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文章
管理
李想每说一个预言 都暗中想好了策略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30 万级、六座、增程、三联屏为主导的座舱系统,让理想 ONE 谱写了一个 30 万级 SUV 的销售奇迹。

在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或许是汽车市场的一个巧合。

理想可能就是“运气”太好。

而当我们如果在理想 ONE 发布前,将所有产品优势拆成独立的关键词,会发现都是彼时用户绕不开的“雷”。

  • 六座?为什么花钱不多买一个座椅?
  • 增程?做增程的都过的很惨,市场好感度很差。
  • 三联屏?我想要更多的是按键。
  • 30万级?国产自主品牌30万级卖的好的,根本没有先例。

这时候我们发现这根本是一场从上至下的“阳谋”。而巧妙的事即使剔除一项可能都很难促成理想 ONE 的成功。

无论是定价、六座、空间、智能化、增程,理想完全面向了一个家庭为主的增量市场,同时把品牌定价锁定在了 30 万区间,

在 2019 年理想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开始做「平台化」,价格区间锁定在了「 20-50 万」。

这就要求需要自研能力高、需要花费数十亿美金的成本、需要更强大的管理意识以及抗风险能力。

L 系列因此诞生。

有了理想 ONE 的先例后,平台化带来几个关键性变化:

  • 一致性体验:L7 L8 L9一致性体验,标配高速 NOA 、多屏多维交互、影音系统
  • 效率:一次性投入多款车型,划分了 MAX PRO AIR 系列,面向不同市场,实际基于同个底层开发
  • 成本:多车型把平台的研发成本做平摊,自研后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 供应链:供应链更为稳定、更安全。

时隔近两年后,当再步入北京,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但在暗流涌动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礼,无论从研发、人才、芯片、管理、资金到供应链,在这两年时间里都产生了巨大的波动,理想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要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比较特殊的分享,也可能是在座所有媒体朋友第一次听到的分享。”

在财报会议后,李想开了一次公开的“李想课堂”,也让我们认识了全新的“理想”。

一、「高压纯电」的价格会接近于「增程」

第一个话题,无疑是增程。

当我们都以为 「高压纯电」和「增程」 是互相排斥的关系时,李想从能源、用户体验以及成本出发,讲述了 「高压纯电」和「增程」 实际是一种互补关系。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理想一开始的版图中,增程是理想汽车出手的第一张牌。

即使大家都会觉得这是理想的一个“过渡性”策略时,李想却坚定的说增程路线会坚持到  2030 年,同时提出了新的 800V 高压纯电的技术双路线,直接跳过目前主流的 400V 路线。

李想认为解决用户的真实出行场景有几个考虑维度:

  • 第一是满足城市用电。
  • 第二是家庭出行的便捷性。
  • 第三是提高充电桩的效率。

解决这两个核心的是:

1、增程做大电池(40度以上)。

主要满足城市用电(CLTC 超过200公里),长途出行用油。

2、纯电高压平台提高充电速度。

提高充电速度,解决充电问题。4C 电池的时候可以做到 10 分钟充电 400 公里,2C 电池可以做到 20 分钟充电 400km。

3、降低成本。

结合风阻系数降低以及碳化硅平台的应用,100 度电池包 600 公里的续航可能在 800V 高压平台下只需要 80 度电池包就可以做到。车辆更轻的同时还能减少铝的使用,零部件成本下降 3-4 万。

这时候成本可以做到跟增程接近的价格。

4、提高桩的运营效率。

如果只提供 4C 但没有匹配4C 完善的充电网络,就像是一台 4G 手机仅有 2G 网络一样。

补能布局上,理想的三大路线是包括家里家充、 城市 200kW 快充(加油站附近布局),高速长途才是 480kW (高速网络)超充,其中超充还会开放给第三方车型。

而从布局成本看,李想提到几个关键数字:

每个超充桩会有五年成本分摊时间,如果布局一个 480kW + 三个 250 kW 的 3+1 站价格是 100 万人民币,五年分摊也就是 20 万,一年 1000 座也就 2 亿,只有 2% 的成本。

至此理想在能源的版图逐步清晰。

而当我们从理想单一“城市”版图看回“世界”版图,这时候各家的视角产生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 800V 高压纯电上,蔚来有不同的看法。

蔚来沈斐曾分析过 800V 需要应对的成本问题,和李想颇有冲击。

  • 第一 800V 电池包意味着串联电芯数量更多,BMS 传感器等更多,所以电池成本高,短期内只适合少数旗舰车型或者顶配车型;
  • 第二是铺设成本上,800V 高压快充站平均安装 4 个 300-400kW 的超充桩,合计容量 1200-1600kW,这时候对于电力容量的获取成本和难度都会成倍增加。(这个观点和李想契合,所以李提到布局主要在高速网络)
  • 第三是运营成本。如果 5-10 年里有超过半的电动车无法适配高压快充,运营商会纠结我 800V 要不要给 400V 的车型充,如果是会降低运营效率。

