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称汽车行业对规模要求太苛刻

李想发微博:”如果理想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五六千台/月,理想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你怎么理解?

正在讨论
全部

ZiUN

看到有博主说增程和纯电都是电机驱动本质都一样,本人不敢苟同: 首先理想做纯电是必然的,不是说纯电先进,增程落后,而是政策使然。这是不可抗力,世界多个政府主导的政策,关乎人类命运,就必须执行。 所以如果说增程和纯电一样,那为什么政府要干掉油箱?为什么不保留两者?从这方面来说,增程和纯电就是不一样。 增程从时间维度上说,以后必然被淘汰,只不过这个时间是5年后还是10年后,目前还不好说。 当然欧盟,英国,加州都已经明确了燃油车禁止销售的时间点。所以淘汰是必然。 这也不是代表纯电先进,只不过是环境因素使然,如果烧化石能源不影响环境,不影响地球温度,那燃油车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理想L7社区 理想L7 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李想称汽车行业对规模要求太苛刻理想NOA智驾理想汽车“双能战略”理想L系列车型OTA 4.5

ZiUN

首页推荐

李想最近的小作文在网上讨论度很高,我也蹭蹭热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 什么时间了解到理想这家公司? 当时理想one快上市前,看到我比较喜欢的几个数码博主,肉呆,硬哥都在推荐理想,那时算是第一次知道有理想这个新能源品牌。刚好那段时间同事有买车的需求,我在基于对自己喜欢的博主的信任,在没有试驾的情况下,向同事推荐理想,让他们至少去看看。但在那个时间节点,他们还不知道理想是个啥...也对BBA有迷恋和虚荣心理,最终同事买了奔驰C。 后面到了2021年5月份,我也有了购车需求,我先去试驾了小鹏,然后试驾了比亚迪,最后试驾了理想one。坦白讲,除了试驾比亚迪能感受到销售的傲慢之外,小鹏和理想的试驾体验都很好。但是最终因为预算原因,加上家人认为第一辆车没必要买太贵的观点,最终我选择了小鹏。(这里我补充一下,拿到驾照后我就四五年都没怎么开过车,第一次开车其实就是小鹏试驾,当时销售很客气没有任何歧视,服务和体验很好。当然理想的试驾服务也很好,当时两个专员陪我试驾,我又是第一次开车,给我搞的些许紧张。) 所以在博主的推荐加上自己的试驾体验,自己对理想这家公司有了接触和大致的了解。 - 我自己的电车体验和对市场的理解 这两年的时间里,我自己用电车开了三万多公里,对一些场景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老家在扬州,距离上海330多公里。每次往返,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焦虑,我都会在服务区休息一下,充一次电。平时还好,插上枪,去服务区上个洗手间,再回来,基本也有了二十分钟了,上了车再休息一会,电基本就充的差不多了。 但是到了节假日,春节,服务区的体验真的是一团糟。路上堵车就不说了,服务区里,排队充电的,坏枪的,充电非要充到100%的,功率低的,总之各种情况都有。最快的方法,反而是下高速,去收费站周边找充电桩。所以我也认为,服务区装十几二十根充电桩节假日是肯定不够的,但是装多了,平时又没人用,所以投资回报困难很大。 这个时候,加油就最方便的。哪怕在今天(2023年6月份)我在给昆明的大学同学推荐电车时,他们都很难接受,认为油车方便。所以在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大众的认知下,纯电的接受难度就是大,油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购车选择。 所以,客观讲,理想现在能够卖爆,产品定位准,有油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客户就是更能接受油箱而非电池。(别杠,杠就看看零跑) 至于很多人说纯电是先进技术,增程是落后技术。我不这么认为,技术只是手段,能够解决用户痛点就可以。苹果当初发布iPhone用的技术不也是早就有了么,只不过苹果整合成了手机,打磨的相对成熟了。 - 我感受到的理想营销 从理想one上市到今天,我是高密度刷微博的,坦白讲,很少看到理想one的黑料,基本都是人人吹(抖音除外,抖音本身就无法让人评价)。我记忆里也就上次空气悬挂爆了,被网友拿来怼,但是理想很快做出了应对措施。总体这家公司给我的感觉就是对舆论的掌控力度很强。 但是反观其他几个友商公司,隔三岔五就有黑料,先不说这黑料是真是假,单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这几家公司在黑料出现后的应对速度就没有理想快,有不管的,有隔几天发律师函的,真的让潜在用户和车主费解。你黑料都不及时出来解释一下,这不就和内娱明星翻车一样,不说话等于默认么?隔几天再发律师函,谁信呢? - 说说新能源KOC 个人认为理想最绝的是让很多数码博主车主做KOC,一方面在网络上有一群支持自己品牌的人,另一方面也让KOC们转型成功恰到饭,是一举两得。 感觉其他车厂之前很少想到这点,也有可能是车本来卖的就不多,筛不出合适的车主。总之,这点让理想在舆论场上占据高地。 但是有的KOC水平真的有限,谁是水视频的,谁内容有逻辑,有价值,谁蹭热度,经常关注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心里都清楚。但是普通用户不了解,所以最近可能有的博主实在看不下去了,开始撕逼了。 总之,我认为KOC吹很正常, 但是长时间瞎吹,或者睁眼说瞎话并不一定对品牌是好事。舆论一片向好,也不一定是好事。(再扩展就不能说) - 李想最近的发言 作为一个打工人,看了很多李想的演讲,采访以及小作文,坦白说,学到了很多。(最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人与人的区别是使用工具的区别”,启发很大。) 以一个职场人的观察来看,其实企业领导去舆论场讲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领导真的是不讲人话,只讲废话,也没有成长,经常搞一些假大空演讲,实际跟着他一点东西学不到。 另一方面公司似乎不鼓励员工去舆论场上发表看法,不论公司内部的事情还是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以公司机密信息为由,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禁止发言。 反问一下,你就发了员工两三万块钱(甚至没有),让他们工作,他们了解到的就都是机密了?机密就这么不值钱? 所以,我认为如果小作文的内容是真的,分享是真诚的,就可以肯定。对外部人员是吃瓜亦或学习,对内部员工也是一种激励亦或倒逼他们成长? - 最后再说说 当然这些小作文肯定是有营销的效果在的,现在理想销量好,所以多配合销量做宣传。慢慢地也会占领用户心智,现在买增程,买6座suv,买奶爸车,怎么可能绕不开理想。就跟特斯拉和苹果一样,谁开创了一个领域先河,谁就能维持一段较长时间高销量,哪怕在产品没那么有优势地情况下。 我一直认为,如果年底理想纯电W01能卖爆,那是真的牛逼。至于你说卖爆如何定义?我猜最后大概率还是会被理想给定义了!

