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y

jimy
2周年勋章
2周年勋章

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200天签到勋章
200天签到勋章

连续签到200天勋章奖励

关注2 粉丝3 获赞4933

  • 加入黑名单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深蓝SL03社区

动态10小时前

问界+智界+享界+阿维塔,上周是7420,这里没算上深蓝,岚图,方程豹,广汽传祺中用华为智驾方案的#(滑稽) 问界M8,20号才交付,预测下周会更高#(滑稽) 华为智驾方案卖的越多,高研发投智驾,逼着其他车企只能跟牌,不投钱研发,要么落后,要么加入,无解的阳谋#(滑稽)

jimy 3

深蓝SL03社区

动态前天19:09

2月销量3万3!日产2万7.要知道,去年本田年度销量88万台,23年年度120万台,现在两年时间,居然从月均十万到一个月三万出头了,这可是东风本田加上广汽本田,日产就一个东风日产,即使是淡季这也太夸张了。现在看来本田比日产还危险了,本田4S店比日产多,但是销量只多那么一点,也就是说4S店的平均销量本田多半是不如日产了,这可是致命的,利润太低,如果来一波本田4S店倒闭潮,品牌就倒塌了

jimy 1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20

华为参与起草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非常明确的指出ADS是自动驾驶系统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的缩写,那么华为的ADS就存在两个问题: 1.把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叫做“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合规? 2.把一个国标中的通用功能,注册成自家商标,是否合理? 在L2阶段使用ADS,很明显就是违规的。即便是拿到了L3的牌照,也只能命名为HUAWEI ADS,而不能直接起名叫ADS。 到时候就会出现小鹏ADS、理想ADS、长城ADS。大家都叫ADS,标识的独特性就没了。 所以真不知道华为是哪个大聪明,当时给自家的辅助驾驶技术,起名叫ADS。这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垄断名称,赌输了更名换姓投入巨大。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9

如果我在两个月之前说十三万就能买到方程豹了,估计要被人说成是白日做梦吧 方程豹这次一反常钛,钛3直接定价13.38万元起,比预售时期的13.98又便宜了六千块,讲真,预售价格我就已经忍不住要下单了,幸亏忍住了,这不又省了六千元子,本来预售价就已经让友商崩溃了,正式价格出来,各大友商估计又连夜开会吐槽咱迪子的定价了 并且这个价格不是严重阉割配置定价的,十来万的方程豹配置也是直接拉满,看完真的感觉同价位甚至二十万价位的硬派suv都没法卖了 方程豹钛3的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造就了漂移属性,响应速度特别快,指哪打哪,CTB整车安全架构,不怕折不怕撞,TSC高速爆胎稳定系统,安全属性直接拉满,这操控加上这硬件还有软件,想翻车都难 智驾有天神之眼C,悬挂有云辇C,可以做到主动预瞄 前备箱还有151L的超大容积,这出去野个餐露个营东西全都能塞进去 钛3这次还玩起来了变脸,这么多官方改装件,直接爽翻了 钛3带来的科技让人眼前一亮,13.38万元这个价格真的是能给的都给了,不能给的也给了,诚意实在是太满了!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7

m9同平台(大众mlb平台改的)相当于m9的用料阉割版 ,平台很好 没问题 本来预期是预售-2,会是个毫无疑问 值得去闭眼冲的爆款车型 虽然在新车里 m8的配置必然是同级最低 用料必是同级最差,但一定是最值得买,远比领克900 腾势n9等等更值得,因为品牌认可度 因为销量 结果小订量让华为飘了,定了个难受的价格,不要小看贵一万 ,虽前期依旧不缺订单,但订单储备会大打折扣,容易后劲不足,是否能成为稳定爆款要打个问号了 不止一次说过 电车销量才是最大的产品力,看看m9和s9车主的待遇差就知道了 所以m8由无脑冲降为观望下单,就因为贵了一万,实际造成的后果可能远不止一万,需要赌销量 买的话 max+起步 ,切忌不要图便宜买低配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6