而对于小鹏而言,这个思路似乎又有些变化。

何小鹏提到淘汰混动的方式是「超快充、高续航以及自营充电站」的方式,在成本上的思路和理想有所不同,但布局思路相类似。

充电站的布局都是 1+3 的布局方式,而不是沈斐提到的四个都是 300kW 以上的超充桩。但是 S4 仅支持 400kW 的电容量,并且是拖动四根超充桩,可能在满站运营情况下在充电效率上会有影响。

布局上小鹏都是利用优先为城市布局,再往核心高速公路覆盖。

可以看到从解决驱动方式、补能方式以及基础建设上各家的策略有所不同。

  • 蔚来提供的换电站+储能两路优势,后期再利用储能布局高压快充
  • 小鹏主打高压快充,标配 S3,优势为 S4,体验为先。
  • 理想是采用 20 到 50 万增程+高压纯电的优势,把增程效率做的更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高压纯电,兼顾体验的同时也注重成本

二、城市 NOA 将会是决赛点?

智能化决赛上,李想会怎么想?怎么做 ?会带来什么?

这也是这次沟通会的一大重点。

1、怎么想?

李想认为智能化的核心竞争是 AI 。

软件从 1.0 向 2.0 的方向过渡,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是从手写规则到大模型驱动的过渡。

在软件 1.0 时代中,程序员通过代码来实现编程完成功能布局,在解决问题上更多的是通过问题定义、在通过代码去解决。

软件 2.0 时代,大模型的重点在于问题本身变得不再重要,只需要将大模型进行训练,让大模型去理解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

例如智能驾驶中系统需要进行分类,接着找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一个完整的句子。整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特征提取、分类以及推理的过程。

2、怎么做?

而衔接整个系统执行的是整个 AI 能力。

如何在大算力平台的基础上,AI  算法让系统看明白整个物理世界,这里李想重点提到了三维交互的能力。

1.0 智能驾驶算法中,看明白最重要的实际是一个平面,通过摄像头拍一张张图片去观察目标物,结合毫米波判断物体距离。

感知是通过规则判断,所以也就别指望下游能带来什么。

比如最开始的 LCC 识别加塞车辆的时候,系统凭借的是前方车辆加塞进多少公分我就要刹车了。

2.0 算法中,BEV 开始用 3D 的方式去理解,也用了视频流的方式改变了图片单帧的感知方式,完成了一个上帝视角去观看世界。

这时候有了视频流,相当于系统有了记忆,知道前后关系也给训练提供了基础。

看明白后如何去做好,李想提到计算机的两种工作方式:

第一个是行为学习。

行为学习也就是想我们人一样的“条件反射”式学习,也就是熟能生巧,不经过大脑思考直接通过小脑完成。

第二是认知学习。

认知学习则需要通过大脑的学习,例如要应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有一个思考决策的过程,在反复训练后最终成为一种行为学习。

放在智能驾驶上也是类似,系统把看不懂的问题放回到云端去处理,然后经过训练后有相对确定性的执行。

结合影子模式等学习方式,当系统也“熟能生巧”的时候,车端可以通过 GPU 或者 BPU 直接输出结果,也就像“老司机”的开法。

而这时候各家的差异化就在于「学习方式」上。

第一是大模型的学习方式,云端学习能否完成自动化的标注、自动化的分类还有自动化的训练。

第二是训练的质量,在上面我们看到训练不是去找到问题,不是知道对错,而是训练质量的变化。

李想对未来智能驾驶的竞争做了一个「判断」:

  • 如何降低车端的计算平台和传感器成本,从而尽可能做到每辆车的标配。
  • 比谁的“端到端”闭环数据多,只拿到一部分数据是没有用的,要拿到的是完整的端到端的训练数据。(标配够多、卖出去的够多)
  • 整个大模型的训练成本。今天无论是在车端我们使用 GPU,还是我们在云端使用 GPGPU,其实对于大模型而言都不是效能最好的方式。例如像英伟达做自己的 BPU,以及特斯拉做自己的 D1 的训练芯片。

判断以后李想提出了接下来的思路:

做好 AI 操作体统。车端操作系统不像其他操作系统允许延迟,因为可能延迟 0.5 秒就会车毁人亡了。

未来整个全系统链条都是实时操作系统,这样的操作系统在跑各种全新的大模型算法时候,效率就变得很关键了。

车端的 BPU 芯片、云端训练的 TPU 芯片是整个人工智能往后发展的根本。(这里说的比较隐晦,但可以看出理想接下来会参与到相关的芯片研发)。

“我们其实真正核心的智能驾驶的自研投入,是从特斯拉把大概的逻辑模型跑通以后,我们才开始正式投入的。”

捕捉到用户体验的价值点。AI 发展不是投入早,而是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才能有爆发的可能。

3、带来什么?

李想聊完了怎么想、怎么做后,最后一个是会带来什么?

