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测试理想 L8 Max|为了测试 L8 我们拉来了一台问界 M7
新出行原创 · 精品文章

2022 年 9 月 30 日,理想汽车正式推出全新一代理想 ONE——理想 L8 车型。

在上市发布会之后,新出行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关于理想 L8 非常详细的静态实拍,感兴趣或还不了解的小伙伴可点击此链接 静态深度体验理想 L8。

随着静态内容的释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于理想 L8 动态表现又开始期待了起来,所以这一次的内容就是关于理想 L8 的动态试驾。

在这一次的理想 L8 Max 动态试驾中,为了让小伙伴可以更好的了解理想 L8 的表现,我们还找来了市面上另一款同为中大型增程式六座 SUV 的问界 M7。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问界 M7 四驱版车型还未交付,暂时只有售价 31.98 万元的两驱舒适版,而理想 L8 则是全系四驱,并选装了 21 英寸轮毂。

目录

  1. 理想 L8/问界 M7 纯电续航测试
  2. 理想 L8/问界 M7 亏电油耗测试
  3. 理想 L8/问界 M7 直流充电测试
  4. 理想 L8 Max 动态驾驶感受
  5. 理想 L8 Max 高速 NOA 感受
  6. 理想 L8 Max 和 L8 Pro 的区别
  7.  理想 L8/问界 M7 测试成绩汇总表

一、纯电续航测试 标准统一两车测试环境一致

首先是纯电续航测试成绩,在拿到车辆之后我们首先对两车进行了纯电续航的测试,测试方法则是基于 XCX-Test 标准,在增程器第一次启动介入时我们结束纯电续航测试。

首先是路线选择方面,这一次我们是在上海进行的能耗测试,路线选择方面是从比斯特上海购物村出发,途径虹桥康得思酒店,最终再去往嘉定希尔顿酒店。

这样的一条路线下我们选择不走高速,所以会经过较多的红绿灯和部分限速 80km/h 的高架,整个路况相对比较接近我们日常上下班出行环境。

纯电续航测试后部分高架限速 80km/h

空调设置方面,测试时上海的气温相对较低,气温在 21 摄氏度左右,我们的空调设置两车均设置为 25 摄氏度 AUTO 模式,会比 XCX-Tset 标准高一点点,但两车是一致的。

驾驶模式方面,纯电续航测试时两车均采用纯电优先,理想 L8 Max 采用的是舒适模式能量回收设置为强问界 M7 则是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下 M7 系统默认动能回收为强,在该模式下不可自行调节回收力度。

问界 M7 驾驶模式采用节能模式

除了空调、驾驶模式和动能回收采用相同的设置外,我们在行驶中两车也是完全的一前一后,停车也是两车一起停车,车上的载重和乘客也都是一致。

两车全程在一起

1、理想 L8 Max 实测成绩 132.2km

理想 L8 Max 满电后仪表显示 WLTC 纯电续航为 173km(官方公布续航为 175km),满电后我们就开始了纯电续航测试,最终在行驶了 132.2km 后,理想 L8 Max 能量图显示增程器第一次介入。

理想 L8 Max 满电后显示 WLTC 续航为 173km
理想 L8 Max 行驶 132.2km 后增程器介入

也就是说,在城市较多红绿灯道路以及部分高架道路下,理想 L8 Max 最终纯电续航成绩为 132.2km ,表显驱动能耗(单纯的驱动能耗)为 17.8kWh/100km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增程器介入后,我们就结束了 L8 Max 的纯电续航测试,但此时理想 L8 Max 依然剩余 35km 的纯电续航。

这个时候如果你依然想用剩下的这 35km 纯电续航,那只需要开启强制纯电模式,在强制纯电模式下,L8 Max 的电量可以消耗至 3% 的电量。

如果选择强制纯电的话,理想 L8 Max 的纯电总续航里程会在 150km 左右。

2 、问界 M7 舒适版 实测成绩 162.6km

问界 M7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 WLTC 纯电续航为 195km(官方公布续航为 195km),满电后我们就开始了纯电续航测试,最终在行驶了 162.6km 后,问界 M7 显示增程器第一次介入。

问界 M7 满电 WLTC 续航为 195km
小记里程清理后行驶 126.6km 后增程器介入,拍摄时变成 162.7km

也就是说,在城市较多红绿灯道路以及部分高架道路下, 问界 M7 舒适版最终纯电续航成绩为 162.6km ,表显能耗为 19.2kWh/100km ( PS:问界的能耗包含空调等能耗,理想的是仅为驱动能耗)。

