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先生的树洞

大家可以这个板块中找与我交流,包括对产品、选车的答疑、自动驾驶方面的疑惑,都可以给我发送“小纸条”(@飞机先生并链上#飞机先生的树洞#即可)。

正在讨论
全部

鹏溜
2024-07-29 · 小鹏G6

#飞机先生的树洞#继续收到社区网友 @李大枭 的提问,《 30-35 万预算,是今年买车还是 24 年买车比较好?》 1、综合 李同学的场景拆分,主要划分了这几个: 30-35 万的预算; 纯电 SUV 车型; 充电资源充足,家里有私桩,同时家附近也有公共充电桩; 注重空间,2 年内要二胎; 场景覆盖上下班通勤 70km、周边游 400km 以内 、每年平均两次的长途需求 700 km; 所以比较看重 ACC+LCC,有高速 NOA 更好,因为用车地在北京,想着城市 NOA 应该无缘。 顾虑点在于在这两年可能取消购置税,但因为不着急用车,担心新能源车技术发展快,到时候新车的智能驾驶、续航等技术被淘汰,同时担心电池材料成本会不会继续增加,所以不确定有一个明确的购车时间。 2、建议:不着急用车可以再等等! 完全可以明白李同学的顾虑,在去年我也有同样的疑问,问了国内智能驾驶的一个大佬,智能电动车到底在什么时候买会比较合适?他说“要不着急,五年内你都不要买车!” 哈哈哈,当然这可能只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玩笑”,不能作为李同学的建议。但实际上这也说明了智能电动车的迭代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还是在快速迭代,如果不着急用车,我建议还是可以等一等,到 2024-2025 年可能会是一个好时机,即使有购置税我觉得还是值的。 3、原因分析 30-35 万这个区间的纯电动 SUV ,目前还是一个蓝海,但 30-35 万甚至到 40 万会是一个构建智能电动车比较理想的区间,车企在这个区间有更高的成本预算,硬件性能会有所增加,后续软件跟上可玩性会更强。 从续航看,李同学最长单程 700km,我认为围绕 700-800km 的纯电续航,这几年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但是上升起来的是补能方式。比如 800V 高压平台,4C 充电倍率电池,同时桩提供 400kW 技术,储能、换电、大功率直流家充桩等更多方式,充电会更加方便。 智能驾驶方面未来三年内可能还是基于城市+高速+泊车三者,但是真正落地完全开放的自动驾驶还需要一定时间,未来几年在人机共驾上会有新的突破,比如系统知道什么时候能自动驾驶,什么时候不能,能够更好的和驾驶者“交流”。 另外智能驾驶在安全性能上在未来两年内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这个思路比较清晰,包括主动安全,我觉得这也是智能驾驶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相比智能驾驶,我觉得这几年智能座舱的发展以及结合电动车的出行场景例如露营等方式可能有更大想象空间,可以多多留意关注。 4、总结 1、结合李同学出行场景需求,纯电 600km 以上的纯电 SUV 会比较合适,也可以选择换电车型,今年也有新的换电模式,不是为了补能,但可以综合中长途场景需求选择不同度数的电池包换电。 2、北京城区智能驾驶的开放确实会比较慢,可能会其他地区开完再逐步释放,但是李同学 700km 的长途需求我觉得高速 NOA 必须要有,但可能在 2024 年高速 NOA 已经是标配了。 3、今年可以留意理想 L9 、小鹏 G9 、蔚来ES6/EC6 改款、飞凡R7 、改款唐DM-i,下半年陆续会有 MPV 车型发布也可以留意。建议在年末结合政策走向,如果确认不延期可以看看年末有没有合适的车型。 #飞机先生的树洞#上线啦,大家如果对产品、选车答疑、自动驾驶方面等疑惑,都可以给我发送小纸条:发布问题@飞机先生并链接上#飞机先生的树洞#话题就可以啦。(飞机先生栏目简介:https://www.xchuxing.com/ins/86223)

飞凡R7社区 飞凡R7 蔚来ET7 蔚来ES6 理想L9 小鹏G9 比亚迪唐 飞机先生的树洞

车市热点
2021-07-06

单曲循环&歌词显示蓝牙设置

大家好,疫情封控在家,每日三餐,粗茶淡饭,听听歌,想着地下车库停了二十几天的蓝胖,正好借此机会,抒发一下想念蓝胖的情愫,还有教大家怎么用手机音乐软件蓝牙链接播放... 查看全文

