概率来说,RC7只会比R7更好,不会更差

上汽现在主力车都是E1大型平台,区别在于智己iO架构是全铝(连杆、前后副车架、塔顶),奥迪买的授权也是智己这套。而飞凡F7和MG Cyberster的塔顶和后副车架是钢。但即使这样,E1平台的低端系列的飞凡和MG也和吉利的PMA-1高端平台(极氪001和009)在同一水平(半钢半铝)

而早期的R7则除了前下摆臂几乎是全钢底盘,比较低端,但是也和吉利PMA-2低端平台处于同一水准(极氪007,Smart)。

飞凡团队裁了很多人啊

其实主要是裁掉了飞凡的自动驾驶团队(纯视觉路线),因为上汽集团从一开始就战略投资了Momenta(激光雷达+视觉 路线)飞凡团队的主力是回归上汽乘用车+分流去上汽零束。

回复 清晨那飞凡还有智驾吗,还会更新吗,像我这种买了带鸡的冤大头是不是最惨的

回复 karnuk飞凡的智驾换成更好的团队来弄了,应该更高兴

飞凡和智己哪个是亲儿子?

走恐怕来不及了,得“飞”才行

半价“Model Y”

我其实很不理解现在这些车都不更新迭代,那老车不就是纯放弃吗

有过负面,很难再转变消费者的观念了

其实找准定位很重要,我身边人只要体验过我的f7,都认为很舒适,很大气,内饰用料也很好,就是经常会说这个什么车?知名度完全没打开,渠道,宣传几乎为0,这还是在电车很多的杭州,曝光度真的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