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博 Blood旌旗) 雷锋网昨天写的那篇小鹏的稿子,花了很多心思,挖出了很多料,可以看看。 不过其中有些地方吧,可能因为不太了解汽车行业,囫囵吞枣的放出来了,我且做个勘误: 1、小鹏跟宁德时代斗法,引入其他供应商,这不是正常的事情吗?这咋能怪罪? 传统车企绑定宁德那是他们蠢,理想还用宁德那是因为单车用量不大。 但是蔚来自己都要做电池了,特斯拉直接引入弗迪,极氪是宁德加威睿......只要纯电车产量大到一定程度,摆脱宁德供货的唯一性是必然的,没有人会选择跟霸道的宁王直接绑死。 2、激光雷达这段我也很不理解,写的有点奇怪。 首先 Livox 不是大疆的,是大疆孵化的企业,大疆有自己的 ADAS 全套解决团队。 然后 HAP 这个雷达确实量产时间比较快,虽然有非重复扫描这样的技术问题的,但是小鹏 AD 团队已经不想等了。 速腾当时的情况不清楚,但当时华为长距离 96 线 Lidar 应该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阶段,以至于极狐 S Hi 版本都是装的速腾 M1;后面量产的好像也不是 96 线,而是 125 线的新型号。 更何况,大嘴巴不得看车 BU 的 Hi 路线那啥...怎么会为了一个激光雷达,3 次找何小鹏?个人认为可能性太低了。 至于蔚来,人家直接投资了图达通,也不太可能出现“先选速腾,而后突然变卦选图达通”这种事;图达通猎鹰的电路板都是蔚来一起搞得,这可不是直接变卦就能搞定的。 3、平台化的描述也比较奇怪 啥叫“蔚来的所有车型的设计都是跟着电池包走的,在此之上做研发”,蔚来现在是 2 个底盘平台,2 个电气化平台,在此之上组合了好几种车型:ES7 是 1 代改底盘+2 代电气,ET 5 是 2 代底盘+2 代电气.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蔚来岂不是更值得批判一番? 理想从 L9 到 L6 其实也不能叫完全的平台化,是投入更少的“缩小”;L系列是专为 SUV 设计的,很难搞轿车之类的其他车型。 其实小鹏策略也是一致的,D 平台到 P5 就完了,G9 就是在P7 底盘上改出来的;其实更类似理想的做法,只不过小鹏在电气系统上做的手术要大得多,800V 和域控的大手术判若两个平台而已。 所以这部分批判的有些奇怪,我不认为小鹏这部分有问题。 4、汽车租赁公司SIXT和比亚迪的大单,没有那么简单 这段描述,显得何小鹏是个弱智——我靠,送上门的10 万辆大单不要,这么好的出海机会不要,是不是傻子? 但这个大单非常棘手,Sixt租车在书面声明中强调:今后6年中总共採购的10万辆比亚迪电动车,绝大多数都会在运行约一年后返售给比亚迪,因此比亚迪在Sixt车队中的总体占比不会超过10%。 看到没,等于是送车过去给 Sixt 玩一年,然后你就要承担后面的一屁股烂摊子了。 我迪家大业大,10 万辆车也就是毛毛雨,小鹏呢? 哪怕就是 10 万辆 P5,1 年之后给你踢回来 6 万辆,怎么处理啊? —————— 其他部分我不懂,也没有证据和消息源,姑且当一种说法看看,就这样
最后编辑于 · 2022-12-02
  • 全部评论9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租车那个事我不信,租车商傻了吧,花2-3倍的价格买g9高科技纯电操控大玩具?每次客人租车得培训如何使用车机?定期更换21寸米其林psev?一个一个都是马后炮,在买的好的时候看衰,在大家都看衰的时候看好才是真nb

G9带拖车钩,byd没有这个配置

回复 丹哥那还得买个纪念版,有拖车需求还租电车真是绝了

回复 狮子头欧美都需要这玩意

回复 丹哥并不是,美剧看多了

那篇我读完了,一开始看有些观点是认同的,但读到最后一句“何小鹏自动驾驶又押错宝了”看似轻描淡写,但总有种怪怪的、被套路的感觉,好像前文都是为了铺垫出这个论断——既然有那么多既定的判断失误,那自动驾驶肯定也是——这样心理引导读者。恰巧xp刚发完财报,觉得那篇有出于某些目的带节奏的意图

毕竟股价下跌的时候什么鬼故事都会出来,艹老师分析的挺好的,跟宁德闹翻算什么错误,不过激光雷达没得洗,p5和g9激光雷达不一样,会导致点云数据也不同,很难复用,小鹏内部各自为战是肯定的,归根结底还是何小鹏没把精力专注在小鹏汽车上

这篇文章只是第一季,买了坑,深信第二季还有反转的。

中肯的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