在第一次增程器介入后,我们就结束了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测试,结束后问界 M7 仪表盘依然剩余 20% 电量和 39km 纯电续航,不过问界 M7 在剩余 20% 的电量下不支持强制纯电。

问界 M7 增程器第一次介入后 仪表剩余 20% 电量和 39km 纯电续航

从实测结果来看,理想 L8 Max 显示的是驱动能耗,问界 M7 显示的是综合能耗,所以在能耗层面两者并不能直接对比。

实际纯电续航测试结果来看,两驱版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为 162.6km ,四驱版理想 L8 Max 是 132.2km 。从增程器第一次介入的成绩来看,两驱版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但是,理想 L8 Max 支持强制纯电,强制纯电后,理想 L8 Max 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可以到 150km 左右,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二、亏电油耗测试 同样是统一的环境标准

其次就是亏电油耗测试,做为一款增程式 SUV 车型,两款车型的使用场景都秉承着「城市用电 长途用油」,所以在测试完城市纯电续航之后,我们也对两车进行了高速亏电油耗测试。

首先是路线选择方面,这一次的高速亏电油耗测试是从中国石化建通加油站出发,经 G1503 沪嘉高速嘉定城区收费站上高速,到达 G15 叶新公路收费站后折返回到中国石化建通加油站,道路限速 100km/h 为主。

也就是说,我们高速亏电油耗测试前和测试后会在同一个加油站、同一个位置上的同一个加油枪将油加至油口可见位置,尽可能的保证测试环境统一。

空调设置方面,我们和纯电续航测试一样,依然是 25 摄氏度 AUTO 模式,并且两车也是全程都在一起,一前一后的行驶。

1、理想 L8 Max 实测油耗 7.9L/100km

出发时,理想 L8 Max 表显剩余纯电续航为 20km ( 12% ),加满油后仪表盘显示燃油续航为 927km ,之后我们开始高速亏电油耗测试。

出发前理想 L8 Max 剩余续航 20km,满油续航 927km

最终行驶了 110.9km 后,理想 L8 Max 到达了出发时的加油站,此时表显剩余纯电续航已经升为 35km (比出发时多出 15km ),表显油耗为 7.9L/100km

行驶 110.9km 后,L8 仪表盘油耗为 7.9L/100km

最终将燃油加注至肉眼可见位置后,加油机显示理想 L8 Max 加入 8.76L 燃油,根据燃油加注量换算过来,理想 L8 Max 的高速亏电油耗是 7.9L/100km。

2 、问界 M7 实测油耗 7.0L/100km

出发时,问界 M7 表显示剩余纯电续航为 40km ( 21% ),加满油后仪表盘显示燃油续航为 905km ,之后我们开始高速亏电油耗测试。

亏电油耗测试出发前 问界 M7 剩余 21% 电量

最终在行驶了 115km 后,问界 M7 到达了出发时的加油站,此时表显剩余纯电续航已经升为 48km (比出发时多出 8km ),表显油耗为 6.5L/100km

亏电油耗测试结束时 问界 M7 剩余 25% 电量
M7 亏电油耗结束后仪表显示行驶 115km 油耗 6.5L/100km

最终将燃油加注至肉眼可见位置后,加油机显示问界 M7 加入 8.02L 燃油,根据燃油加注量换算过来,问界 M7 的高速亏电油耗是 7.0L/100km。

从高速实测结果来看,四驱版理想 L8 Max 和两驱动版问界 M7 的实测油耗分别是 7.9L/100km 和 7.0L/100km ,做为一款中大型 SUV 能有这样的油耗表现确实都不错,特别是 L8 Max 还是一款四驱车型,而且出发前 L8 Max 的亏电电量更低。

不过,这里有一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高速亏电油耗的测试我们均采用「纯电优先」模式。在纯电优先模式下;

  • L8 高速行驶中由最初的 20km 续航反充至 35km ,提升了 15km ;
  • 而问界 M7 在相同环境下由最初的 40km 续航反充至 48km ,提升了 8km。

因此,在「纯电优先」模式下,理想 L8 Max 的发电能力确实会比问界 M7 要更强

另外,因为这一次是高速亏电油耗测试,反充回来的纯电续航需要相对低速消耗,最终我们到了城市道路中并没有去消耗掉,如果消耗掉的话,实际油耗会更低,大家注意下。

三、充电测试 理想 L8 全程用时更短

充电方面,做为一款增程式 SUV 车型,两车均采用了 40+kWh 以上的电池组,这样的电池容量甚至超越了一款 A00 级别的纯电小车,所以大家对于两车的充电速度也是很感兴趣。

