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C 、 4C 、 5C 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叫 5C ?
最近的车圈可谓是相当热闹,除了每周二固定发布销量排行榜带来的争议外,时不时还会来点不一样的新闻。
例如,前一天某家刚起诉了某个大 V ,隔天另一家又起诉了一群大 V 。
以至于网友戏称,在这个汽车行业变革时期,车企在激烈的竞争中还没消失,大 V 们先一步被起诉没了。
玩笑归玩笑,但不得不说最近的车圈确实很“热闹”,不同品牌的部分粉丝们都在努力寻找对方品牌存在的 Bug ,这些 Bug 包括产品、宣传口号等等。
这不,最近又到了充电倍率的问题,也就是 C 的问题。
对于这个 C 的出现,熟悉的朋友可能会比较了解,但也有很多小伙伴不清楚这个 C 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我就来简单聊一聊。( PS :为什么现在才聊,天天吃瓜没时间啊)。

一、 C 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C 就是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也就是形容充放电速度快慢的一个数值。
和那些数据越大越牛逼的道理一样,充电倍率 C 值越大也就意味着充电速度越快,所以车企为了宣传其充电速度快,就会把自家可以实现的最高倍率简单的列为 3C 、 4C 或 5C。
而充放电倍率则是充放电电流 / 额定容量得出的数据,例如额定容量为 150 A·h 用 150A 放电时就是 150/150 ,就是 1C 。
除了用充放电电流 / 额定容量得出的倍率数据外,还有另一个角度来形容充放电倍率,那就是电池充满所需时间,这个比较好理解。
那就是两小时充满电就是 0.5C 、 1 小时充满电就称之为 1C 、二分之一小时充满就是 2C 、三分之一小时充满就是 3C , 5C 就是可以五分之一小时充满。

因此无论是按照充放电电流 / 额定容量得出的数据,还是基于充电时长得出的数据都表明了在同等电池容量下 C 值越大,其充电速度也就越快。
二、车企宣传的 3C 、 4C 又是怎么样的?
在简单快速的了解完充放电倍率( C )后,我相信部分小伙伴脑海里肯定是「以后买车一定要买搭载 4C 电池的车型,这样 15 分钟以内就能充满一块电池」。
这个想法对,但也不对。
对的主要是前半句,那就是买车尽可能选择支持高倍率充电的车型;不对的点在于后半句,也就是 4C 倍率以上电池可以在 15 分钟以内充满。
为什么不对呢?
从宣传口径上,目前交付车型支持最高倍率的是 4C ,也就是小鹏 G9 的 4C 版本,其次就是小鹏 G9 的 3C 版本和小鹏 G6 的 3C 版本。

小鹏 G9 4C 版官方宣传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 400kW 左右,从 10%-80% 最快 15 分钟。

小鹏 G6 3C 版官方宣传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 280kW 左右,从 10%-80% 最快 20 分钟。

在看到小鹏 G9 4C 版和小鹏 G6 3C 版官方充电时间后,再结合上面充电倍率 C 的含义,大家肯定会想,这 4C 版本小鹏 G9 也仅仅是在 10%-80% 时间上做到了所谓的 4C 和 3C 。
这和上面说的 4C 等于 15 分钟充满和 3C 等于 20 分钟充满完全不一样啊。
这里有一个电池物理特性需要注意,那就是电池在进入到 80% 以后会进入涓流状态,进入涓流状态后,充电速度会明显下降。
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多小伙伴建议充到 80% 的原因,因为后面 20% 可能需要 30 分钟左右。
因此车企宣传的 3C、4C 或 5C 的充电倍率更多是一个营销宣传。
但这个宣传也不算欺骗,因为确实充电速度也得到了提升,而且这些 4C、5C 倍率也是基于峰值功率得到的,只是这个速度并不能持续性 100% 维持,有点类似于我们说的电机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的关系。
企业肯定想拿自己最大数据来宣传,包括最早的 60km/h 等速续航数据也是。
三、实测 3C 充电速度又如何?
从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到,小鹏 4C 和 3C 从时间维度主要是实现了 10%-80% 的 3C 和 4C ,那实际效果又如何呢?
在此之前我们虽然没有实测过小鹏 G9 4C 版充电速度,但测试过小鹏 G6 的 3C 版充电速度。

从实测的结果来看,小鹏 G6 3C 版在小鹏 S5 超充桩上从 10%-80% 用时 24 分钟,和官方宣传的 20 分钟是差了 4 分钟,在 10%-80% 区间大致符合 3C 标准。
除了时间之外,其次就是充电的峰值功率, G6 测试时取得峰值充电功率为 291kW ,在 80% 电量时功率为 151kW ,进入 85% 后功率下降到两位数,最终从 5%-95% 耗时 40 分钟。

这也就证明了,如果能以 291kW 峰值功率的充电速度充满全程,那小鹏 G6 搭载的 87.5kW 电池仅仅需要 18 分钟左右就能充满,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就是无任何瑕疵的 3C+ 倍率。
所以从实测角度也验证了车企是如何宣传 3C 或 4C 的,因此用户在面对 3C 、 4C 等宣传时也要冷静对待,高倍率的宣传可能意味着充电速度很快,但目前也没办法做到 30 分钟或 20 分钟去补满一块电池。
四、网上激烈讨论的 5C 又是什么?
在了解完 C 是什么以及实测 3C 电池的具体表现后,接下来我们来简单聊一聊网上激烈讨论的 5C 问题。
关于 5C 的宣传主要集中在理想汽车,也就是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基于 800V 高电压平台打造的 MEGA 纯电车型。

新车搭载的正是宁德时代首发的 800V 麒麟电池,宁德时代对其定义是 4C 电池。在理想科技日之前,理想汽车官方也称之为 4C 电池,但在科技日之上,理想汽车正式将其定义为 5C 。
针对这样调整,部分网友和博主认为理想汽车过于“鸡贼”。
但其实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如果以从 0% 充至 100% 的时间来算,理想汽车这个 5C 电池肯定是达不到,甚至 4C 、 3C 、 2C 可能都难。
但参考其它宣传 3C 、 4C 车企以峰值功率或 10% 到 80% 的充电时间来看,理想汽车或许应该也能做到同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的 5C 命名其实是和其他家宣传 3C 或 4C 一样,都是以峰值功率来进行最大值的宣传。
在这样背景下,如果单在这一点上去骂理想汽车“鸡贼”好像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毕竟理想汽车也只是规则的跟随者和利用者。
当然了,我们肯定希望车企在宣传这些的时候还是稍微克制点,真正从 0% 到 100% 确实做不到 3C、4C 、 5C 这么高倍率。反而不如放大 10% 到 80% 的充电时间或 10 分钟可充入的里程来宣传。
另外,我们也期待理想汽车搭载 5C 电池的车辆交付,交付后我们再基于实际环境对该车辆进行充电实测,到时候看看具体表现。
编辑总结: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电车型搭载高倍率电池,这种高倍率电池的出现在合适的充电桩上也确实能带来快速补能,但想要从 0% 到 100% 实现真 3C、4C、5C 确实不太可能。
因此对于这种高倍率电池带来的快速补能的宣传,大家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车企在宣传 4C 的同时还会给出 10%-80% 的充电时间以及 10 分钟补能多少公里的原因。
所以还是那句话,理性看待产品,从产品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