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放弃造车

引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取消了长达十年的电动汽车计划,放弃了该公司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对此,苹果放弃造车,你有什么看法?你会感到遗憾吗?

正在讨论
全部

在紫之樱
· 极氪001

最近有一则新闻被忽略了:浙江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宣布一项新的成果称,围绕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等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商用后或将让电动汽车在室温下快充和低温下运行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如果可以成功商用的话,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华中和华北地区,在冬天的新能源续航里程的问题的。不过也有同学质疑,说这个技术要落地,还得过很多年,就像固态电池一样,吹风吹的这么久,到现在也没有量产普及。 其实这个事情,我认为是和资本运作有关的,和科技本身关系并不大。企业的技术释放,是和市场反馈有关的,并不是它没有,而是市场现阶段,它认为不需要,俗称挤牙膏。就如同因特尔的芯片技术,在过去数十年中,都是雷打不动每一年更新一次,而且每次提升都并不算太大。可能数年才会迎来一次重大版本更新。但是在苹果开始发布M系列芯片之后,因特尔的发布速度骤然提升,用来应对市场反馈。 车企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固态电池至今无法普及量产,难道一直在研发中?只是不需要罢了,现在市场范围,现有的电池技术完全够用。上固态电池,只是导致生产线更新,造车成本增加,而并不会带来额外的收益。所以节奏放慢,慢慢释放技术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但超低温电池可不同。电车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低温续航下降的非常大,别说北方了,南方到了冬天,续航下跌个20%,都算是很优秀的表现了。而现在的情况,江浙沪地区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在杭州,电车和油车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5:5,也许电车还更胜一筹。在南方,经过这么多年,其实电车的渗透率已经基本到头了,而因为低温问题的北方,则是有着巨大的空白市场份额。 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超低温电池的运用一定是非常迅速的。与其在存量市场中拼命降价内卷,不如去开辟新的增量市场。而如果眼光放的更长远一点,放到全球视野的话,超低温电池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打开一些高纬度地区的市场的可能性。 那么最后看的,就是哪个车企,或者哪一派车企,有这个资金和魄力去支持超低温电池研发这件事儿了。不过毕竟浙大在杭州,我想着,那家杭州的车企,应该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吧。

综合社区 苹果放弃造车车企降价大战新能源冬季用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