李想提到了两个方向:

L 系列的 Max 版本将会在四季度交付基于大模型的城市 NOA。到 2024 年的时候,至少中高端车,如果不能提供城市NOA,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不会提供基于原来的方式做的城市 NOA,而是大范围覆盖。李想提到不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标定,当提供城市 NOA 的时候,会提供这种基于大模型的全部城市覆盖的 NOA 功能。

三、经营: 毛利率健康的门槛是 20% 

首先李想提到品牌。

品牌就是脑袋,产品才是身体。品牌有好的定义才是基础,因为有了品牌才能定义清楚产品。

正如开头所提到的“六座、多屏、增程”单独拿出来为什么不行?凑起来又行了?

有了清晰的品牌理念,才能让所有的资源投入、精力团结一致,当时这时候也会有取舍。

不然不同的团队都在开辟自己想要的事情,而不是用户需要的东西。

第二是产品

在产品上,李想从基础安全、产品价值、品牌向往感出发。

其中产品价值包含空间、舒适性、配置,同时再分成两部分,包括软件部分以及硬件部分。

其中软件部分核心是建立在中央域控制器、智能驾驶控制器上,用户提出的需求才有了优化的基础。

硬件的部分,汽车的硬件相当于 52 张扑克,你每多一个功能就得去掉一个功能,并不是加成本就可以解决。硬件本身是一个取舍关系,怎么做这个取舍,要围绕你的品牌,围绕你的用户,而不是为了研发团队自己的存在感。一定是为了用户的价值来进行取舍,为你用户群的价值做取舍。

最后需要建立完整的验证体系,李想提到会有完整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会写到连这个东西研发需要多少周期,所有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实际上线之后产生什么价值,这个价值怎么计算,都要做。

从需求的分析到需求的验证,再到零部件的SOR,再到后面零部件的验证,再到整车的验证,整个流程非常完整,没有任何人可以跳过去,不做完整的分析绝对不会立项,研发也根本不会去做。

第三是品牌的特殊向往感。

在移动的家定义上不能蜻蜓点水,如果像一个家,就要最大、最舒适的空间。

第四是毛利率。

毛利率是血,李想认为健康的门槛是 20% 。

  • 其中研发投入基本上在 10 个点以上;
  • 销售管理费用需要 7 到 8 个点;
  • 其余的是风险承担以及资本投入,比如建工厂。

毛利率够了,才能投入研发,理想共经历三个阶段:

  • 产品研发。就是 0-1 的理想 ONE 。
  • 平台化研发。L 系列,2019 年做的最重要的决定,是全力以赴做平台化。
  • 系统研发。这个阶段基于软件来做操作系统,还有包括背后的处理芯片。

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达到更高的研发效率。

理想目前的增程电动、高压纯电、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四大平台,以及子电气的小平台,都是复用的,所以 OTA 的效率很高,因为目前只有一个平台服务多个车型。

最后是交付能力。

每个产品都是一个长链条、长周期、试错成本高的过程。

-商业能力。包括营销能力以及直营模式。如何把产品100%传递给消费者,而不是把仅有30%的价值,而直营模式上采用中央管理的方式。

-供应链体系。供应链限制最大的为三电。目前供应划分三个分类:

  • 基础的供应:后视镜、保险杠等,这个和燃油市场没有太大区别;
  • 芯片类:例如域控制器,这个体系制造效率很高,目前市场较为成熟;
  • 三电:L 系列一个车型要三个电机,两个驱动电机,一个发电机。一年一台车要 30 万台的需求,三台车就是 90 万台,需求较大时就得自己建厂。包括800V 的碳化硅的自研也是类似,北京新工厂也要生产新的纯电车型。

在供应链需求中必须有 24 个月的前瞻能力,包括土地、厂房、招募、试生产等才能确保产能的稳定。而例如与海外供应商空悬供应上,有时候与国内供应商一起从建产线、厂房等确保二三级供应链,也是确保交付的前提。

同时供应链自制率也不能过高,30% 的自制率是比较健康的,包括自研后也会让供应商生产。

如果做全自制,就意味着当销量下滑40%的时候,需要背负40%里的全部杠杆、全部成本。这时候就特别怕遇到经济危机这种大问题。

四、总结

从0-1 开始,李想似乎把 1-10,10-99... 的阶段都已写进理想的规划里。

完成理想 ONE 的交付,这样才能活下来。所以交付作为整个企业的第一个目标,完成生存与回血的 0-1 关键阶段。

随后李想确定了「 2025 年实现移动的家」的战略,这时候整个团队的投入到自研的阵营中,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一种品牌自上而下的自我认知。

从产品价值看,坚持自研是理想产品安全、品牌、产品力的基础,也是坚持维护用户权益的一大核心要点,李想觉得这是护城河,任何时候都不能倒。

只有坚持自研才能把数据管理以及智能化系统闭环做起来,这样才能运营好数据。因为只有了解数据背后才知道怎么样能把真正的智能化做好,最后通过大量的数据去正向设计自己的系统,再服务自己的用户。

在品牌定位中,李想写的是家庭首选的豪华电动车品牌。

即使长,但易懂,而且没有一句废话,要做家庭、首选、豪华、电动车品牌…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