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就一直在烦着这事儿呢。”
在法国这几天陪我的朋友阿辉一直边开车边念叨,他是一个定居在巴黎的河南小伙儿,我俩年纪差不多,他有一个 5 岁的女儿,一家三口美满的生活在法国多年了,今年准备把 2 个老人也接过来,原来的奔驰 C 不够坐了,准备考虑买一台新车,电动车是他一个重要的考虑方向。他算一个车迷了,平时研究颇多,但在法国,他的选择对象就太少了,他最近的方向是奔驰的 EQV 或者是燃油的 V 。

相比之下,中国的这类用户就幸福多了,有大量的纯电或者是插混 6 座 SUV 或者是 MPV 可以选择,价格也会更合适一些。
新出行在 2019 年疫情前,曾经发起过中国新能源垂直媒体的第一次全球探秘报道,走过挪威、英国、法国、德国、美东和美西这些地方(此文末尾有链接),探求当地的电动车使用环境和用户心理, 4 年过去了,海外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出行重新走出国门,带大家看看,不同国家的电动车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和几年前比,又有哪些变化?
一、街头车的一些细微变化
去年法国提高了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对于售价低于 4.7 万欧元车型,个人补贴从 6000 欧元增加至 7000 欧元,企业补贴从 4000 欧元增加至 5000 欧元。另外:
- 企业每购买一台低于 4.5 万欧元的纯电汽车或氢能源汽车,便可获得 4000 欧元的补贴;
- 对于价值在4.5 万欧元到 6 万欧元之间的汽车,补贴将降至 2000 欧元;
- 超过 6 万欧元的汽车则没有补贴。
- 每购买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可获得1000欧元补贴。
和 2019 年相比,巴黎街头的新能源车变化其实不算太大,还是混动为主流,日系丰田的混动车,加上 BBA 的一些插混的豪华车,加上 ZOE 等法国的小电动车,主流体系就是这样。






要说这 4 年的变化,就是一上一下,上就是特斯拉的数量和比例大大增加,巴黎主要是 Model 3 ,很少会看到 Model Y ,整个几天只看到过 2 台 Y ,但看到了几十上百台 3 ,应该算是巴黎最多的电动车车型了, 3 都是旧车,仅有的 2 台 Y 都是全新车,其中有一台还是出租车。



还有一个就是 ZOE 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很多都开了有一些年头了,车尾都有顶车的痕迹,还有一些大众的 ID. ,以 ID.3 为主,也有一些大众的 UP 。一下就是一些老旧电动车的退役,比如日产的 Leaf ,之前在法国保有量也不少,但这次基本没看到了,但本田 e 这次路上遇到过 2 次,萌萌的很受欧洲人喜欢。



在巴黎街头,看到纯电车的比例确实在明显的增加,虽然不像国内城市那么明显,而且巴黎的车牌我问当地人,也说没有绿牌这一说。我不严谨的估计,大概和中国 3 年前, 5% 左右的渗透率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在街头站几分钟肯定会看到个 1-2 台电动车,但整体比例还是不高的。


二、中国人的进攻
和 2019 年来的时候,没有半点中国人留下的电动车痕迹不一样的是,现在的巴黎街头,你还是可以感受到咱们中国人的很多进攻态势,我分别说说:
1、领克的另类攻势
这次在巴黎,我分别遇到了 4-5 次领克 01 PHEV ,无一例外都是蓝色,见车的比例还是不低的,我觉得能排进前三名,在新能源车里。

大家知道,领克在欧洲是采用的租售结合的模式,你可以以一个价格租车,当然你也可以买,最神奇的是,你组了这台车后,你也可以在 APP 上以共享的方式把这台车再有偿共享出去,做个“二房东”,据领克欧洲总经理 Alan 曾经和我说过一个案例,有一个人租车一个月,最后还能赚钱。

我觉得我在巴黎街头看到的多,是不是和这个模式也有一定关联,提高了这台车的使用比率,在街头会被看到的更多。我觉得领克的车,特别是小数字的,都很适合欧洲,不大但精致。
2、比亚迪的巨大野心
和领克的小打小闹比起来,比亚迪的野心可就大多了,他们在欧洲的行动应该是从北欧开始,去年开始进军巴黎,回想上次的巴黎车展,震惊了当地人,车展上最大最火爆的展台,就是比亚迪。
BYD 这个品牌名,我问当地人,说 Y 这个词的发音在法语里有一些复杂,整体还好,没有什么太多的歧义或者不能接受的地方。
这次我们探访了在蓬皮杜中心边上一条街的比亚迪店,这也是比亚迪现在在法国的唯一一家店,我们和店员也交流了很久,获取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给大家汇报一下:
这家店其实是比亚迪的一个当地代理商开的,叫“ By my car” ,他们旗下还有很多奔驰大众等其他的店,应该是一个经销商集团之类的,计划今年在法国开 7 家比亚迪店, 2025 年开 25 家。


现在店里摆的,就是比亚迪出海三剑客,唐汉和 ATTO 3( 也就是国内的元 Plus) ,汉当天摆的是千山翠版本,问了一下说 74000 欧元,如果普通版本少 4000 , WLTC 是 520 公里,唐价格一样, 400 公里。 ATTO 3 是 46000 欧元,还有 5000 的补贴。