极氪001社区 极氪001 车内歌单我要上首页飞机先生的树洞

铜铁君
2021-03-17

#飞机先生的树洞#继续收到来自@某话剧演员 的提问《极氪和汉EV决赛圈了,不知道怎么选?》 1、考虑到@某话剧演员 比较看重车身材质以及安全性能。 两车的基础高强度材料的使用比例,极氪占比 69.2%,比亚迪全车占 85%。当然安全性能不能只参考单一的测试成绩或者车身材料,因为针对固定的测试标准车企有针对性的“应试“准备。 安全问题需要结合结构设计、电池系统、车内外人员伤害性的综合性评价,甚至到发生事故后如何避免二次伤害、如何缩短救援时间等。 例如近几年包括理想等在内的车企开始专注于 AEB 主动安全项目,相信未来几年内会有更多车企参与到自研阵列中,从主动性上抑制甚至避免很多伤亡事故,对安全问题的看法伴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会有一个大的变革。 所以抱歉这个问题没法给您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但是希望能够在考虑车辆安全问题上有所帮助。 2、产品“性格”:汉更暖男、001 更为激情。 汉的舒适性体验相较于 001 会更高,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汉的后排座椅是目前同级别中最靠近我们国人的乘坐习惯的。无论是空间、坐姿、腰部支撑、腿部支撑以及包裹性,好评在两台车都有座椅角度的调节。 另外汉的舒适性优势还在于舒适性配置。相比 001 的同价位可以买到 汉EV 的顶配车型,比如多了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通风等等,001 可能需要针对性做选装。 001 的个性化是成熟的机械素质,底盘、转向配合整个合理的加减速调教,有种让你可以驾驭的快感,包括搭配 HUD、车内模拟声浪会提高你的驾驶乐趣。 这两个具产品“性格”差异的点,可以作为你的第一轮筛选。汉 EV 更偏向于家庭或者照顾多人出行,001 更倾向于个人驾驶乐趣的一台车,同时具回头率的外观,如果你还年轻, 那至少会满足你的吸引力!(包括异性!) 3、小细节产品拆分 大性格差异后接下来是部分细节的拆分点。比如续航、充电以及充电体验,这些可以成为你的附加考虑项。 毋庸置疑极氪最高的100度大电池,相比于有更大的续航优势,可以根据你的充电环境和出行距离做选择。 另外在充电体验上,汉EV 更偏向于适配第三方充电桩,无论是充电效率还是适配性都很强。但 001 拥有专属的充电桩,就像@辉_ @一核一鸣 提的这种专属体验是你去任何一个第三方充电桩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和网约车抢桩的时候。充电环境、找找车友聊天、可以认识更多新的人,体验会更好。 4、车机卡顿如何考虑? 我对不同人推荐的车型不同,比如我们知道大众 ID 系列的车型车机并不好用,但我还是会把这台车推荐给身边的一些对车机不太感冒的朋友,选择一台适合你自己的车更为重要。 汉 EV 车机对本土软件适应性更强,我觉得在汉 EV 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不同人一上车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应用,登上自己的账号直接就可以用,包容度非常大。 5、其它 如果不着急用车同时选中了汉 EV ,那还是建议您直接等汉 EV 的改款,新的外观,特别是尾部的优化,参考 DM-i 车型配置以及座椅有大的升级。电池容量超过 85 度,最大续航已经到 715km了,价格会和你预算的 001 价格也比较匹配。 #飞机先生的树洞#上线啦,大家如果对产品、选车答疑、自动驾驶方面等疑惑,都可以给我发送小纸条:发布问题@飞机先生并链接上#飞机先生的树洞#话题就可以啦。(飞机先生栏目简介:https://www.xchuxing.com/ins/86223)

