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位特斯拉 Model 3
海豹是比亚迪继刀片电池、CTP 之后,在整车集成层面的又一次变革,虽然没有像特斯拉那样大刀阔斧地连同整个车身一起进行调整,但对于一般汽车企业来说,却是一条更具操作性的渐进式方案。
同时,从如下的参数对比来看,海豹是比亚迪第一次正面 PK 特斯拉 M3/Y 的车型。

海豹比 Model 3 稍微大一些,但从续航、带电量、能耗来看,两者都非常接近。
在电池系统上,海豹的刀片电池集成方案要明显优于目前 Model 3 方形电芯大模组技术,所以整包的比能、轻量化,海豹更胜一筹。
但在整车上,由于二者在能耗上最后的数值差不多,所以可以推算出特斯拉在整车上的轻量化和集成做得更好。
从工信部的公告数据可知,海豹将会有 61.44 度和 82.56 度电两个电量版本,这与目前 Model 3 的带电量也基本一致。
电芯与整车布局
比亚迪的 CTP 和 CTB 都可以看作是基于电芯层面的一个创新,所以刀片电池也是海豹 BEV 的一个基石,因为对于 CTP 和 CTB 来说,电芯承担整车结构刚强度的份额是越来越大。
海豹 CTB 目前共有 3 款车型,分别是两个后驱(标续,长续),一个四驱(长续)。
标续后驱车型的高压系统是 EKEA 方式的布置,长续四驱的高压系统是 EKEB 的布置。


这里有四点值得注意:
(1)海豹上采用的电芯是比亚迪 150Ah 的长刀片电芯,它是 135Ah 电芯的一个升级,尺寸大约为960*90*13.5mm;
(2)这里给出的标续电量是 55.58kWh,这与我们上面看到的工信部电量有出入。
我的理解是,55 度这个电量,恰好是 Model 3 铁锂电芯没有升级前的总电量,之前比亚迪就按着这个来匹配的,但从今年开始宁德时代对电芯进行了一次升级,总电量就到了 60 度。
比亚迪为了在续航上与 Model 3 保持在同一水平,增加了标续的电芯数量,就是现在的 61.44 度。
(3)55.58kWh 是 116 个电芯串联,电芯为 150Ah,3.2V,可以推知 61.44kWh 的电芯数量为 128 个电芯,相当多了 12 个电芯,这样61度电的额定电压为 409.6V,属于低电压平台。
而 82.56kWh 的电池包为 172 个电芯串联,额定电压为 550.4V,属于中电压平台。
(4)海豹整个平台用了两种电驱动总成,一个是后驱的 8 合一,一个是前驱动的 3 合一,这两者我们在后续单独介绍。
整个高压器件及走线布置如下:

CTB 电池包布局
在海豹的发布会上,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海豹 CTB 电池豹的布局,与汉 EV 不同(汉 EV 是利用电池包的横向宽度,即电芯长度方向与行车方向垂直),海豹 CTB 是利用电池包的纵向空间,即电芯长度方向与行车方向平行。


海豹 CTB 的这个包两点值得注意:
(1)它在整个下箱体区域增加了纵横梁,我的看法是随着电芯对整车刚强度的贡献越大,单靠电芯本体的结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 CTB 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到比亚迪沿着汉EV(无纵横梁)→海豚EV(增加横梁)→海豹CTB(再增加纵梁),这种“逆电池包集成趋势”的退反现象,这是服务于更高层级集成度的需求。
如果电芯或电芯组件结构性能足够高,是可以再进化回去的,这是后面比亚迪可以去做突破的方向,也是宁德时代麒麟的机会。
(2)在此之前,考虑到海豹有两种电量,我猜想可能会有两种箱体。
这里来看,比亚迪的思路似乎更具经济性,所有海豹的底盘和电池豹外包络应该都是一样,但它在电池包的横向上留有扩展区,标续的电池包电芯是没有铺满下箱体的,两侧会留有比较大的空间。
而长续航的电池包应该是铺满整个下箱体,这样它的空间和质量比能都会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