这个店开了 5 个多月了,前 2 个多月主要在筹备,最近 3 个月才开始卖车,卖了大概 80 多台车了,主要以 ATTO 3 为主,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他自己之前就是奔驰的销售员。


我觉得比亚迪的代理商培训做得很到位,这个小哥不仅对这几台车很熟悉,对比亚迪甚至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也很懂,知道为什么叫 HAN 和 TANG ,知道国内还有秦宋等车型,知道我从深圳来,立马就知道深圳是总部,特能聊,导致我数次要打断他的疯狂输出。

店里的生意还不错, 20 分钟进来 3 组客,位置在法国非常主流大街上,但整条街只有他一家是卖车的,法国还没有流行中国这种商超店模式,只看到过一家特斯拉和雷诺的店这样。
因为阿辉也是法国的电动车潜客,他那天翻译的同时也详细了解了比亚迪的几台车,我问了他的感受。他说挺好的车,法国人就是还不太了解和放心质量,过一些日子后,应该会慢慢打开局面,但在法国的中国人肯定买不下手,因为比国内的比亚迪贵太多了,他们内心还是过不了这道坎。
我心想,没想到中国人当年遇到的进口车贵一大截的故事,重新在国外上演了。
3、曹操专车在巴黎
曹操在巴黎运营的故事我是一直知道的,因为他们在巴黎运营的负责人就是我一个朋友,经常在他的朋友圈里能看到他的分享,之前他们还和香奈儿 GUCCI 都进行过联名宣传。
这次在巴黎街头,我看到了很多次曹操专车,就是国内现在 LEVC TX5的那个插混车,现在国内也有一个叫“礼帽出行”,我在杭州坐过一次,里面特别多的有心的改造,对坐两排,空间巨大。看来他们在巴黎运营得很不错,在巴黎出租车大家习以为常的今天,也有 Uber 或者 BOLT ,中国人把这种中国的网约车的思维注入进来,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前景。

三、法国人对电动车的态度
感觉法国政府还是很积极在推动电动车的进程,但法国的车企好像欲望一般般,标致雪铁龙都没出什么像样的电动车,雷诺也抱着几年前的 ZOE 一直在卖着,但政策又比较激进。

我听阿辉说,法国 50000 欧元以下(在网上查好像说 4.5 万)的电动车,就能有 5000 欧元的补贴,低收入有 7000 ,而且还能免一些税收。法国买车税收还是挺重的,据他说买台奔驰 V ,要交 2 万多的碳排放税。
这几天在法国街头,只看到 3-4 个那种街边的充电桩,就是有点像中国某些城市的路灯充电桩一样,可以给路边停车位的车充电。还有一次在一个加油站里看到 3 个充电桩,还有一个地下停车场新规划了几个慢充。



除此之外,他说在巴黎,几乎不太可能有中国那种地面一大块场地,里面几十个充电桩的那种站,本身巴黎就没有那种室外停车场,巴黎停车全部都是路边,地下停车场在市中心也不多,所以大家充电的习惯还没太培养起来。虽然有一些 chargemap 等 APP 可以查到大量的充电桩,但实际能用的也没多少个。


有私人车位,能安家充的人就更少了,除非是有钱人有别墅的那种,他之所以考虑电动车,是因为他家在郊外,而且走路几分钟的地方就有一个充电站,我看了一下地图,还是一个有 150KW 的快充站,这才让他动了一些小心思。

最后:如果说 4 年前在法国还是感觉到一些和中国类似的电动车困局,那今天的对比,差距就是非常非常明显的了,中国日新月异的电动车标的选择和使用环境的改善,让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买车心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巴黎,显然这种变化是不存在的,大家还是在通勤买雷诺标致雪铁龙,豪华车买奔驰宝马保时捷的路子里,电动车只是他们一个小甜点,偶尔在自己特别方便使用环境的时候会想起,而在日常购车的大多数,都会遗忘。
这次我也去看了街头的汽车杂志,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电动车太多的身影,封面基本都还是燃油车,这和中国汽车媒体的报道主流差别也是很大的。

走的时候阿辉和我说,他最后可能还是会买一台燃油的 V ,这样一家人够用,平时也可以跑跑活儿,至于电动车嘛,好是好,费用是省,但短期在巴黎还是不太方便,而且也贵太多了,初期买的时候。
更兴东风筑澜阔 , 再掀巨浪谁与强。
随着时间的迭进,整个世界汽车行业都在面对百年未见之大变革,中国人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海外首站,大多选择了欧洲,法国蔚来还没有店,小鹏也陆续登陆了欧洲一些城市。接下来几天,我会去到北欧,去看看那里的领克、蔚来等店,也会去到荷兰,去看看很多中国车企欧洲总部所在地的情况,我争取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大家来看看,跟随新出行的视角,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期待中国汽车,能有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刻,我觉得我是有机会看到这一天的!憧憬之 ……
2023 新出行海外探秘系列二、三期回顾:
- 新出行独家海外探秘(二) |瑞典的见闻和李书福下的一盘大棋
- 新出行独家海外探秘(三) |荷兰的街头和一群在欧洲努力的中国人
2019 年新出行海外电动车探秘系列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