极氪001社区 极氪001 比亚迪汉EV 比亚迪汉DM-i 飞机先生的树洞

车车见解
2021-03-15

就着@飞机先生 的这个动态https://www.xchuxing.com/ins/98564,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章北海 同学可以作为参考。 30 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目前插电式混动车有理想 ONE、岚图FREE、问界M5、比亚迪唐DM-i、汉DM-i(即将上市)、摩卡 PHEV 等。纯电动车有特斯拉 Model 3、极氪 001、小鹏 P7、汉EV、福特 Mustang Mach-E、大众 ID. 等车型。 章同学的日常通勤距离是 35-40km,并且小区有条件安装私人充电桩,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纯电还是插混其实都是很好的用车环境。 最主要的是一年有 5-6 次长途回家,而且都是在节假日,包括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长途距离大概是 450km 左右,我估计章同学应该是茂名或湛江的。 据我了解,茂名或湛江走的是沈海高速,最近一两年好像陆续有些服务区已经建有充电桩了,平时返程回家的话充电不是问题,但节假日的话充电我估计还是需要排队,并且会遇到服务区比较严重的拥堵情况。 所以如果是选纯电车的话,那么需要做好排队充电等待的准备。或者是能够错峰出行,避开充电高峰。当然了,也不排除这两年粤西的充电网络会越来越好。 如果是选插混的话当然没有这个疑虑,所以就看章同学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 如果纯电的话,我建议可以购买极氪 001,空间相对比较大,并且续航也可以选择相对较长的 712km 版本。但选择极氪 001 的话需要做好前期车机使用体验没那么好的心里准备。 如果插混的话建议可以买理想 ONE 或者是唐DM-i、汉 DM-i,需要可以选择尽可能长的版本,而且这三台车的空间都很大,并且也能满足基础的 L2 功能。 大家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给章同学参考参考!

极氪001社区 极氪001 比亚迪唐DM-i 比亚迪汉DM-i 理想ONE 飞机先生的树洞

铜铁君
2021-03-12

#飞机先生的树洞#收到了来自@章北海 同学的提问《30万左右预算,有哪些车型推荐(家里第一台车)?》 章同学主要讲了几个核心场景,包括市内通勤、周末周边游以及节假日广东省内跨城市出行(约 450 公里/每年5-6次);优先考虑车内空间,辅助驾驶需求不大(基础 ACC+LCC就可);充电条件私桩需要购买车位,但目前短期内购车资金比较紧,但也可以争取; 一、场景拆解分析 1、章同学的三大硬性出行场景,取决定性作用的是每年有 5-6 次的节假日跨城市出行,里程数大概 450 公里。 以我们过往省内出行深圳-汕头两地的通勤来看,两地距离大概为 370km左右,P7 的670E 版本,也就是续航 670km  版本单程续航没有问题,剩余大概有 100 公里以上的表显剩余。而 562E 鹏翼性能版会比较极限,需要中途补能一次。 除了插混车型,纯电车型有两种思路,第一个是选择换电车型,另一种是选择贴近 600km 续航以上的纯电动车型。因为章同学 450 公里续航的节假日跨城,而且在广东会非常堵。所以补能建议留在中后段补,避免高峰段。同时建议最多一次,广东高速节假日堵车充电环境都比较崩溃,如果需要两次补能,时间基本会翻番几倍。 2、考虑车内空间这个硬性要求,可以择优选择 SUV 车型以及中型以上轿车。 3、资金紧张下不建议为了装私桩购买一个车位,但是如果选择纯电动车,可以以常驻点为核心,在 4-6 公里范围内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充电资源,比如家、公司等,这样会尽可能缩短我们的补能时间,同时也可以看看需要买纯电或者插混车型。 二、车型推荐 1、稳妥的选择:改款唐 DM-i/理想 ONE 。其实章同学使用场景中没有长途需求,如果常驻点附近再没有合适的补能条件,可以选择插混车型,同时改款唐和理想 ONE 会有 2+2+2 的六座布局,空间布局更为合理。 但是无论是插混还是增程,今年有几个基础方向,大电池(续航尽可能达到200km以上)、大功率快充、插混系统能够带来更好的舒适体验(静谧性、油耗以及较好的动力匹配),这种车型实际体验会更好,既满足我们基础通勤距离,同时降低成本也带来更好的市内堵车的体验,也满足长途出行。 当然这三点付诸的价格成本也会更大。目前 市场插混车型超过 200km 纯电续航的刚好落在 30 万左右区间,改款唐 DM-i 可以参考汉 DM-i 的思路,申报目录上 唐 DM-i 的续航也超过了 200km,同时整个品牌也会拔高,配置跟高,售价也会在 30 万左右。 而理想 ONE 章同学担心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介意的发动机、芯片的升级问题等,可以综合考虑。 2、越级的体验:蔚来 ES6/EC6 运动版( 75 度 BAAS)。目前这两款车型选择 75 度电 BAAS 后价格都是在 30 万以内,可能加一些选配会在30万左右,作为主打高端品牌的蔚来而言,30万作为入门价格,能够有蔚来面向高端的体验,也是不错的。 章同学可以优先考虑常驻点附近的换电资源,目前广东广深两地到粤东线换电资源比较完善,虽然 75 度电池包续航问题支撑不住450 公里的跨城,但是蔚来的异地加电可以有一个保守的支撑,如果对长途续航比较敏感可以考虑。 当然 选择 BAAS 需要考虑每周的成本支出(980/月)以及后续二手车交易无法带电池包。同时 ES7 之后二代平台上来后,可能会对 ES6/EC6 车型带来冲击。 3、尝鲜的选择: 飞凡R7 结合大空间、30 左右的定价 以及 600+续航需求,R7 都可以靠近章同学的需求,当然为什么说是尝鲜,因为 R7 作为飞凡真正意义上的首款车型,无论是智驾、智舱都是是全新的,同时由于产品“比较新”,8155芯片、巨幕AR-HUD、三联屏、电池快换技术、激光雷达等都会有,主打性价比的一款车型。 3、不可忽略的选择:P7/极氪 001/Model 3 这三款车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目前30 万内比较有标杆性的产品,在智能电动车上年轻化、空间、智能化都有一定存在的意义,虽然或多或少没能全面满足章同学的需求,但还是建议去看看。这三台车分别在驾驶体验、智能座舱、语音交互以及智能驾驶上都有出色的地方,可以实际体验这些产品,对你的选车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三、总结 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章北海 同学解决问题,如果有其他想法或者问题我们可以进入第二轮的交流哦! #飞机先生的树洞#上线啦,大家如果对产品、选车答疑、自动驾驶方面等疑惑,都可以给我发送小纸条:发布问题@飞机先生并链接上#飞机先生的树洞#话题就可以啦。(飞机先生栏目简介:https://www.xchuxing.com/ins/86223)