m9同平台(大众mlb平台改的)相当于m9的用料阉割版 ,平台很好 没问题 本来预期是预售-2,会是个毫无疑问 值得去闭眼冲的爆款车型 虽然在新车里 m8的配置必然是同级最低 用料必是同级最差,但一定是最值得买,远比领克900 腾势n9等等更值得,因为品牌认可度 因为销量 结果小订量让华为飘了,定了个难受的价格,不要小看贵一万 ,虽前期依旧不缺订单,但订单储备会大打折扣,容易后劲不足,是否能成为稳定爆款要打个问号了 不止一次说过 电车销量才是最大的产品力,看看m9和s9车主的待遇差就知道了 所以m8由无脑冲降为观望下单,就因为贵了一万,实际造成的后果可能远不止一万,需要赌销量 买的话 max+起步 ,切忌不要图便宜买低配

jimy 2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5

【当吉利汽车杭州研发中心的门禁系统显示胡峥楠等12名核心工程师连续三天未打卡时,一场震动汽车圈的"人才地震"已悄然发生——2024年3月,小米汽车正式官宣胡峥楠出任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其团队成员80%来自吉利、比亚迪等车企核心部门。这种"精准挖角"策略,正在改写中国制造业的人才竞争规则。 一、挖角背后的"闪电战"逻辑 小米的人才策略可概括为"三维精准打击": 1. 核心岗位定点爆破 造空调时,小米从格力挖走8名资深暖通工程师,其中3人曾参与格力"冷酷外机"研发;造车时,直接将吉利新能源研究院35人核心团队整体纳入,包括电池热管理专家任周灿、底盘调校大师王建军。这种"挖团队而非挖个体"的策略,让小米汽车从立项到首款车型下线仅用18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40%。 2. 薪酬杠杆效应 胡峥楠在吉利的年薪约80万元,加入小米后薪酬package(含期权)超500万元,普通工程师薪酬涨幅普遍在150%-200%。2024年小米研发投入达200亿元,其中45%用于人才激励,这种"砸钱挖人"模式在智能汽车领域尤为明显——其自动驾驶团队平均年薪达120万元,是传统车企的3倍。 3. 生态链式迁移 挖角不仅是挖人,更是挖产业链资源。小米从格力挖走的工程师,带来了3项空调核心专利;从吉利挖来的团队,直接导入了吉利成熟的三电系统供应链,使小米SU7的电池供应商选择周期缩短6个月。 二、行业震荡与反制措施 这种挖角行为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吉利的"人才防火墙" 吉利在2024年启动"星愿计划",将核心技术人员年薪提升30%,并推出"股权激励+研发跟投"机制,规定离职员工3年内不得加入竞争对手。但效果有限——2024年吉利研发人员流失率升至18%,较2023年增长7个百分点。 格力的法律狙击 格力对3名离职工程师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竞业协议,索赔1200万元。这暴露了行业潜规则:小米在挖人时,会为候选人支付最高达年薪3倍的"竞业补偿",帮助其应对原公司诉讼。 行业人才黑市浮现 暗网出现"车企核心人才价目表",吉利新能源工程师标价50-80万元,格力空调研发主管标价30-50万元。2024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管流动率达27%,创历史新高。 三、争议与成效的双重变奏 小米的挖角策略带来显著成效,也埋下隐患: 效率奇迹 小米空调从研发到上市仅用11个月,比格力新品研发周期缩短14个月;小米SU7的车身扭转刚度达27000N·m/°,超过同价位90%车型,这得益于吉利底盘团队的技术导入。 文化排异反应 吉利团队加入小米后,遭遇互联网公司"扁平化管理"与车企"流程化研发"的冲突。某离职工程师】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4

t0.5 华为(激光) 虽然讨厌花粉,华为智驾确毋庸置疑的第一,不过市区复杂路段也要慎用,虽第一,也远未成熟 t1 理想 momenta(代表:智己) 估计出大家意料,倒车事件给人印象理想智驾很差,实际他接管次数比激光小鹏还要少, 目前智己智驾仅次于激光小鹏,排第四 但是254算力注定与l3无缘 t2 蔚来 小鹏纯视觉 华为纯视觉 大疆纯视觉 在高快路用用是可以的,市区别想了 t3 极氪 小米 天神之眼c 其他冷门智驾 跟油车差不多,当个lcc用即可,连自动泊车都槽点满满 注 为何没有tsl,因为tsl上市表现虽差,但是学习的速度却很快,最终表现还未知 为何没有激光小鹏,因为激光小鹏虽仍在t1,但重心却转移纯视觉,激光版本的后续ota要打问号

