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零压云感座椅

你觉得汽车中的座椅,有哪些功能是好用的,哪些品牌车型的座椅让你也有过印象深刻的时候?欢迎你分享自己的“座椅”故事。

正在讨论
全部

逗爸逗爸
前天10:54

首页推荐

日产or国产……东风日产N7会成为合资车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日产or国产……东风日产N7会成为合资车的正确打开方式吗?【灵魂拷问】新能源时代,合资车还有活路吗?……如果合资车变得跟国产新能源车一样了,连价格都一样了呢?【 查看全文

日产社区 东风日产N7上市发布会AI零压云感座椅晒日产N7订单截图2025上海车展东风日产技术发布会

飞机先生
2025-04-27

今晚看完东风日产 N7 的上市,有很多感慨! 1、今年合资算是彻底“反击”的一年。 为什么称为“反击”,倒不是用多大的炮弹,而是在于用了多扎实的防守。 合资车厂很大意义在于过去都“犯错”过一次,也接受了中国独立于海外市场的考量,大家没有再犯错的机会。 当时大家都知道的Ariya,当时的起售价是接近 30 万的车型。而大家都不知道的是,这台车当时日方并不是“飘”了,而是整车bom成本就是 30W+,当时日方还专门包了宁德的电池专线,按照日产的标准做定制,还有底盘等用料,最终不赚钱卖车。 所以当日方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诚意在中国市场卖车的时候,依旧没有收到一个好的市场反馈,反而有更多的质疑。 而彼时日产想要进入中国,刚好是yq时期,日产对中国市场的考察基本上是断供了几年。在这几年中中国的市场的供应链、市场需求基本没有缩减,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有很大的反弹。但日方没有关注到,实际也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这几个背景导致了日产的几台车型在国内没有很好的售卖。而 N7 也在这背景下诞生。 2、那中国市场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 这时候日产中国团队需要面临几个考量,出手的机会只有一次,意味着不能犯错。第二如何更敏感的接收市场的变量,同步到产品优化。第三是组织如何高效的协调,确保做出一个完善的产品出来。 东风日产内部也面临着一个从研发到组织的变革。这次 11.99 万起售的 Air 版可以看出,这看起来是一个“保底”方案,选择的用户可能也不是特别多。但也证明东风日产内部对这台车有多狠,最顶配也是 14.99 万,没越过 15 万的红线。 N7 去年其实就计划已经上市,但内部认为和行业趋势和内部目标存在差距,就推到重来一次。这些基本可以对应不犯错、接收市场变化、高效组织三个细节。 而一年前我们大概也知道当时团队的策略还是想用一台现在的车型换壳,但最后没有做这个决定。 其实周锋总出身比较特殊,他过去是东风日产技术真正的一把手,所以他比很多人懂车,没法忽悠。这也是一大关键。 智能化上比如 Momenta 的纯视觉方案,日产是早于很多家合资车厂首发,但日产进去谈的是最晚的。因为补课最多,所以是 Momenta 最早量产客户。高速辅助驾驶全国版本也是交付即可用。 还有比如 Nissan OS 也是一年的时间,200人的团队,按着过去的储备能力 0-1 构建起来的。团队实际上也希望在自己平台上能做出自己的 OS ,交流几次后发现他们加班程度、专注度比我想象中还要夸张。 大家这次会问为什么会有 8155 和 8295 两个版本?是不是搞差异化? 其实 Max 版升级 8295 主要是团队做了未来 Max 版 OTA 的需求考量,还有就是辅助驾驶 SR 的渲染需要。真实上其他体验没有差异,车机功能没有划分高低标准。这也是车机团队自研的优势,有长期规划而不是满足上市后作一次性产品。这些都让我看出不像一个合资车厂。 3、做了哪些不犯错的决定? N7 是 4.9+米长、2.9+米轴距的纯电轿车,无论是车机、空间、辅助驾驶几大件都没有“犯错”,大家想着日产对标的肯定是同级 P7+、汉的级别,但没想到卖了一个 MONA 的价格。 从 SKU 看有五个版本,但实际不是很复杂。除了 Air 版,总结就是两个电池包,同时对应两个智驾版,然后冰箱、零压座椅和 8155 车机都是标配,减少选装复杂性。 其次传播上无论是从技术大会、车机、零压座椅的预热,到今天发布会的视频、用词和数字对比多很清晰,特别是导购的阶梯图,也不像一个合资车厂。 无论是发布会还是媒体沟通反馈来看,日产很实诚,不爹味。 我觉得这也开出一个先例,因为中方做出的产品有些不一定对,但是能保证的是不要犯错,按照市场的答案和用户调研作答,不挑战市场,显然东风日产走的是这条路。 N7 也只是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的第一台车,今年随着很多产品序列、全新渠道的补充,也开始续写一个全新的新势力:东风日产...