理想L7社区 理想L7 理想家庭科技日理想L系列车型OTA 4.5李想称汽车行业对规模要求太苛刻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电车产业研究

再说一个严重的误区—— 【智能化远远大于自动驾驶】 现在很多鹏友把max激光雷达加xngp,等同于智能化!我想这是不对的。 目前的xngp也好,未实现的自动驾驶也好,都只是整车智能化的一部分,可能占百分之三十,目前来说。 智能化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地方,比如 chatgpt人工智能助手的引入 虚拟歌姬的引入 自动泊车,召唤 车内智能,车间智能 。。。。。 实话说,目前的技术节点,这些智能化更有吸引力。 特别是聊天机器人的引入才是这一阶段的主角。 自动驾驶,是2025价格战结束之后的玩家们才有资格和资金去投入的事情。是物理视觉的大模型人工智能。 跨不过去这三年,没有资格进入自动驾驶战争。也就是人工智能战争。 补充一点: 未来的自动驾驶,是目前的车收集不同的道路驾驶数据,上传到扶摇等超算进行训练,达到千亿级别参数再看碰运气能不能觉醒。 觉醒后,再小型化部署回车子,才可以比较智能的驾驶。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预先答案的寻找过程。不是考试老师给你出题。

小鹏G6社区 小鹏G6 李想称汽车行业对规模要求太苛刻

偶系岭北人
· 比亚迪海豹 EV

李想,真得有理想!?

李想真的有理想?!9月30日理想汽车召开了汽车新品发布会,会上李想一口气推出了L8/L7两大系列,四款配置的产品,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官。... 查看全文

比亚迪海豹社区 比亚迪海豹 李想称汽车行业对规模要求太苛刻理想L系列车型OTA 4.5理想NOA智驾比亚迪海豹冠军版上市2023上海车展理想汽车“双能战略”