在低电量状态下,我们在同一充电站采用相同的额定电压 750V 、额定电流 250A 的充电桩对两车同时进行了充电测试。

1、理想 L8 Max 30%-80% 用时 24 分钟

最终理想 L8 Max 在该充电桩上从 30% 充至 80% 用时 24 分钟,从 20% 充至 100% 用时 56 分钟,峰值充电功率是 74.6kW ,接近 2C 的充电倍率。

理想 L8 Max 在 25% 达到峰值充电功率 74.6kW

从充电曲线图可以看到,理想 L8 Max 的整个曲线变化是比较有规律的,从峰值功率之后呈现阶梯形式下降。

2、问界 M7 30%-80% 用时 26 分钟

问界 M7 在该充电桩上从 30% 充至 80% 用时 26 分钟,从 20% 充至 100% 用时 65 分钟,峰值充电功率是 70.6kW ,同样是接近 2C 的充电倍率。

问界 M7 在 30% 电量时达到峰值充电功率 70.6kW

从充电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到,问界 M7 的整个曲线变化图和理想 L8 Max 类似,同样是呈阶梯式下降。

从测试结果来看,两车在同一充电站、同一时间、同一类型的充电桩下,两车的峰值充电功率和 30%-80% 用时相当;

  • 峰值充电功率,问界 M7 是 70.6kW 、理想 L8 Max 是 74.6kW ;
  • 30%-80% 的充电时间,理想 L8 Max 用时 24 分钟,问界 M7 是 26 分钟。

不过从全程充电时间来看,理想 L8 Max 从 20%-80% 用时为 56 分钟,而问界 M7 则需要 65 分钟,所以在全程充电时间方面,理想 L8 Max 会更有优势

四、动态驾驶 仍是舒适的家庭定位调校

在聊完了理想 L8 的实测数据部分之后,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波主观的驾驶感受。

可能是因为全新版软件的关系,L8 Max 在通过一些坑洼路面以及起伏明显的路面,后桥的“拉力”变得更紧致,使得车辆不会出现前后余振的现象,这点是和之前试驾的理想 L9 会有些许不同。

经过咨询之后发现,接下来 L9 也会更新这一版软件,针对用户反应的起伏感问题进行修正。

L8 和 L9 的驾驶差异其实不太明显,相差不大的轴距也没有明显的质感差异,典型的舒服、好开。

方向盘依然很轻盈,不过这种轻盈对于讲求驾驶的用户来说,自动回方向的一瞬间显得慢了点,手必须要扶一把。这对于掉头口之后的直线行驶,用户需要习惯一下这种“扶一把”方向的驾驶风格。

整车的素质很高,标定以舒适为主,尤其是在高速工况下,L8 和 L9 都非常适合这样的出行场景,跑长途舒适。

但是在城市道路中,尤其是我们经过了几段上海高架桥后发现,空弹的初段会零碎传递一些振动反馈,其实对于一台舒适型 SUV 而言,这种反馈是不需要的,工程师说下一个 OTA 版本也会修正这个问题。

对于一台 40 万以内的 SUV,理想 L8 的最大优势在于一体感强,尤其是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良好的静谧性、不需要过多投入驾驶神经,这样就足够了。

特别是在静谧性方面,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对行驶中的 NVH 进行测试,但我们在静止时对增程器启动和不启动的车内噪音变化进行了实测;

  • 关闭空调增程器不启动, 理想 L8 Max 车内噪音值是 36dB,启动增程器后车内噪音是 41dB;
  • 关闭空调增程器不启动,问界 M7 车内噪音值是 36dB,启动增程器后车内噪音是 44dB。

加载中

理想 L8 Max 增程器启动前后噪音值对比

加载中

问界 M7 增程器启动前后噪音值对比

从实测的结果来看,换装了 1.5T 增程系统后,理想 L8 Max 包括理想 L9 在增程器动静方面小了很多,如果你是从燃油车阵营转换过来的,或是纯电车主对增程器没那么敏感的,理想 L8 Max 这套增程系统的噪音控制肯定会给你惊喜。