综合社区 蔚来ET7 小鹏P7 特斯拉Model 3 极氪001 飞机先生的树洞

车车见解
2021-03-05

#飞机先生的树洞# 如何简单快速理解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点? 1、和大家举例抖音大家就能够快速了解。 抖音的用户和数据量和汽车是相同的,数据量大、用户量大,很容易获取。 但是数据这么多,怎么用呢? 抖音通过你浏览的喜好,给你不断推荐(输入),用户给出一个被动反馈(输出),这时候抖音云端计算不断调整模型的精度,持续迭代不断反馈,它的投放更加精准,和你的习惯做适配。 所以很多人对抖音“上瘾”,甚至很多人说抖音像毒品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单从产品体验出发,它的用户体验是做的最准确的,你的模型准确,用户体验才会好,如果我不喜欢看你一直推很多人会吐。 2、抖音做的是运营,而自动驾驶做的是应用。我们常说的影子模式、仿真也是类似。 抖音的成功不可能利用一个个流水线人工来匹配每个人的个性需求。 自动驾驶的落地也一样,所以自动驾驶不可能依赖某一个工程师的编程或者代码,而是需要通过我们不断调整我们的模型精准度,最终来替代人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竞争点。 当数据量比较小时,人工模型的精准度更高,这就有点像我们能够很快在园区、特定区域布局一台自动驾驶的运营车,更高级是比如 Waymo 、 Cruise 等在海外某个区域做的 Robotaoxi。 而神经网络算法则是相反,在数据量小、模型小的阶段中精度往往没有人工的大,但是后续数据量不断增大时会更加精准。比如我们常类比的特斯拉,特斯拉不断迭代的模型我们初期看普普通通,但落地的范围会更大,走的会更远...

智驾发烧友社区 蔚来ET7 极氪001 零跑C11 理想L9 小鹏G9 飞机先生的树洞

忧郁的小青年
2021-03-04 · 小鹏P7

重庆出YOU版现车

卖车了,卖车了!!2021年11月23日提车,白嫖蓝,YOU版日电产电机,加装了副驾通风,无任何事故和擦挂,已穿车衣,贴威固顶级太阳膜,内饰软包,后备箱全包围。... 查看全文