jimy 1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3

很多吧友觉得汉l 680匹马力只跑出了5.5s的零百加速成绩,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这个成绩是合乎情理的,既不是马力虚标也不存在什么锁扭矩的鬼话。 我们知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那么很明显汽车的加速过程也遵循这个定律。f就是轮上扭矩除以轮胎半径,m就是车重加上负载。当然这一切是在不考虑扭矩过大超出轮胎牵引力极限的情况下(su7ultra就是这种情况),普通汽车远远没有那么大的扭矩,显然单电机汉l完全不用考虑轮胎牵引力不够的情况。下面开始简单计算 汉l轮上扭矩为420nm x减速齿比10.9=4578nm 最大牵引力为4578nm/0.35155m=13024.2n 假设技术员体重为75kg,总重2358kg 最大加速度a=13024.2/2358=5.52m/s2 由于汉l电机恒扭区特别长,所以在不考虑风阻和滚阻的情况下,汉l的零百加速可近似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求得汉l的理想零百加速时间为5.03s。 当然现实中存在滚阻风阻,还有传动损失,所以实际加速会比这个慢。综上可得官标5.5s是正常的数据。(普通电车无法这样计算,因为小马力大扭矩电机恒扭区短) 那么680匹电机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虽然单电机汉l零百不快,但是巨长的恒扭区会让他的加速g值会有一个非常长的平台区,真正实现某些油吹幻想中的后段动力源源不绝#(滑稽)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车的616会只比零百慢一点,快过最强单电机的极氪007,爆杀一些双电机。12也会在7到8秒的样子,接近su7max的水平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2

当年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宝马,现在这么狼狈,但凡学学奔驰,奥迪的设计,也不至于这样,现在的宝马已经算是bba里逼格,排面垫底了,以前的宝马,可以和奔驰扳手腕不分胜负,现在的宝马,已经远不如奔驰,也不如奥迪了,不信看看身边圈子,现在多数人都已经觉得奥迪比宝马更有排面

jimy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11

如果芯片和智驾系统不能百分百全国产化,不建议大家买电车,台湾在bp机里装上炸药,在中东炸死很多人,很多所谓的国产自研系统和自研芯片都是用的以色列和美国的智驾系统和台湾生产的美国英伟达芯片的方案,国安已经发现很多自研国产电车非法测绘以及后台把数据传到新加坡以色列美国的事情,芯片和智驾系统不能百分百国产化的电车不建议大家购买,这不仅关乎你自己还关乎你家人的生命健康,毕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jimy 1

深蓝SL03社区

动态2025-04-09

合资车的时代,没听说过丰田骂过本田不好,也不曾听说卡迪拉克喷过雪佛兰,更不曾听闻奔驰宝马奥迪互相诋毁。 但是到了国产车崛起的时代,买华为的叫海狗,买小米的叫米猴,买比亚迪叫泰迪,动不动就是品牌正确,符合这个品牌车主的印象。发布会上,大嘴让我们不要嘲笑迈巴赫,雷军说友商是xx。更有甚者,拉水军抹黑同行,用拆电瓶断电、提前断掉气囊电源、超速100%测油耗等手段来诋毁其他品牌车企。 一旦出了事故,网上就阴阳怪气的问:“这是什么车?发出来避雷。”怎么着人的问题全怪车是吧。 百花齐放不好吗?当年的车市,讲求便宜实用买日系,追求豪华买奔驰,行政商务买奥迪,追求操控安全买美系,各有所长,百家争鸣。 现在各家车企也是各有所长啊,追求成本买比亚迪,追求智驾买鸿蒙智行,追求速度颜值买小米,追求舒适买蔚小理。为什么就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为什么友商就一定得是xx,为什么就一定要搞死别人。一家独大真的好吗?市场垄断真的有利于消费者吗?靠偷工减料、压榨劳动力来压缩成本真的是造车的正确方向吗? 吧里问,20万以内什么车最好,没人理你,但你要问“二十万以内最好的是xxx,不服来辩”,评论区一天能有几千条,简直比春晚都热闹。

jim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