五、Max 智能驾驶 一个更愿意用的高速 NOA

这一次试驾有一个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本次试驾体验并没能体验到 Pro 版本车型的高速 NOA 辅助驾驶,暂时仅有 Max 版本车型开通了高速 NOA 辅助驾驶。

L8 Pro 版本车型的高速 NOA 功能可会在 2023 年 2 月份左右上线(具体时间以官方为准),不过 Pro 版本车型交付时会有 LKA(理想的 LKA 也就是 LCC)和 ACC 等功能。

L8 pro 交付时就会有 LCC 和 ACC 但 NOA 需要 Q1 季度

而 L8 Max 的辅助驾驶硬件和我之前体验到的理想 L9 辅助驾驶硬件一致,在试驾 L9 的时候我已经给出了比较好的评价。

虽然硬件和功能一致,但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还是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来聊一聊这一次体验 L8 Max 高速 NOA 遇到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高速 NOA 开启方式,NOA 的开启需在车机上设置导航,设置导航时车机会提示不同的路线可使用的不同 NOA 里程,之后我们去到高速或部分封闭的环线道路,也就是 NOA 可用路段,这个时候下拨怀档即可开启 NOA。

高速 NOA 开启之后,车辆在 NOA 状态下可以自主变道超越前方慢车、根据道路限速来自主调节车辆巡航时速、自主上下匝道以及自主加减速。

接下来就结合实际案例和大家聊一聊 L8 Max 的高速 NOA 使用感受。

1、自主上下匝道

高速 NOA 的一大亮点功能就是车辆可以自主上下匝道,在这一的体验中我们也是遇到了一次相对「极限」的匝道转换,在相对极限之下,理想 L8 Max 的高速 NOA 依然完成了本次匝道转换。

从本次实际体验来看,理想 L8 Max 在出匝道的时候采用的是「打灯即变道」的逻辑。

在本次匝道转换的时候,理想 L8 Max 正处于左侧第二个车道,这个时候 L8 Max 是需要向右变道来驶离主路转进匝道的。此时,理想 L8 Max 右后方刚好有社会车辆,此时车辆并没有选择先打转向灯,而是等待后方车辆驶离后,系统快速打灯并发起变道。

加载中

完整版匝道转换视频

对比那些「先打灯 再等待时机变道」的策略来说,L8 Max 这种 「打灯即变道」的逻辑确实会更接近我们的日常变道逻辑。

加载中

发起打灯后快速变道

另外,前面说了这一次的匝道转换是一个比较「极限」的匝道转换,「极限」的原因主要是该匝道的驶入口相对较短,L8 Max 驶离主路后选择的是快速贴近匝道驶入口。

驶入匝道后,匝道中又是一个较短距离的两车道,匝道内较短距离的两车道很快又汇合成一条道。

在这条道路上,理想 L8 Max 的做法是快速靠右尽早的驶入匝道,驶入匝道后 L8 Max 又选择了匝道中的左侧车道,所以在匝道中 L8 Max 又需要再一次自主发起变道去到右侧车道。

加载中

体验下来,虽然 L8 Max 在这条复杂的匝道转换中完成了匝道转换,但在细节处理上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好,包括稍晚一丢丢的驶入匝道,驶入匝道后可以靠右行驶来减少匝道中的变道。

2、前车切入 ACC 减速情况

第二个就是在使用 NOA 遇到前车切入车辆 ACC 减速情况,在当天的体验环节中我们遇到了社会车辆近距离切入、社会车辆稍远距离切入以及社会车辆正常切入等不同的情况。

从遇到的这三种情况来看,理想 L8 Max 高速 NOA 在识别车辆切入减速方面做的比较舒服。

2.1 前车近距离切入我方车道

首先是高速 NOA 状态下前车近距离切入我方车道的情况。

体验时,理想 L8 Max 正在以 60km/h 的时速巡航,并且是在隧道中,此时隔壁社会车辆相对近距离的贴着 L8 Max 切入我方车道,此时 L8 Max 辅助驾驶系统监测到对方车辆,减速了 3km/h,整个减速相对柔和。

加载中

2.2 前车稍远距离切入我方车道

其次是高速 NOA 状态下前车稍远距离切入我方车道的情况。

体验时,理想 L8 Max 正在以 80km/h 的时速巡航,此时隔壁社会车辆稍远一点距离切入到我方车道,这个时候 L8 Max 辅助驾驶系统监测到对方车辆,仅仅减速了 1km/h。