极氪001社区 极氪001 极氪车机版本1.1.11211极氪用户沟通会极氪001提车作业家用充电桩安装改造飞机先生的树洞新春公里数

Vincent_YUAN
2021-03-03 · 小鹏G9/小鹏P7

#飞机先生唠唠#《蔚来做好服务后,下一站会在哪?(下)》 (《蔚来的高端品牌之路,走对了哪一步?(上)》https://www.xchuxing.com/ins/87650) 1、汽车市场,潜在是一场消费升级。 我觉得目前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大概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种针对价格、品牌以及品质的升级。这种升级我们也非常多见,比如过去我们开一台奔驰 A 级,消费升级买一台奔驰 S 级; 第二种升级是针对一般的需求新增某一具体需求。比如我们过去只是吃饭、喝饮料、嗦奶茶,如今消费升级大家想吃海底捞、星巴克、喜茶。 当然也有第一种和第二种切换组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消费升级的实质是用户单一的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 比如过去我们只想喝一杯奶茶/咖啡,但如今喝咖啡更多人想走进网红店、书店、中古店,每一家的咖啡都不一定好喝,但用户需求侧重在网络社交、分享、阅读等需求。汽车市场的升级也类似,我们今天提到的服务就是一类。 2、蔚来做好服务后,下一站会在哪? 汽车,不单单是营销或者服务。 上一期我们和大家分享精准针对用户群体,品牌才有溢价空间。 例如蔚来针对电动车用户推出的各种服务,包括换电、加电等,针对用户特定场景需求让用户对消费升级有触点。 但如果用户从服务形成习惯后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大家熟知的海底捞,用户习惯服务或者认为服务过渡后,会将聚焦点重新放在产品本身,这时候就会出现比如海底捞服务盖过口味本身的问题,大家很难再为此加价买单,品牌溢价就会断裂。 所以说蔚来、海底捞目前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触点,如果没有聚焦产品细分,这样很快进入品牌创新的“瓶颈期”,甚至“危险期”,很容易被另一个细分品类、具产品力的新产品所取代。 而服务运营成本带来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会继续影响到产品的定价或者竞争力中,比如海底捞的涨价。 3、木桶效应:不是把长板做长,而是不要有明显短板。 如今大家可能没有达到蔚来的服务标准,但把过去的服务漏洞补齐,相信时间并不需要太长。这正如巴努毛肚火锅对海底捞的口号:服务不过度,一切都讲究。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我们看到春节期间星巴克、奈雪等下滑的同时,只有瑞幸实现了 3 倍增长,生椰拿铁等单品的创新功不可没。 木桶效应之前和大家类比在自动驾驶中,其实我觉得品牌的发展也同样适用。 如果一味的发展品牌长板,缺乏创新能力,会陷入新的木桶效应。只有针对细分市场的划分才能真正体现品牌溢价,细分的产品品类,拓宽短板,才能留住真实的蔚来用户。 做好服务后,蔚来下一站会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

蔚来ET7社区 蔚来ET7 蔚来ET5(T) 蔚来EC6 蔚来ES8 蔚来ES7 飞机先生的树洞飞机先生唠唠

东方清源
2021-03-03 · 小鹏P5/小鹏P7

#飞机先生的树洞# 有小伙伴私聊我问到 “ 如何理解智能驾驶的算法和软件?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1、算法和软件有什么区别吗? 智能驾驶的算法其实就类似我们眼睛对物理世界的直接反馈,智能驾驶也一样,通过数据迭代来实现一个准确的模型。 比如路上的一台车,一个行人,算法反馈为汽车、行人。而软件就是通过感知算法输入来的东西,如何去用、怎么用的过程。 软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功能、应用。比如如何利用感知信息做行为预测,我们如何做规划变道、车辆控制,比如什么时候变道、什么时候刹车、提高舒适性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件。 而比如我们如何渲染一个车道、语音提示什么,交互如何做,就是我们所说软件应用。 2、全栈自研有多重要呢? 所以我一直和大家分享的是,做算法的人或者公司,他的软件能力不一定强,做软件的人它的算法也不一定好。 比如我们熟知的蔚来、理想等一开始用的就是来自第三方的感知算法,当然还有一些车企用的是第三方的算法+第三方的软件+第三方的硬件… 所以到这里我们更能明白特斯拉、蔚小理为什么想做全栈自研,你只自研了软件是做不好自动驾驶的。 这就像你用的是别人的眼睛,它们有些是近视、散光、夜盲…我看的是啥输出给你的就是啥,也不能改。 #飞机先生的树洞#上线啦,大家如果对产品、选车答疑、自动驾驶方面等疑惑,都可以给我发送小纸条:发布问题@飞机先生并链接上#飞机先生的树洞#话题就可以啦。(飞机先生栏目简介:https://www.xchuxing.com/ins/86223)

智驾发烧友社区 理想L9 蔚来ET7 极氪001 零跑C11 小鹏P7 飞机先生的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