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动态
-
《威马M7高温测试的背后……》 ——To be a Leader,Not a follower. 以上是本次威马M7高温测试分享会的给出的主题,是不是挺励志的? 早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威马M7就已经实拍亮相过,只不过当时还仅仅是外观的实拍,没有涉及内饰的拍摄,对具体的参数也没有公布。 那在一年后,蓄力已久的威马M7给大家带来哪些内容呢? 【高温、高寒、高原,三高测试】 每一台量产车都不会少的环节,基本集中在吐鲁番、格尔木、牙克石等地,我几乎每次去吐鲁番和牙克石出差都会拍摄到各种品牌的测试车,非常有意思。 威马M7在埋头苦干的这段时间里,实际上是在对车型进行验证以及优化的工作,也经历的三高测试,简单给大家报一下成绩: · 地表温度60℃,百公里能耗为15.6kWh。 · 地表温度60℃,空调系统9.5分钟即可将座舱从60℃降至26℃。 · 地表温度60℃,充电38.6分钟电量从30%升至80%。 以上数据大家简单参考一下。 【智能座舱的迭代】 这期间也对 Living Engine 4.0 可自定义的5感智能座舱进行升级。 在会议上研发主理人也多次强调威马M7的创新,有自己独创的产品特色,并没有与其他车型一样随波逐流。 例如威马M7上的换挡机构集成在方向盘上…….采用了触控的方式,包括传统的转向拨杆也取消了…… 这确实是一种创新,当然以我们现在的使用习惯来评判,当然是极度不舒适,但实际的使用体验如何是否会超预期,这要等到试驾才能揭晓。 另外还加入了i-Rota超级表盘,在这个1.58英寸的小屏幕上能显示图片、表情等,车主可以自定义内容,并且用“按、拉、旋”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功能切换和调整。 【智能驾驶的决心】 M7 搭载了包含 3 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7 颗 8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在内的共 32 颗传感器、4 颗 NVIDIA Orin 芯片,总算力达 1016TOPS。 硬件直接拉满,但显然这套硬件并不会搭载在主销车型上。 研发主理人也在会议上对ET7等车型进行对比,通过感知硬件层面判断,M7确实可以和ET7等车型齐头并进,而目前更多的硬件是承担冗余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软件,也就是辅助驾驶的研发能力。 在这方面目前没有太多可披露的消息,当然这也是要体验过后才能够评判。 【对产品发布周期的一些思考】 威马M7在去年10月份亮相发布,除了几次发布整车测试结果以外,就没有了任何消息,连路上的谍照也没有,让网友不禁感叹威马的保密制度如此严密。 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必第二季度上海yq的缘故,是有一定影响的。毕竟威马的总部就在上海,包括研发、供应链等一系列原因,确实打乱了M7计划。 从威马拉长战线这件事引发了一些思考,包括近期有网友就几款热门车型的发布时间和伟健讨论,产品发布周期与其是否成为爆款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之间是有关系的,但关系不大。 例如蔚来ET7、ET5从发布到至少三个季度,还有小鹏G9、飞凡R7等。其中小鹏G9和威马之间的节奏还有点相似,G9也是在去年11月进行亮相发布,和M7节奏接近。 而G9同样也是在近期才开始释放一些车型信息,近期大家也发现几乎每周都会释放一些信息点,吊足大家胃口。 那大家说G9成为爆款的可能性多大?我认为是大概率的,毕竟G9的产品力一直在线。 反观威马M7,我们目前仅通过M7的部分车型信息没没法进行评判,但希望在正式发布时会有惊喜,特别是价格。 对于这类后置位选手,错过发布时间其实不是最关键的,如果错过最佳发布时间再加上不符合用户心中的定价,那才是致命的。 最后,到底什么时候上市/交付?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消息是可能会在10月份进行上市。 【那一年的夏天】 现在提到威马品牌,大家脱口而出地并不是M7,而是EX5,威马的功臣。说实话我对威马EX5这辆车是夹杂着一些个人情感的,这要从2019年的夏天说起。 当时我们院子就有一辆,充当工作车的角色,“小威”皮实耐用,当然也时常会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故障,但没有一次把我们丢在路上。 当时市面上续航超过500km的车型并不多,包括EX5-Z各方面都非常均衡,是当年妥妥的水桶车,那会儿EX5-Z算是长期霸占销量榜的TOP3。 况且智能化层面上的表现在当年15-20万区间内也比较无敌,大竖屏、语音系统、ACC自适应巡航都对我个人而言都非常新鲜,毕竟那时候我刚入行,对智能汽车的认知,可以说就是源于这台EX5。 当年威马靠着EX5的销量正式跻身新势力第一梯队,但随后不久便逐渐淡出舞台。如今也带着M7强势回归,这一次我们通过M7的产品亮点也看出M7独有的一些创新以及对智能化的执念。 呼应本次分享会的主题《To be a Leader,Not a follower》,当然也希望M7能找回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 Leader。
