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Max only)很惊艳,我感觉销量会很好,说不定和model 3/Y一样成为街车 之前一直完全不在关注圈内,但如此大的流量,看了几个车评,说说感受: 1. 储物空间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前后备箱,车内储物空间设计,在一辆运动型设计的车上,简直无可挑剔,证明从设计一开始就想的很明白,个性和实用之间的完美把控 2. 车内空间看车评人的演示也可以打不错的分数了。前排的头部空间(180车评人演示),后排超2拳的腿部空间以及3指左右的头部空间,头部虽不富裕,但就这个轿跑的车顶线条而言,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3. 性能层面,数据上来看无可挑剔了(Max),现在时代是真的变了,以前7秒的车车评人用语就是很够用了,6秒就有点性能了,5秒就很有推背感了,4秒就是性能车了,3秒就开始进入超跑领域了,2秒开头的车就是超神了...结果现在一辆零百2.78秒还是无延迟电驱动的轿车,在车评人的评价里也就是,动力绝对“够用了,很满意“哈哈。但是自己没开过无法评价,底盘能不能驾驭2-3秒级别的狂暴动力不知道,但是99%的人也不需要用到。直线够猛就行了,开放道路没法儿体验底盘极限 4. 续航和补能方面,数据也是近乎完美了。入门400V 700公里续航,说狠点打7折有490真实续航;性能版都有810公里续航,最狠7折也有560+公里的真实续航了,在20万出头,以及不到30万这个区间内,很难再去挑剔些什么了。补能方面肯定目前还是短板,虽然理论充电时间看上去能接受,15分钟补能多少公里,但是毕竟入场晚,和特斯拉的超充网络,蔚来的换电+超充网络这种高端专属补能体验相比,是数年记,多个段位上的差距 5. 智能化层面,从来没有用过小米的任何产品,所以主观上没有任何体验后的发言权。但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小米生态的名气总归是如雷贯耳,不明觉厉,听上去就觉得是非常强大的存在哈哈。但是周边朋友家里有米家产品的,也聊到说性价比是高,但不经用,用用就坏了,所以我对于智能化整体的感觉应该还是比较中性的。应该会是很好用的车舱,家里要有很多小米的家电应该也会有挺好的联动 6. 外观层面,之所以把外观放到最后来说,就是因为这个会直接牵引出我最后的结论。首先,我认为SU7是一辆在外观设计上很有追求的车,主观上对于我而言是一辆漂亮的车,更是一辆运动的车。小米的第一辆车,不是一辆四平八稳软趴趴的大SUV,不是一辆标标准准正正经经的B/C级轿车,而是一辆有着很流线动感的线条,电动尾翼,低趴的前脸,和很多运动感十足套件加持的运动型风格四门小跑车设计,这点实在是有追求!但是不可否认,这辆车的设计还是有着很多致敬保时捷设计元素的影子,不过这无可厚非,因为保时捷是这类运动型车的经典中的经典,你不参照标杆还能参考谁?并且区分度也很明显,但只是乍一眼看过去确实很保时捷,所以这会牵引出我最后的结论 结论:以上所有,我认为都会支撑SU7成为一款爆款车型,甚至到街车的程度。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转折,让我这类人会很抗拒,第一是性价比很高的车型成为爆款后,我会不想加入街车大军,实话实说会觉得有点没面子,并且还是一辆有着很强致敬元素的车型。但是,看好小米首战,希望小米首战告捷!!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可以兄弟 挺中肯的 不过也有不少小缺点 座椅没按摩 后排没通风 后排座椅角度不可调 没双腔空悬 pro竟然没hud 前备箱没电动? 但是无伤大雅 总体还是特别香的

确实,挺多遗憾的吧

其实前排通风+加热配后排加热真的够了,小米也不是豪华品牌不太需要,座椅按摩在我车上基本摆设,家里按摩椅用的也少啊

回复 TT_bimmer有道理,但是后排通风真挺重要不过没事,我明年才买车

回复 WAYNEx哈哈,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成为街车要给产能时间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防晒,确实戳中了女生心窝哈哈哈,我真的会因为长续航动摇800v,就是现在订单量太多了,想去试驾短时间内还是很难,雷总高考完要开始上大学了

我是感觉有这个卖相,但买之前都肯定要好好开开的,后面再去试驾体验下底盘质感

回复 TT_bimmer嗯嗯 去试驾更稳妥

2024-03-29 回复 举报

🈶成为街车的潜力

对啊,如果产能跟得上,实际开起来和账面数据一样美丽,为什么不会成为街车呢?

岂止告捷,简直是大捷

对大捷,希望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