加载中

2.3 前车正常距离切入我方车道 

最后就是高速 NOA 状态下前车正常距离切入我方车道的情况。

体验时,理想 L8 Max 正在以 80km/h 的时速巡航,此时隔壁社会车辆正常切入到我方车道,这个时候 L8 Max 辅助驾驶系统监测到对方车辆并发出语音提醒,安全情况下不做减速处理。

加载中

从当天的体验来看,理想 L8 Max 这套高速 NOA 在应对不同距离的社会车辆切入我方车道时,均有不错的处理,即使需要减速,整个减速的处理也是比较舒服。

3、高速 NOA 自主变道

在自主变道方面,理想 L8 Max 的 NOA 提供「推荐变道」和「自主变道」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需要 OK 键确认后才能变道和不需要 OK 键确认自主变道」。

在自主变道模式下,理想 L8 Max 的变道逻辑确实变的更成熟,体验下来你会发现 L8 Max 的有效变道次数明显多了,每一次的变道确实是带来了通行效率的提升,比较接近人为驾驶的变道时机选择。

加载中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一次体验中发现 L8 Max 的车道保持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右情况。

加载中

4、脱手检测惩罚机制

最后就是脱手检测惩罚机制,理想 L8 Max 采用的电容式方向盘,只需要单手搭在方向盘上就可以检测到是否脱手,一般情况下很难触发这个脱手检测的惩罚。

不过,为了提醒大家安全第一,我们还是稍微的试了一下 L8 Max 在 NOA 状态下的惩罚机制。

理想 L8 Max 的脱手检测分为三级,一级提醒在 21s 左右,二级提醒在 41s 左右,在 62s 左右高速 NOA 会退出,退出后本次导航辅助驾驶禁止使用。

加载中

总结来看,理想 L8 Max 这套辅助驾驶在相对高的硬件堆砌下,整体的功能表现确实不错,虽然在部分细节上可以继续完善。但从实际体验来看,在日常出行中这套高速 NOA 我是愿意用的。另外,我相信接下来的理想汽车肯定也会继续 OTA 来完善这套系统的细节,可以期待下。

六、对比 L8 Max 和 L8 pro 看两者区别

除了深度体验理想 L8 Max 之外,这一次我们终于见到了 L8 Pro 的实车,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 L8 Max 和 Pro 的区别。

从前脸来看,理想 L8 Max 和理想 L8 Pro 的区别主要集中在“额头”,也就是 L8 Max 头顶一颗激光雷达,L8 Pro 则取消了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硬件感知上面,两个版本的布局一致,只是 Pro 车型的摄像头换成了 200 万像素。

侧面和尾部造型方面,理想 L8 Max 和 L8 Pro 则没有区别。

内饰方面,理想 L8 Pro 相较于理想 L8 Max 来说,L8 Pro 主要是取消了后排屏幕以及一颗 8155 车机芯片,同时扬声器数量也将为 19 个(Max 21 个)。

在前排造型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往后看,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 L8 pro 取消了后排屏幕,L8 Max 则有后排屏幕。

取消了后排屏幕的理想 L8 Pro 的前/后天幕也更大。

车机流畅度方面,采用单颗 8155 车机芯片的理想 L8 Pro 在副驾娱乐屏播放电影的时候,中控车机系统流畅度依然顺滑。在语音交互方面,理想 L8 Pro 和 L8 Max 一样,也是六音区。

加载中

L8 Pro 车机流畅度演示视频

其它方面,包括全车的 Type-C 充电接口、座椅材质、第三排座椅电动放倒等细节上,L8 Max 和 L8 Pro 并无区别,主要的区别依然集中在下方表格中,也就是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L8 Max 和 L8 Pro 的区别在功能上,其它配置保持一致

 编辑总结: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尽可能详细的给出了答案,包括理想 L8 Max 的纯电续航、亏电油耗、直流快充时间以及峰值充电功率等等。

同时在这一次的 L8 测试中,我们还找来了同为六座中大型增程式 SUV 的问界 M7,不过遗憾的是问界 M7 并不是四驱版,大家基于自身的需求去做个参考就好,没有拉踩的意思,大家理性参考。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问界 M7 有四驱版我们再继续测试。

回归到理想 L8 上,抛开实测数据外,从主管感受上能明显的感受到,换装了理想 L9 同款的 1.5T 增程器后,理想 L8 在增程器启动的动静方面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加厚的座椅以及空气悬架的加持让 L8 在服务家庭这一块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感兴趣的确实可以去到店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