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对增程并不感冒,但喜欢l7的超大空间和舒适配置,弱弱问下l7过个3/5年技术上会不会过时?
最后编辑于 · 2022-10-15
  • 全部评论29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所有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所以当下的技术放到未来都是过时的,这并不局限于增程。即使是当下的纯电,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以及三电系统上还有很大进步的可能性。当然,未来纯电一定是最终形态,而增程只是过渡阶段的选择。只不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个过渡期要走多久,就看您自己的理解了。 说回理想二代L系列产品,很难得的把产品几乎打造的非常全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缺陷,所以以后产品的迭代在传统驾控方面的提升并不会有质的改变。放在这个价位市场,目前L系列的驾控能力,竞品车型短期内还无法达到相近的水平。

我也认同纯电是最终形态,l7出现后我在增程和纯电摇摆,34万的l7在空间和舒适度上没对手。g9预定了,昨天又退订了,唉!

回复 风清建议更多的还是根据使用场景去选择更适合您的产品,两个都是很棒的产品,各有各的优势,可以说在这个价位市场里,两者当下都很厚道的拿出了自己最先进的水平。适当取舍,选最适合自己的

回复 栗子同学希望出个纯电版l7,价格稍贵点也行

回复 风清人家说的你还是没太懂,现在的g9也好,l7也好,要淘汰都会一起淘汰,比如充电五分钟可以跑一千公里,所以不是增程是过渡产品,所有车都是过渡,现在买增程性价比显然更高,开起来和纯电也并没什么太大区别。

先问问传统车燃油车会不会过时心里就有答案了

嗯,把它当油车看,也是无敌的哈

回复 风清燃油车至少还有10几年吧,增程取代燃油车还需要很久,而且纯电是否真的是最有方案,也许增程才是,特别是考虑到大电池重量和成本

回复 大卫先生我还是觉得电车是未来,也许经过几年研发,价格降低,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电车会更高!

回复 风清你看看李想之前的一个视频就知道电池成本只会高不会低,需求量太大了,就跟石油一样一定有人去炒作

回复 风清增程本质就是电车,只是多了一个车载发电机,补能方式不同而已

理想L7是可以和model Y正面竞争产品,首先是补能双方各有优势,其次是L7空间舒适度远胜model Y,再有L7智能化几乎是持平model Y,最后L7定价和Y几乎是一样,但L7标配空悬,大屏幕彩电,大沙发。

l7这价格这配置确实太爽

从车机和辅助驾驶上来讲会. 车机:高通23年会用上sa8295,是888车规版,再下一代是sa8540,轻薄本用的8cxgen3 辅助驾驶:2024年会有thor,原本的atlan放弃了,算力直接翻倍单片2000t了,大概是自动驾驶所需算力了。比23年的l7算力翻了四倍(两片翻八倍)。 如果不考虑科技属性的话,不会落后啥

纯电动汽车现在的技术已经是过时,明年麒麟电池一上,现在电动车立马就过时了。还有4C快充,类似于手机4G网络,现在的纯电动电池充电速度就是2G网络,明后年必须要淘汰了。

不会过时,增程基本上技术是很成熟的,目前这个1.5T四缸高热效率的发动机你会发现几年后还是这个或者差不多水平的增程器,变的是内饰、座舱和外观,就跟燃油车的迭代一样,至于增程会不会被淘汰,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过五年去看看,市场上混动和纯电应该是一半对一半,很多人的续航焦虑是治不好的。你要考虑的是你的需求能不能被L7满足,例如增程最大的问题就是小电池循环快,二十万公里纯电里程就要换了,所以如果你纯电里程大就不合适,例如我每天往返120公里,基本一天一充,最好考虑纯电,再例如说你根本不跑高速,平时在附近省份走动,那也不用有里程焦虑,很多焦虑都是无妄的。但是如果你偶尔跑高速去别的省份,平时上下班最多十几公里,基本上理想也能一周一充,那就很合适。

看看理想one

不是要停产了吗

其实更应该考虑下自己将来几年开起来舒服吗,满意吗,技术创新速度快慢很难预测。

对,舒服就行

新能源两年就可能过时,但是不是不能开,怕过时可以买那种一台发动机卖10年的车哈哈哈

看看全世界的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最早都在2035年吧,我们国家甚至没有时间表,所以短时间内增程不存在被淘汰过时的问题。技术最终还是为用户体验服务,在目前化学电池能量理论没大突破的前提下,个人认为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在民用乘用车领域,锂电池可能是适用的,但至于是否是最终解决方案,很有可能是一个存在缺陷但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