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上周14K大定的成绩,预料之中。从发布会何小鹏念出17.XX的人价格起,G6就注定火爆。 进店量暴增的人同时也带动了P7+的增长,这就像是去年第三季度,买M03的朋友因为不想等车太久,因而提高预算选择G6! 伟健不尬吹,站在行业的角度在新出行小鹏社区和大家分享两点: 1、用户对3C/5C感知不强 P7+的增长还说明一点,其实大家对5C和3C感知还不是太强,觉得3C已经很牛了,就是90分和98分的区别,只是少部分极客用户会追求极致的充电效率。 我回头想想确实如此,绝大部分的普通用户也不会每天像我一样做充电测试,纠结如何才能获得450kW的最高充电功率,毕竟90分也不错了。 所以无论是P7+的3C还是G6的5C,这都不是大家购车最重要的决策,因为用户对3C/5C感知不强,最重要的是G6、P7+的产品力。 2、保G6保G9的决策成就了爆单 今年是鹏厂产品大年,去年贺总带我在鹏厂内部评审完几台车之后,伟健就一直强调2025是产品大年。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需要今年会发布的车型多,意味着工厂产能可能受限,意味需要和供应商有更多配合,要拿到更多的产能,意味着要有舍有得。 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其实按照鹏厂内部的产品节奏,应该是到了下一台车的宣发节奏,毕竟这台车在年前就已经发布了官图,如果此时发布,或许会抢占G6的市场。 但很明显,现在来看这台车的宣发节奏放缓。我们也不难猜测这一切都是为了保G6、G9,特别是晚交付的大电池版本。 托马斯也一直在微博跟大家最近分享G6、G9产能提升的事情,估计不久后就能看见成效。 所以我认为现阶段保G6保G9是必要的,蛋糕也需要一口一口的吃。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大家觉得3c跟5c的影响因素大,还是车身姿态的影响因素大?

3c现在能吃满的也少啊,我倒是想3c我周围最近的3c桩也在30km以外

要好久哦

g7,我的g7

Nick周末晚上十点还在打电话跟我聊一些问题。非常开心看到爆款能持续产生,且新车型还能促进老车型的销量。伟健理解很对,今年的产品属于满汉全席,但需要合理的一道道上菜,让公司全体系可以合理加速。下半年就要面对同时销售5-6款量销车型的挑战了

快叫小鹏总去打螺丝

光哥好久不见下半年五六台车同时销售也真的要有舍有得,例如很多销售门店由于面积受限可能摆不下这么多车 哈哈

2025-03-27 回复 举报

在试驾完新G6后,说真的在新G6和P7+中选择,我个人也会选7+

很多人一对比,就买了P7+

因为多数还是120kW第三方的桩

5C的最大优势还是抢别人的功率

很喜欢小鹏的那句话科技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