东风日产N7社区 东风日产N7 东风日产N7上市发布会AI零压云感座椅晒日产N7订单截图

Horo
2025-04-27

东风学的真快。。 ​ 一个公认的观点是:​过去自主品牌要追赶合资,需要给到数倍的产品力优势,十数倍的营销建设,才能一定程度弥补品牌认知的巨大鸿沟。 ​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合资想要在电驱动时代追上自主品牌,需要多大的代价?n7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成熟平台的补强,精准本土化的产品定义,极其完善的线上营销方案,激进到完全抛弃毛利的定价策略,科学简明的sku布局。毫无疑问这是目前阶段合资品牌能打出的最强的一套连招。 ​ ​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此之前合资在这个中国电驱市场的认知度很难有同一个参照系下的哪怕是比较粗略的量化。n7这张牌能够掀起多大的浪花,对这个波涛汹涌的市场上所有的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 我也看到一些比较激进的媒体朋友会觉得电驱板块自主品牌已经完成了全市场全年龄全人群的认知替代,但​我个人的判断还是特别是在15w内这个价位段,自主品牌的对于市场的认知沉淀仍然很难说是足够深的。 对于合资的偏见更多是先射箭后画靶的归纳法,最底层的基本点应该是操盘方法论,营销路径和产品定义逻辑。把品牌属性作为基本点才是最典型的本末倒置因果反转。面对一个拿出诚意,在技术上产品上营销上市场上全都算得上实事求是科学谦逊的品牌团队,我觉得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 这个价位的n7搭配上一个如此搭调的产品和营销团队,我希望,也相信还是能够拿到比较优异的成绩。mona03现在月销在15k左右,奶一口n7给到月销10k我觉得不会有太大问题。届时,合资的全方位转型,和自主品牌内部的持续加压都会更快更迅速的到来,想必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加有趣吧()

东风日产N7社区 东风日产N7 东风日产N7上市发布会AI零压云感座椅东风日产技术发布会

阿鑫
2025-04-27

日产N7你会选哪个版本?

  • 舒适标准版510 Air 5
  • 舒适大满配510 Pro 7
  • 舒适大满配625 Pro 3
  • 智能舒适大满配510 Max 9
  • 智能舒适大满配625 Max 34
  • 其他(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4
单选投票 · 62人参与

东风日产N7社区 东风日产N7 东风日产N7上市发布会AI零压云感座椅

小花姐姐
2025-04-27

把价格打到15万区间,最低入门级11.99万元,东风日产是下定决心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个价格,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都是极具竞争力的。 对于售价特别敏感的当前市场,“日产”两个字虽然在当前的国内市场有那么一点点的低落,但只要价格一起来,只要车企愿意破釜沉舟,只要车企愿意让点利,还是那句老话,消费者轻轻松松就被波动了。 只能说合资品牌没有办法合作品牌,只能在中国市场低头,要卷大家一起卷。 在这次上市发布会之前,东风日产已经开始对于他们的座椅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要知道日常,可是目前家教市场当中出了名的座椅舒服,把自己的优点放大这件事情,对于日常来说应该是游刃有余的。 座椅搭载49个柔性体压传感器和19个智能气囊,通过自适应体态AI算法实时调整支撑,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功能。 但看这句官方术语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有东西? 而且他们今天还打出了“合资新势力”的标签,这个合成词挺有意思的,要做合资品牌当中的先头兵,去感受市场的全新动态,虽然他是老牌传统的合资品牌,但很多方面都受制于体系受制于领导,但那颗欣欣向荣的萌芽还是得有。 老车主一万多置换补贴,非老车主是5000元补贴。 所以价格打得这么低,是不是有很多的年轻用户还是得盘一盘到底是选新势力还是选合资呢? 有一说一,目前这台全新的日产N7在外观上长得确实蛮洋气的。

东风日产N7社区 东风日产N7 AI零压云感座椅东风日产N7上市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