-
威马M7虎头蛇尾的发布会莫名其妙地就咔嚓一声黑屏结束了,留下屏幕前懵逼的我们,不过不影响我们对它的争论和探讨。 作为一个沉寂已久的老牌“新势力”,威马,在18年之后,第一次拿出了一台硬件配置足以站在所有新势力顶端的车型。 堆料堆满的M7,就像小米的11ultra一样,没有人可以否认其硬件实力,而最大的争议也和11ultra一样,在其“硕大且突出”的传感器组件上。 说下我个人的看法吧,我个人觉得,M7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和蔚来ET7那样做成车身融合设计,可能存在3个因素考虑: 1、参考其概念车MAVEN,最开始可能确实没考虑上激光雷达,所以没做车身融合设计,后期要增加激光雷达,再动车顶那肯定动静就太大了,所以干脆就直接硬怼设备上去,满足功能再说; 2、参考威马一贯的“科技普惠”口号,M7这车大概率有个类似P5那样不带雷达的走量低配版本,所以干脆做成这种高阶传感器附加的模式,可以共用一套车身,更方便生产和降低开模成本; 3、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为了赶发布,设计和测试时间都来不及了,先紧着出一版,反正还不是量产车型,接下来再慢慢完善造型和测试,明年北京车展正式发布的时候,再把做好流线型融合设计的传感器造型换上去。 至于车子的整体造型,其实我是满意的,虽然对比ET7和L7两台真正的豪华车型,M7的车长还是短了点,导致车头过于圆润,但相比之前的W6相对其概念车型削弱了肌肉感,成了奶油小生,M7起码是保留了Maven概念车大部分的设计观感,局部妥协的部分也被新增传感器组件的“突兀感”,以及更具科技感的车头灯语组合设计,给部分弥补了。而侧面由激光雷达+800万后视摄像头组成的的“盾式”造型,个人觉得算是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上达成了比较好的统一。 从威马全车只有左后方一个充电盖口可以看出,M7应该是快慢充一体集成在左后方了,这应该是最优解了。不过右侧没有盖板,威马独门黑科技“柴油加热”系统莫非去掉了?还是说量产车才会加上呢?希望这个不要放弃啊,对北方车主来说,这个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长续航,和硬件配置是一个纯电品牌实力的标志,没有这个,很多消费者都懒得进店去进一步了解。而好比消费者兜里只有十块钱,但他进店会先去看二十块的货品,然后再坐下来和销售聊十块钱那货,能不能八块钱买走…威马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且只有10块钱的货,导致很多人在简单对比后,根本不愿意去进一步了解威马的产品,加上EX5口碑的衰落,进一步放大了威马产品的问题。如今,在经过3年多的徘徊后,威马终于通过M7补足了这个缺陷,接下来,就看价格是不是到位了。 威马在18-19年之所以能够站稳新势力前三,甚至一度“坐二望一”,就是因为其EX5当年确实拥有同价位区间中的长续航,同时,定价卡位精准,空间、配置、续航的搭配,成就了自己性价比突出的优势。可惜,自从EX6和W6两款6字车型发布以来,价格都没有什么优势,导致销量惨淡,所以希望已经沦落到第二梯队的威马,可以抓住这次M7的机会,好好完善自己的价格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口碑,真正做到“科技普惠”。
精选内容
-
最高涨幅 25000 元 威马全系车型价格调整
阿迪同学 点赞 4 评论 25
-
盘活威马要走几步棋?Show Time
深圳土特产批发 点赞 1 评论 0
-
威马汽车还能撑多久?IPO无下文,又传员工被降薪...
吴雨00 点赞 0 评论 0
-
将于第四季度上市 威马M7完成高温、极寒测试
伟健 点赞 4 评论 8
-
同比增长 62.2% 威马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 21738 辆
阿迪同学 点赞 1 评论 5
-
时间不等人,威马死磕IPO
BusinessCars 点赞 3 评论 1
-
迎来无人泊车的闭环?解读威马无人代客泊车 PAVP !
飞机先生 点赞 3 评论 4
-
威马 M7 将搭载速腾聚创 M1 固态激光雷达
张一根 点赞 1 评论 3
-
车顶区域调整优化 威马 M7 新造型官图发布
张一根 点赞 0 评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